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园林建设要求随之提高,在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基础上,赋予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时代感、人文性,对拓展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美学体验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实践复杂且繁琐,不仅需要融入生态学理念,还需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就需要设计者加强创新,借鉴国内外园林设计优秀经验,与城市整体文化精神相调节,从而确保现代景观环境设计水平与成效。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意境
1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作用
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建设有极大提高作用。城市绿地能够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一些颗粒物,也能够减少室外的噪声污染,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可以锻炼放松的地方。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融入城市的特色,打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其具体作用体现在:(1)大力提升城市观赏性。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通过将其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可大力提升城市的整体观赏性。这样可以给城市人民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人民可以从园林景观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感。(2)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帮助园林景观有效融合城市原始环境,进而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使当地自然环境获得健康发展。(3)园林景观中的植物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也可以适度缓解人们的高压情绪。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也在逐步增加。而当人们看到园林景观时,也可以达到舒缓心情的效果,适当从高压地情绪中解脱出来。
2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不仅要注重园林文化,而且要以园林生态功能为基础。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保证景观的生态功能。(1)综合性。景观不仅是日常生活中自然环境的载体,还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景观的应用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满足设计的需要和要求。(2)个性化。针对城市不同的气候和土壤,了解城市文化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合理分析实际情况,分析具体问题,确保园林景观设计能与城市发展实际相结合,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造就了城市特色园林景观文化。(3)多样性。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当地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通过不同的设计,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当地居民、城市文化、传统文化的需求。为此,设计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提高设计效果,满足城市的实际需要。
3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即按照“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为前提。结合不同城市区域所表现出的地理特征,灵活运用空间组织手法,比如,专业设置园林路径,同时,从景观组织上设置园林整体墙、廊、景,使其具有多样性。按照整体布局规划,对不同景物形态、材质、色彩做对比和协调分析,明确园林设计期间景与景之间的连续性和独立性,注重主次分明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化性,达到“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的效果。使整个园林空间舒适性和生态协调性能够清晰呈现,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使得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和设计意境完全得以显现。
3.1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3.1.1生态节能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工作重点,是保护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尤其是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越发紧张。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应当加强对植物生长空间的划分,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与环保价值。尽可能选择土生土长植物,减少外来物种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水葫芦,例如只为了观赏效果,忽视了水葫芦与水系生态系统元素间的协调发展性,竞争性生长,导致水体与空气隔绝,生物缺氧死亡,滇池水质下降。合理选择本土植物,不仅能够烘托城市形象,同时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为节省土地资源,城市园林建设通常以小型园林为主,尤其是立体化园林设计,达到了城市绿化面积要求标准的同时,节省了土地使用。护栏、绿棚等人工建筑,拓展了城市园林空间,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环境。
3.1.2文化环境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的直接形象,绿化覆盖程度与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也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可以把城市独有的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富有城市特色的园林设计。如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多种植石榴树为代表,因为石榴能够代表城市形象,是城市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一些城市里生长百年的古树,在道路规划时会发生矛盾,相关部门选择在道路设计方案中做出修改,保留下了这些城市独特的文化。
3.1.3结合立体绿化
在城市绿化建设要求以及城市化拓展、土地资源紧缺的逼迫下,立体绿化应运而生。打造棚架绿化、挑台绿化、壁面绿化、屋顶绿化、柱廊绿化、立交绿化等立体绿化时,不仅要灵活利用系统化配套技术、人工栽培基质等技术,还需考虑植物生长特性,如壁面绿化可选择爬山虎等具有吸附、钩刺攀援特点植物,壁面绿化确保绿化立体景观打造的持续性。在石头缝与泥地缝隙,可增加绿化草面积,以此扩大绿化景观面积,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居住环境。
3.2园林景观设计意境分析
3.2.1形态意境
观赏者对观赏对象的初步印象,通常是由观赏对象的形态所决定的,因此,对作为园林直接表现的景观意境进行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园林建设的本质是通过模仿自然景观的方式,在园林空间内对景观进行置入,保证园林景观设计具备丰富层次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与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工作时,设计人员既需要遵循对称性的原则,又应当突出园林景致的特色,这样做有利于对观赏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激发,园林景观的意境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传达。
3.2.2独立景观
在诸多城市园林建设形式中,由植物景观所构成的独立景观,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丛植、群植、独植等景观构造方式具有的特点,设计出具有不同生态美感的园林景观,以榕树、银杏为代表的大树,由于形貌特殊、气质独特,常被用来对独立景观进行构建。设计人员在确定独植树种的轮廓构架时,需要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保证独植树种的轮廓、姿态特点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丛植植物需要重点突出其所具有的色彩感与层次感,为植被的观赏效果提供保证。另外,有关人员还应当通过定期对植被进行修剪的方式,保证植被比例的协调,以此来达到对居民审美共鸣进行唤醒的目的。
3.2.3色彩意境
自然是色彩绚丽的,许多植物都有不同的色彩,如绿色、黄色、红色等,相应的这些色彩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官刺激和心理感受。设计者们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来进行意境上的表达。如借助红色的枫叶在秋季带给人温暖和热烈的希望、用长青的松柏给人和平和生机的感情。色彩的运用和搭配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景观设计也不止以绿色为基调,四季的变化、缤纷的色彩可以带给人多重享受,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变化打造层次丰富的园林设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与意境,需要认真了解城市规划建设及园林景观作用。设计时严格遵从城市发展规律和自然理念,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特征和周边区域完美融合,以此显现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这也是城市园林设计行业得以高效、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徐瑞.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38-39.
[2]董莹.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J].现代园艺,2018,18:98.
[3]何莉,王志成.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中国住宅设施,2018,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