信息化档案在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3期   作者:胡月
[导读] 目前,我国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摘要:目前,我国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需求在不断加大,电力运行检修档案管理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历史凭证价值和信息利用参考价值,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抓手,促进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而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档案管理相融合,能够极大释放档案信息价值,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电网运行服务。
        关键词:电力运行检修;信息化;档案;管理
        引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愈趋复杂,建设和驾驭大电网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要求,档案人员面对海量增长的电网项目档案已力不从心。推进电网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电子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曙光。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时代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来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解决电网建设项目档案量大、类目繁杂、查询频繁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新时期进行电网项目档案有效管理的价值
        在电网项目档案中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它可以将整个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详细准确的记录下来,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档案管理对于电网建设项目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比如,在当网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中还需要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进行验收,如果项目档案的验收工作不合格,是无法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除此以外,在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和工程评优工作中也需要使用到相关的档案。由此可见,为了更好促进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必须做好电网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信息化档案在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2.1运行检修档案的数字化利用
        经过对档案原文数据采集、元数据录入后,供档案工作者通过档案利用工作系统查找、利用档案信息,满足其利用需求,摆脱了传统纸质档案的束缚,也使得档案信息资源潜在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信息智能共享。1.元数据捕获查询。采用元数据描述每份的内容,准确记录数字化档案内容,作为档案系统检索利用的关键词,为数字档案的管理、检索和传递提供准确信息。采用主题词标引准确揭示档案材料的内容,概括其反映的全部信息,标注项目正确齐全、统一规范,加强档案价值利用。2.全文数据检索。即以全部文件信息作为检索对象的一种信息检索技术。用户可以使用原文中的任何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字、词作为检索入口,得到原文件。对于公开的档案文件,提供全文检索可以方便用户的获取和使用,并且由于检索点可以出现在文档中的任一位置,而不只局限于标题或摘要,这就使用户可以获得同一主题的更多相关信息,提高检全率。
        2.2加强分级管理,深化层次编研
        加强原始资料的分类整理,建立起各资料信息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互通,从而达成逻辑上的连贯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资料系统,便于查询。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在归档前要对所有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编排;其次,对归档的材料进行科学、细致的分类和排序;最后,根据整合后的信息的利用价值大小以及档案性质对资料进行入库保管,对尚未归档的资料进行价值鉴定。此外,电网企业还应按照档案重要程度的不同合理区分档案的分级保管工作,按照重要程度的高低以及利用价值的大小对不同档案进行标注登记,提高档案的调用效果,方便后期的查询翻阅。

对于重要度较高以及一般性质的档案,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要注意保管场所和保管方式的适用性,分清主次、有所侧重,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员耗费,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
        2.3依托档案信息系统管理
        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效能,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档案人员工作强度,最大限度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4梳理映射关系,完成数据接口对接
        国网安徽电力根据运维及应急抢修档案利用需求,从内容需求、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等不同维度,分析运维及应急抢修需求和工程项目档案现行管理体系之间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生产数据和已归档历史数据的特征信息,如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完成年度等关键特征,梳理生产数据与档案数据对应关系,在坚持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支持工程档案上报和应急服务资源共享功能的目标下,按照映射关系将档案管理系统与PMS生产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完成数据接口对接。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系统架构,完成映射管理模块、数据搜索、文件下载等功能模块的开发和调试,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国网安徽电力运维及应急抢修工作的响应能力。
        2.5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公司档案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将档案工作融入检修运维管理,纳入建设计划、项目管理程序和岗位责任制加强检修项目文件过程管理,通过节点控制强化项目文件管理,吸纳从项目文件形成、流转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并通过定期考核督查的方式推进信息化档案工作落实进度。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系,完成各自职责范围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检修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档案完整、准备、系统、规范和安全,满足项目建设、管理、监督、运行和维护等活动在证据、责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要。设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构,配备满足项目档案工作需要的档案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建立以档案管理机构为核心,工程管理相关部门配合参与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2.6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认识,深化制度改革
        档案管理工作与电网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电网企业需要做好对电网档案的的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首先,在实际管理中,电网企业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其次,电网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其它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设备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工作计划,确保深化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使档案管理制度和计划可以有效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
        结语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和探索,有力地推进了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档案工作服务电网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顾丽霞.电力检修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浅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6(2):76-77.
        [2]丁霞,黄伟,王东颖.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7(1):283-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