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蔡文津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期   作者:蔡文津
[导读]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深入,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深入,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开展工作给予高度关注。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施工企业的合理利润,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经济不断发展,原有的建筑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现代化建筑的管理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注意的是加大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应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最优的作用。此外BIM技术表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模型内部蕴含相互关联的各种数据,依据现代化管理项目的具体内容,如何提供坚实的基础是重点,在项目整体设计中,需科学利用这项技术,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主要应用特点
         1.1可视化
         区别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可视化为BIM技术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可视化的技术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应用各种相关信息数据,模拟一定比例的建筑信息化实景模型,通过实景模型对比工地现场现状,执行相关管理和决策,有效降低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误差性、错误性,发挥较好的管理控制效果。基于此,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质量提升、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监管、保证施工操作准确高效、有效降低风险及事故的发生等,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1.2立体化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从技术方面、管理工作的执行方面分析,主要为平面化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及重复作业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立体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可通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实施立体化的数据分析,并基于建筑结构特点,对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工艺工序的规划设计等进行分析控制,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BIM技术的立体化特点,对于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1.3高效性
         应用BIM技术进行作业流程分析,通过可视化、立体化及直观的数据分析,可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艺工序有机衔接、缩短管理周期,极大地降低管理中因程序流程、工序衔接等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效率低下的现象,有效提升管理效率。BIM技术还可进行模拟施工,将工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与BIM技术相结合进行模拟施工,通过模拟,不断对工程的各个接口部分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是对一些融合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要环节,以确定是否安全、可行和提高工效。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发挥关键作用。(1)使用BIM技术,可以在3D状态下进行立体设计。此项技术以立体模型为基础,建设符合实际的建筑信息模型。运用此技术来构建建筑模型,不同部件在建筑模型中有明确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使用软件制作3D模型,从而实现立体模型的设计,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把工程项目中建筑的位置、尺寸等数据导入软件中,从而让3D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更有参考价值。(2)设计单位通过对BIM技术的使用,可以提升设计效率,并构建共享性的数据库,让施工单位各个部分可以相互配合,提升图纸质量。设计师可以通过BIM相关软件,制作完成建筑项目以后,将数据输入模型之中,然后让不同施工方输入,比如水电管网等信息数据。最后让工程师进行称重结构的设计,同时也对结构做规划。在BIM构件模型初期设计完成以后,再将工程各个构件数据导入模型中。(3)通过相关的计算软件计算造价与经济指标,能提升建筑技术水平,加强建筑项目的经济性。

使用BIM设计软件来计算预算,依据不同部分和单位导入的数据,能够通过相关软件制定经济方案,并且计算工程量、项目成本,同时还能够优化和修整设计方案。(4)使用BIM技术还可以在可视化之下进行装修设计,使用电脑来呈现三维形式的建筑模型,可以在不同角度与模型光纤作用下形成建筑不同位置的光线视觉,并通过三维建筑模型,模拟出建筑各个位置视觉效果。这样能够方便设计方、施工方各方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2.2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可以在施工阶段发挥相关的作用。首先,进行虚拟施工,使用此项技术构建建筑模型,做好虚拟施工,并且制定施工中的工程造价预算。把施工单位实际数据通过BIM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实时互通目标,施工单位相互配合与影响。使用BIM技术,建设多维度模型,在时间和施工进度上确保同步性,在虚拟施工中对工程进度与施工单位集成。然后,进行大构件拼接工作,运用BIM虚拟建筑来进行虚拟施工,可以节省施工成成本。当前社会对建筑精度与规模都有极高的要求,建筑结构通常由钢材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等这类结构构成。施工方通过BIM建设虚拟模型,构建出各种建筑构件三维数据。通过计算机构建钢架模型,模拟预拼装。这样就省去了构件在工程中预拼装的过程,控制了一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并且也避免了各个大型构件的冲突,保障了精度。最后,协调施工,使用BIM建设建筑结构、设备和水电网等建筑信息模型,可以避免施工矛盾出现,选择水电管网和建筑模型结构之间位置,以免相互影响,让施工更加便捷,提高工程效率,同时也避免因为施工问题而致使返工现象。使用BIM软件保障了各个单位协调互通,确保工程精度,并且也消除了单位之间的矛盾,提升了工程质量与效率。
         2.3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交付运用之后,还需要做精细化和动态化的管理。建筑使用BIM技术完成施工以后,管理方能够在三维模型基础上,获得全面的建筑信息和建筑空间运用情况,可以实现优化与改善,做好建筑管理工作,对建筑中各个位置大气、温度和空气交换程度,以及墙体中管线都有十分细致的标注与参考数据。并且在建筑维护上更清楚地明确了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以此方便业主自己装修与整改,从而合理有效地运用建筑空间,便于综合性管理,解决安全隐患,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浪费现象。工程项目交付以后,物业部门还能够把BIM与运维管理系统结合起来,以此对建筑空间单位、设备资产做高效管理,运用BIM技术做设备运行工作,做好能源以及安保系统等方面工作,从而提高建筑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结语
         BIM技术是建筑行业内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运用在建筑工程的全建设周期,BIM技术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将建筑项目数字化建模,为建筑项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BIM技术不仅能优化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还能有效改善建筑施工初期、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施工管理、施工进度等方面,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实现最佳施工设计方案,在预期的工期内完工,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价值。BIM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冬梅.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28):56.
         [2]高翔.BIM技术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59–60.
         [3]洪长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9(6):72.
         [4]刘轻鸽.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9(2):149–150.
         [5]徐贵鑫.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初探[J].城市建筑,2019,16(2):108–109.
         [6]陈瑶,罗帅虎,杨建华.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