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城市的形态进行展现,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格特点,是整体城市的代言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在飞速凝聚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如个别城市的建设没有特色照抄照搬、城市的环境变差,原有的传统风俗文化逐渐没落。为了让城市更加切合人们的需求,符合大众审美就要加强对生态城市的规划研究,创新城市建设,完善美观适宜的公园城市计划,让城市具有绚丽的姿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索
引言
对城市园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追求更加便捷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要综合城市建设的风格以及当地的特色等,融合生态、人文、历史、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以及生态性。首先,要特别注意绿色理念的渗透,并选择适合的植物类型进行装饰,防止突兀感。其次,设计时要根据的使用方式,突出园林的实用性。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科技化与数字化将会更明显,公众的参与度也会极大的提升。
1、城市规划设计主要特征
1.1自发形成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发展是数十年的沉淀与积累,在时代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人们可以根据一些已经形成独特风格的城市经验进行借鉴,为后续的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城市的形成大多数都是在自然基础之上,人为改造的痕迹只能作修饰点缀,在古代城市的基础上现代城市逐渐的发展,其地域一般都是靠近水源、地势平坦、道路宽广的地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逐渐增加自然就形成了城市。
1.2依据地理环境
古代的城市都是根据地区的特点形成的,以为古代的科技较为落后,人们改变自然的能力很小,所以就只能依靠自然因地制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地理因素、自然环境开展城市建设,借用大自然创造的物质进行整改,所以传统城市的自然风格十分浓郁。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希望城市与人类能够和谐共存,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还能赏玩山水树木陶冶情操。
1.3极为重视生态环保
生态对于城市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一个地区能承载的居民是固定的,所以城市建设要尽可能的多关注人口稀疏的地区,对于一些人口众多的城市要注意疏导。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越来越愿意生活在空气较好、环境舒适的地区,所以城市的设计要重视生态问题,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量降低各种工业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宜居城市。
2、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突出问题
2.1树种单一,搭配不合理
城市的园林景观是城市的景色代表,因此有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设计的时候要格外的关注园林景观建设。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花草树木,他们的生存能力有的时候十分娇弱,暴雨、病虫害等都会对景观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工人们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植被,增加植被的种类。设计师还要注意植被的形状设计,让园林更加美观大方具有观赏性、实用性,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很容易会忽略园林植被的丰富性,造成偌大的园林却全都是一种树木,如果该城市正处在一些比较荒凉落后的地区就会显得十分凄凉。
2.2生态环境展示与感知不佳,与城市融合度欠佳
园林景观建设中不但要有树木还有一些实物景致,如假山等。这些山体在建设的时候就没有关注建设质量,当园林投入使用后也没有进行维护修理,使得山体植被遭到毁损,甚至一些石头脱落,导致景观的观看体验不佳。还有一些地区建造的景色华而不实,缺乏真实性,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2.3空间环境的塑造整体缺乏对人本化的考虑
园林景观的结构特点是由建设的空间环境塑造决定的,合理的空间布置可以让游玩的人们耳目一新,但是一些城市并不把人们的需求作为第一考察点,只关注景观的华丽忽略人们的放松休闲,使得园林景观面临许多问题。设计人员要关注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尽可能的创设让人们感到舒适自然的景观,愉悦人们的心情。
3、城市特色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策略
3.1合理设计城市开放空间,做好主题营造
对于城市的空间建设首先要做好空间的规划设计,城市内部包含多种景物如公园、树林、环境这都是城市的开放空间。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重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让城市具有合理的空间布置和人文景观。对于城市的居民也要考虑人口密度、收入状况、生活习惯,尽可能的适应居民生存。举例来说对于东北等重工业地区,可以打造一个工业园林,让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过渡。
3.2特色风貌体系
不同的城市坐落在不同的地区,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条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该地区的文化修养,建设适合该城市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如果传统城市已经有了自己的区域划分,设计师尽可能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不要大规模的变动改迁。一是拆迁成本高昂,二是居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二次变动会引起不适。城市要展现当地人们的文化,如民宿民俗、书香墨宝、建筑风格等等,城市内部的历史区要尽可能的保护,而新形成的现代建筑要彰显现代风格。
3.3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城市的建设规划离不开原有的自然环境,设计师们不能凭空想象、随意建设。在开始规划之前要走访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查看当地的地理环境、温度气候、地形地势。如果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我国大多数城市是温带气候,夏季多雨炎热,冬季干燥寒冷,设计师们就要注意排水、保暖。而在纬度较低的地区都是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都比较温暖多雨,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洪排水设施的完善。其中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常绿针叶林,而南方地区多种植常绿阔叶林。
4、城市生态规划的趋势
4.1数字化与科技化更显著
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还不完善,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的时间较为落后。但是现代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逐渐的走向了正规。特别是新时期下环境成为人们的重要关注点,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绿色发展的观念。一些落后城市都将自然应用到建设之中,关注城市的净化能力、空气清新程度,在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之中,绿色、和谐将占据重要地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城市会越来越创新,特别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大数据等让城市规划更加完善智能。
4.2地域特色更明显
城市建设不能照搬照抄,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更加绚丽,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都被浓缩在不同的地域之中,城市建设要将这些文化发扬光大。让外国人民认识中国,向全世界宣扬我们的文化精神,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文化影响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我国要结合自己本国的国情进行发展,在对城市的规划里建设现代城市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文化精神。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为劳动人民塑造各具特色的宜居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任致远.关于城市规划发展成就的回想[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2):1-8.
[2]李伟,蔡一民.城市中心区生态绿地规划与设计——以成都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建设为例[J].重庆建筑,2019,18(12):18-22.
[3]蒋文军.城市绿道生态设计手法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140-141.
[4]王东.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J].乡村科技,2019(36):71-73.
[5]刘晓明.城市“双修”视阈下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以济南市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6):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