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模板技术在主体施工中的运用朱海岗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期   作者:朱海岗
[导读] 混凝土模板技术可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主体施工水平
        摘要:混凝土模板技术可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主体施工水平,需相关施工人员严格把控混凝土模板结构质量,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混凝土模板施工方案。基于此,本文以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应用流程,同时针对如何提升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从根本上发挥出混凝土模板技术在主体工程中的具体作用,以期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模板技术;主体施工;应用
        前言:混凝土模板技术是建筑工程主体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提升建筑工程总体质量,延长工程主体结构使用寿命,需认清混凝土模板技术实施要点,结合具体施工需求,制定出科学专项的混凝土模板技术施工方案,促进混凝土模板施工环节有序开展,为后续施工项目的高效高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要点
1.1精准性要求
        在混凝土模板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需相关工作人员保障模版拼接期间的精准性。一方面,对混凝土构建进行细致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制作混凝土模板,确保模板能够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1];另一方面,严格依照设计图纸施工,使混凝土模板能够更好的应用在主体结构建造期间。
        同时,在混凝土模板设计过程中,应设置施工预拱度,依照设计规定对主体结构的预拱度进行计算。分析混凝土模板在施工情况下产生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程度,确保混凝土模板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进而顺利开展后续各项工作。
1.2刚度要求
    加强对混凝土模板材料的强度检测,确保所使用的模板材料能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稳定性与刚度。因此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模板技术准备阶段,选择更加适宜的模板材料,防止模板在施工期间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1.3简易性要求
    在混凝土模板拆卸期间,应严格满足简易性要求,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效率。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范围值以上才可拆卸模板[2]。在拆卸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拆卸顺序,混凝土模板能够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节省施工成本。尽量应用结构简单的混凝土模板,以便提升施工效率,保障主体结构的完整性。
1.4严密性要求
    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期间,应做好混凝土模板接缝处的严密性处理工作,从根源处防止漏浆等现象出现。在施工阶段严格依照安装步骤开展,对模板接缝的严密性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通过后才可开展下一道工序,切实保障主体结构施工质量。
2、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
2.1做好混凝土模板施工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模板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应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
        选择适宜的施工材料,要求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成本符合设计要求。以混凝土模板施工所需的木胶合板材料为例,在选择该材料期间,应从材料的吸水率角度出发,选择吸水率均匀的木胶合板,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对木胶合板的吸水率进行控制。
2.2应用计算机配置方式
        设计模板配置方案,依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形式、施工场地地质特征、洗施工设备种类以及施工总体荷载量,对模板的配置方案进行优化[3]。同时,应用计算机配置方式,绘制出立体模板模型,从而发现在混凝土模板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
2.3应用混凝土模板体系
        应用大模板体系。大模板是混凝土模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载力高、混凝土质量显著等特征,因其体积与自重较大,因此在搬运过程中需借助大型机械设备,一定程度增加了施工难度与施工成本,需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应用滑模体系。滑模体系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混凝土模板结构之一,在实际应用期间主要借助施工设备完成,因此施工效率更高。

在滑模体系引领过程中,需注重控制支撑杆的弯曲情况,防止主体结构发生变形或倾斜;
        应用爬模体系。在爬模体系实施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需组织专家论证活动,制定出专项的爬模施工方案,控制实际施工质量。爬楼施工主要是以建筑墙体结构为支撑点,借助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爬升操作,使模板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根本上控制漏浆等问题发生记录。
3、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
        为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的应用水平,有效开展混凝土模板施工工作,相关施工部门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混凝土模板安装管控力度,注重对安装间隙的处理,切实提升模板结构的严密[4]。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在模板处涂抹润滑油,防止出现粘膜的现象,对主体结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混凝土浇筑应遵循缓慢平稳的原理,确保混凝土砂浆材料能够均匀地倾倒在模板内部,通过振捣方式将混凝土压实,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做好混凝土要做后的养护工作,控制混凝土凝结温度,最大限度规避混凝土结构裂缝病害出现。因建筑主体多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此需制定更加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保障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降低水泥用量;
        第三,做好混凝土模板拆卸期间的管控工作,在混凝土结构达到标准强度后才可拆卸模板。模板拆卸工作应分布进行,留有部分模板作为结构支柱。不仅如此,在混凝土拆模期间,还需将混凝土外界温度、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在20摄氏度之内,由此确保混凝土模板技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4、提升混凝土模板技术应用水平的具体措施
4.1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环节
    混凝土浇筑是判断混凝土模板技术应用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需做好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积极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对模板当前支撑情况、连接紧密度、变形程度等进行全面检查,在检查通过后才可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期间,需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方式,确保模板能够更好支撑住混凝土结构,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4.2充分发挥出监理部门的积极作用
        在应用混凝土模板技术期间,需充分发挥出监理部门的积极作用,要求各参与单位能够相互协作,严格遵守责任制,保障主体结构施工有序开展[5]。要求监理部门全程参与到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及时发现技术实施期间存在问题,报告给建设单位,寻求最佳解决方案。遇见在混凝土模板施工期间,可能会存在着质量风险,对各单位施工特征与施工需求进行平衡,促进主体工程有序开展。
4.3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水平
    通过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定期在施工人员内部开展专业培训活动,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实际施工行为,不但可以控制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还能营造出更加严肃认真的施工氛围,使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有序开展。除此之外,施工部门还要培养施工人员养成安全施工意识,确保所有工序步骤均在合理规范内实施,促使混凝土模板施工得以有效顺利进行。
总结:总而言之,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主体施工过程中,可切实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受施工水平以及施工理念等因素影响,当前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实施期间,依然会存在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需相关管理部门深入分析主体工程施工要求与施工要点,对混凝土模板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适用性,促进建筑工程平稳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辛静,王玲玲,段培培. 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9(03):276-277.
[2]汪元才,余国美. 研究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实施要点[J]. 建材与装饰,2019(15):21-22.
[3]董怀安. 浅析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特点与应用[J]. 四川水泥,2019(04):244.
[4]张书廷. 机场塔台快速施工关键技术与BIM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建设监理,2017(02):22-25+43.
[5]米维华,白永亮. 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工程技术的运用之我见[J]. 四川水泥,2017(10):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