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期   作者:宋志鹏
[导读]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要想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不断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所有的工程建设的材料中,混凝土的应用比例非常大,在施工中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对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以此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对策
        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房屋建设的质量,以及实际的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在大多数建筑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要想推动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提升混凝土模块的施工质量,以及应用的安全性,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混凝土裂缝问题逐渐呈现,为了提升房屋工程质量,必须进行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性解决。
        一、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意义
        为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做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工作,避免由于内部张力而产生更大的裂缝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如果任由裂缝扩展,就会提升裂缝中钢筋的裸露度,容易加快钢筋的腐蚀速度,不利于提升钢筋的使用寿命。受到施工条件、钢筋质量、混凝土性质等的影响,两者间可能出现分离问题,比如钢筋位移问题、结构应受力状况的改变问题。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如果关键受力点失去受应,会导致其他部分受力状况的过于集中,就容易出现混凝土破坏问题。在工程实践中,施工质量与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密切相关,通过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可以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及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混凝土裂缝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时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提升工程运作的稳定性。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一)设计因素
        在建筑混凝土应用中,设计问题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提升工程施工水平,必须优化工程前期设计方案,进行相关施工标准的优化。这与设计人员工作素质状况密切相关,有些设计人员缺乏良好的工作素质,其自身工作积极性比较低,导致一系列设计不标准问题,难以按照科学性的施工标准展开施工,不利于提高工程应用质量。在工程实践中,受到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不能从建筑全局进行工程影响因素的分析,这不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会对建筑工程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发展中的隐患问题,必须进行新型项目设计理念的应用,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二)材料因素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模块的有效性控制,必须提高工程的材料质量水平,实现项目成本及质量安全性的控制。避免由于工程材料问题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施工材料与混凝土裂缝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材料必须遵循严格的管控标准,如果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将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必须落实好材料采购环节。有些单位为了获得利益,不惜缩减成本展开采购,在建筑材料管理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施工漏洞,这不利于材料采购工作的正常性开展。施工材料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很多不合格材料流入建筑市场。在工程实践中,也存在材料配比不标准的问题,不能按照相关建筑设计标准展开材料的配比,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搅和水平,不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应用质量。
        (三)沉降不均匀因素
        在工程实践中,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因素诸多,这与施工者的素质密切相关,有些混凝土裂缝难以判断其发生原因,为了实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必须深入分析建筑混凝土沉降不均匀性因素。其是混凝土裂缝的重要产生原因,混凝土构件出现变形问题、沉降性问题,均与混凝土的流态密切相关,越大的混凝土流动性,其沉降率也越大。在工程实践中,裙房与主体建筑也会出现沉降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如果不能就其沉降状况展开合理性预估,将不利于实现混凝土裂缝状况的控制。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治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对策
        (一)有效的改善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为有效的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可以通过改善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在设计建筑工程的结构时可以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来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性。也可以在设计结构时在承台的表面增加钢筋的用量来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减少因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可以使用永久式的伸缩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时要考虑混凝土施工中可能产生裂缝的原因来有效的完善自身的设计方案。
        (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制
        在配制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材料时如果存在着吸收率较大的施工骨料,且施工骨料中的干缩量或者含泥量较大,那种这种混凝土的干缩性也会随之增加。为了有效的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可以适当的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抗离析能力、可泵性、抗渗性以及和易性,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些高效减水剂或者粉煤灰来减少混凝土的渗水现象。此外,在配制混凝土材料时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作人员务必要到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全面系统的分析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构件截面和浇捣工艺来及时有效的调整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配比。
        (三)有效的加强对成型混凝土的养护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养护,保温养护在混凝土施工中对降低混凝土裂缝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养护混凝土时要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内的温差和混凝土块体自身的约束应力。在养护成型的混凝土时可以通过借助相应的保温措施来减少块体内外的温差,减少温度应力和混凝土降低的温度,这对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作用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具有重要作用。在遭遇雨雪天气是施工企业可以组织相应的施工人员来搭设防雨设备遮盖混凝土表面,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区域的排水工作,避免雨水流入基坑中。
        (四)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监管
        为了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环节的监管。首先,建筑企业一定要确定混凝土材料的浇筑量、振捣浇筑时间、混凝土运输时间、施工缝间距等具体信息。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泌水性,所以施工企业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要及时的对混凝土材料的表面进行二次压抹操作。其次,为了更好的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抗冲击能力和刚度,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可以在混凝土表面铺设脚手板来适当的扩散应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虽然混凝土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混凝土的施工结果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现在混凝土裂缝问题经常出现,这是导致建筑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人为设计不当的因素,也有材料本身特性原因,在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时,不仅要改善工程结构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而且还要加强对成形混凝土的养护,以及后续工作的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传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J].河南建材,2019(06):264+267.
        [2]张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9(05):270.
        [3]扶明举,沈海波,易纯勇.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8(43):11-12.
        [4]林应淦.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06):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