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创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黄金晓
[导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好坏与城市居民的住房密切相关。要对城市做好详细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政府及建筑单位实际勘察当前城市建设的水平,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完善城市交通网。合理地设计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确保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以便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创新模式措施
        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本文通过阐述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创新城市规划管理模式提出意见。
1.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国家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城市能够不断地发展,国家才能保持其活力。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绿化环境充分地融合,使城市空间利用度达到最大化。此外,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可以保证该城市的工业、农业和建筑业在对土地面积的使用上更加合理。因此,城市规划和管理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顺利地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从而保证国家的长久发展。
2.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管理权限分散,缺乏统一管理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类开发区蓬勃发展[1]。 一些政府没有将开发区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内容。开发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将开发区考虑到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中会破坏城市的统一性,导致城市结构混乱,管理不到位,城市功能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2.2城市规划变更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政府领导者没有深入地了解规划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就做出决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经常变更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没有耐心的听取专家和市民的广泛意见就随意改变规划计划,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规划批后管理不到位,执法不严格
         一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低[2],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经验不丰富,没有从业资格证等问题都影响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由于各地方的情况不同,没有相对应的管理标准,不能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城市建设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有效地制止违法建筑的建设。一些建筑物不符合建筑规划的审批条件,采光条件较差,造成居民不断地投诉此类问题,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2.4?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决定了居民的住房体验。为了保障居民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迫在眉睫。但是,一些城市规划员盲目的扩大建筑的规模,进行不合理的扩建,占用了许多农田耕地的面积。此外,城市规划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规划用地的比例失衡。例如:一些产业对用地面积需求较大,通过减少绿化面积、居住用地等方式来扩大企业的建筑面积。
2.5?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对城市长远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当扩大城市规模时,城市的交通面积也随之扩大,汽车尾气排放的会加剧城市的空气污染。此外,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地增加。由于部分城市废水处理体系不够完善,使得城市水污染问题不断的恶化。因此,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会加剧城市的污染问题。


3.对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建议
3.1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创新
         (1)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完善专业知识培训体系[3]。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除此之外,规划管理者对城市规划的设想和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城市规划管理者不但要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还要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企业通过不断地完善专业知识培训体系,定期对规划管理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培训,长时间会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
         (2)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者管理工作定期考核制度[4]。建立健全管理工作考核制度,能够对城市规划管理者的工作进行监督,并为管理者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3)完善专家评审制度。城市规划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应聘专家评审组对管理工作进行层层把关,可以保障城市规划管理的专业性和合理性。
         (4)建立联合审批制度[5]。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个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常有发生。为了保证审核工作、方案修改以及问题上报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建立联合审批制度,可以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好地衔接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5)要建立灵活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在经济市场的影响下,资金问题是政府领导者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内容。政府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管理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和管理体系,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保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充分的资金保障。
3.2?重视城市文化特色和市民建议
    由于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要在不破坏珍贵文化遗产和景观特色的情况下,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时,要充分地考虑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突出建筑物的文化和历史特色,将该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更好地传承下去。此外,还要保护景观特色,提高城市的美观性和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广泛地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因此,城市规划管理局要与当地群众进行沟通,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公开体系,认真地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和诉求,让市民能够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依据广泛的市民意见开展工作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可以提高市民对市政工作的认同感。
3.3建立多学科专业化人才的管理队伍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影响下,城市规划管理者要考虑众多因素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如: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公共利益等。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思辨力和辩证性,能够在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下,提高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此外,城市规划管理者还要考虑创新规划管理体系,为现有的管理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不断完善的管理工作以及广泛的市民意见都会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城市的绿化环境。依据市民的需求,专业人才对现有体制进行不断地创新,可以达到城市规划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洋,谢友宁,高培培.城市图书馆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路径研究[J].图书馆,2020(04):29-35.
[2]程斌,陈旭.“竞赛嵌入”模式在《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福建交通科技,2020(02):168-170.
[3]韩晗.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应急管理发展浅析[J].辽宁经济,2020(04):28-29.
[4]唐磊.深圳国际城市形象:域外“专家意见”与“大众感知”[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02):41-49.
[5]李岩,江文路.城市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国际化城市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20(02):1-7+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