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为了减轻城市生态的压力,城市应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生态平衡得到保障,使用生态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文中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1导言
在城市化建设工作中,运用生态理念设计园林景观非常重要,其不但能够提升城市的美观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确保生态平衡,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2生态规划理念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规划理念随之产生,该理念的诞生有助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开展。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时,应以生产力水平、自然生态、气候条件等因素为基础,对当地的园林景观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性
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使得城市园林景观具有了抗干扰能力强、可循环再生以及增添城市文化等多重作用。
3.1城市园林景观的高抗性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基础性设施的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园林景观受到了大量生活垃圾的污染,影响了园区植物生长环境,嘈杂的噪音使得园林景观丧失了休闲娱乐的功能。面对这种情况,通过采用生态规划理念,将城市的园林景观分布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增加人流量密集区域的园林景观面积,在园林内部合理种植生存能力强的树木,调节园区内水资源的配比,增加园区工作人员负责整理卫生环境,提升园林景观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
3.2城市园林景观的可循环再生性
据了解,目前园林景观内部具有较为完整生态循环链,这使得园林景观在遭到轻微的人为破坏时,依然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态再生能力进行修复,从而使得城市园林内部的污染得以自然降解,推动城市空气循环与水循环。而实现园林景观生态循环链完整的基础要寻求生态规划理念的指导,通过合理布置园区内部植物、水分、风力等资源,使得整个园林内生物更具活力。除此之外,通过采用生态规划理念进行指导,促进城市园林景观形成一个运转正常且协调平衡的生态体系,不仅为城市搭建出了富有生机活力的生态循环链,也可以达到利用自然发展规律来推动城市进步发展的目的。
3.3城市园林景观的文化气息
一方面,生态规划理念能够为城市园林景观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建设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园林景观,让园林景观能够显示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可以接受文化熏陶的场所;另一方面,生态规划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延伸与应用,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城市居民与城市生态的和谐发展。
4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4.1可持续性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念。通过将现代技术融入到设计中,可以使绿色生态保护力度提高,使环境条件从内到外得到改变,进而使自然与人类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人员应该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4.2环保性
为了实现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严格遵循环保性原则。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园林景观达到环保的标准,使周边景物与园林设计景观能够更加协调,应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美学功能。同时,为了高效地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设计人员还应该掌握植物学、园林设计学以及生态美学等知识。
4.3地方性
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貌、地形和气候,所以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更有针对性,设计人员应该对当地的地貌、地形及气候进行分析,找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不破坏当地地貌和地形为原则,结合生态理念进行设计。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增加当地居民的归属感。
5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1生态种植
生态种植是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此种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提升植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得以实现环境和植物之间的协调性,为植物的成长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园林景观种植期间,要尽可能采用具有可再生功能以及较强适应能力的植物;生态种植期间,要充分展现植物的多样性。混合搭配提高植物之间的适应力,将园林植物创建成统一体,实现景观的多样性;生态种植期间,要掌握各种植物的使用方法,确保景观生态具有平衡性,并提升植物在当地的适应性,有效地分配植物资源,符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要求。公园主要是湿地景观,为了能够满足动物成活的条件,最好采用乡土种植,根据绿化的理念规划设计生态园林,从而更好地建设景观。
5.2园林景观分散建设
园林景观生态建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城市中合理地建造园林景观,很大程度地提升了人们的居住质量。一味地重视景观建设,只能给城市起到装饰的作用,无法全面展现出自身的价值,而且也不能够让生态园林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所以,最好为生态园林采取分散性建设,在园林景观规划期间,要掌握好各类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如规模、形态、密度等之间的联系。另外,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分布生态园林景观,同时所创建的空间密集度要相同,并在其余的景观中巧妙地融合人工环境,如采用传统的园林水体来创建水体景观,水在流动期间会构成立体的视觉感受,这样就能够符合亲水需求。还要加强空气的湿度,采用合理的方式调节气温,让人们真正地融入大自然的环境。
5.3园林景观自然标准
园林景观主要是依靠人力建造,却始终坚持的是生态环保的理念。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就要完善地布置园林景观,尽可能重现自然场景的布置,如大量种植花草,加强绿化效果等。此外,要抵抗风沙的侵袭,降低被污染的程度,就要依照生态循环的理念,在路边创建防护林,让人工设计和自然生态之间能够形成统一性,更好地保护环境。
5.4园林景观的植物种类
植物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期间,全面展现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并巧妙地融入生态规划理念。而且所采用的植物还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最好不只是种植一类植物,要尽可能地确保种类的多样性,同时也要掌握好植物的高度、颜色等方面,并在适当的环境种植植物,达到生态园林绿色的效果。
只注重景观设计,而忽略环境给植物造成的影响,会浪费大量的植物。如橡皮树只适合生长于南方,在北方很难健康生长,如北方某地区在建设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考虑实际情况而引入橡皮树,就会导致大批橡皮树的死亡,如此一来就会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也无法有效建设生态园林景观。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生态规划理念为依据,可以使生态环境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有效地促进生态规划理念的发展,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园林景观中的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使人们能够耳濡目染,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虽然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该遵循各项设计原则,以当地的人文和环境为基础,对生态植被进行种植,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使园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园林景观的适用性和观赏性。
参考文献
[1]黄淑宇.现阶段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现代园艺,2019(14):58-59.
[2]吴安定.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07):72-74.
[3]余哲.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1):130.
[4]高鹤轩.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