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襄阳供电公司 湖北襄阳 441002)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现状分析,查找当前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配置、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通过提高工器具配置标准、强化工器具购置管理及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提升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水平,促进工器具装备水平的提高,降低安全风险、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适应电网发展需要。
前言
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作业效率是打造坚强电网、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电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电网设备不断增多、生产要求不断提高,而生产人员却相对偏少,造成生产任务逐年加重,安全风险也逐年增加。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保障下完成不断加重的生产任务,提升生产效率是关键。
多年以来,电力企业在提升生产效率的措施上一直较为重视人员主观因素,如安全生产意识、统筹指挥能力、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等等,但不可忽视的是,安全生产工器具的配置和使用也是提升工作效率极为重要的一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使用高效率的生产工器具,对于提升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现状分析
1、工器具管理
1)工器具管理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沿袭以往的管理模式,即由各单位填报采购需求,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后统一采购下发,然后由各单位分别进行管理。由于各单位生产管理水平良莠不齐,造成工器具的管理方面也存在差异。有的单位对安全工器具保养和维护的意识淡薄,扒杆长期露天放置,造成扒杆钢丝绳、滑轮及表面严重锈蚀,降低了起吊时的受力强度,增加安全风险。还有一些绝缘工器具在野外受潮或雨淋后,未及时烘干处理,导致绝缘老化加剧,影响使用寿命。
2)工器具定检意识淡薄。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安全工器具的试验周期。而有些生产一线员工认为安全工器具试验会造成机械损伤,导致安全性降低,同时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仅采用目测的方法进行检查,大量超周期的安全工器具仍在使用。
3)工器具使用不规范。
部分地区和单位的施工在使用安全工器具时,未能按照要求规范进行使用,如线路安全工器具在杆(塔)上使用后,不采用传递绳而是直接抛扔,造成工器具人为损伤,影响工器具使用寿命。工器具摆放混乱,胡乱堆压,事故抢修时乱拿一气,到了工作现场后发现工器具携带不足,只得返回重新更换,导致检修时间延长,一方面影响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电网风险。另外,在工器具的使用上还存在超出工器具使用范围和承载容量进行使用的情况,如将安全带当做提取重物的绳索使用、将扳手当做锤子使用等,这些都对工器具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2、工器具配置
一是配置级别较低。部分供电企业输电、变电、配网、调度、信息、自动化等专业的安全生产工器具从安全警示设施、安全工器具、巡视操作装备、试验装备、检修装备、特殊工器具、应急处置装备等七个方面,已经具备基本的检修试验装备,能基本满足目前安全生产的最低需要。但大型的检修施工装备相对缺乏,配置不够。
二是配置标准较低。目前安全生产工器具存在标准不高、功能单一、手段落后、携带笨重、年限久远等诸多问题。装备的参数、性能、精度等关键指标下降,影响分析结果。
三是工器具质量不过关。一方面由于采购人员缺乏对工器具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充分了解,对所选定的安全工器具,在规格、型式及性能上出现偏差,给生产一线员工使用时带来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不断流入电力系统部分生产单位。这些安全工器具,质量不过关,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3、器具采购
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工器具的采购权无法掌控,且缺乏专项资金支持,只能从每年固定资产零购项目中列支,正常的轮换更新尚不能完全满足,对于大型装备的配置,资金缺口更大。且整个流程需经过层层审批,时间消耗大,导致急需工器具不能够及时配置到位。
二、强化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的措施
1、提高工器具配置标准
安全生产工器具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地域面积大、生产人员少、优质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电网规模逐年增大等因素,以能满足输变配设备日常运行、检修维护与应急处置为基本需求,以促进生产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安全系数的提高为配置标准,以适应专业化管理为发展方向。
同时,安全生产工器具的配置应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有机结合。配置数量应满足公司运行、检修、试验、维护、常规消缺及应急处置需要。提高大型装备配置力度,以满足电网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要按照专业分工进行合理配置,避免过度配置、重复配置造成资源浪费。
2、强化工器具购置管理
一是关注新型工器具。如今电力生产装备市场日新月异,易携带、长寿命、高效率的新型工器具不断出现。在进行安全生产工器具采购时,需要紧跟市场步伐,掌握最新生产装备动态,进行集中采购,并及时装备到生产一线。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费用解决安全生产工器具购置问题,按高标准及时配备到位。
三是严把采购质量关。安全监督部门应对安全工器具试验、选型及采购加强监督。物资采购人员必须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多听取一线员工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工器具性能及功用,在进行充分可行性调研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测试之后,方可进行采购,确保工器具可用、好用,严防“三无”产品和伪劣产品的流入。
3、实施工器具“单元化”组合
在进行安全工器具存放管理时,将工器具按照设备类型和故障类型进行“单元化”组合,按照设备最小单元对工器具进行归类存放,在进行故障抢修和计划施工时,可根据工作内容或故障设备情况成组拿取工器具,在抢修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节省选取工器具时间,同时减少工器具携带不够或携带无用造成时间和人力浪费,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4、强化工器具标准化管理
一是完善工器具管理制度。从工器具规格、型式的选择,数量的配置及发放,定期试验,维护保养及使用过程制订管理办法,设立兼职安全工器具管理员,做好分类登记,账物相符。同时对所有安全工器具实行定置管理,对号入座;强化安全工器具维护管理,提升使用寿命。
二是强化工器具定期试验。严格遵循试验周期对工器具统一进行试验,确保安全工器具处于良好状态。对己损坏的和定期试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强制报废,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
三是优化工器具管理流程。实施工器具动态管理,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台帐和周转库(备用库),由专人负责,每类工器具按使用量配备一定数量,各基层单位如需更换、补充安全工器具,应书面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到相关部门部更换、领取,确保临时损坏更换和新进员工的及时配发,最大程度地满足生产所需。
四是强化工器具技术培训。使员工正确掌握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工器具损坏,甚至酿成人身事故的风险。
5、推进工器具技术革新
对工器具进行小改小革,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工器具的使用效率。充分调动集体智慧,将原本工作效率低下的施工工器具进行改革,减少劳动量、提升施工效率。
深入强化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开展工器具升级研究工作,能够极大提升现场作业进度,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作业时间与设备(用户)停电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风险,从而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掌控能力,推动优质服务水平,为电网高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