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完善,社会在不断进步,无论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来看,还是就国民出行安全的方面而言,都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建设,可以说其是保证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所以,国家应该大力支持道路桥梁建设,道路工程单位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建设技术,比如说加强对预应力技术的分析研究。文章明确指出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方面的优势,然后再以我国现阶段所具备的预应力技术为基础,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升我国道路工程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道路桥梁;技术应用;施工要点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而预应力施工技术对保证道路桥梁通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预应力技术原理,准确掌握预应力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提高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加强对预应力施工的质量控制,为全面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原理与作用
针对道路桥梁,其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各种应力,这些应力会对道路桥梁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不仅影响了道路桥梁的使用质量,也降低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如果想降低或消除这部分应力的影响,就必须在道路桥梁实际使用过程中加载一些人为压力,使应力和压力相互作用,相互抵消,从而保持道路桥梁工程的受力平衡。针对预应力技术,其主要应用原理是加压道路桥梁工程的部分荷载,进而降低道路桥梁的使用荷载。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强化道路桥梁的结构稳定性,降低道路桥梁的应力破坏程度,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具体而言,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运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道路桥梁的应力破坏程度,最大程度地提升道路桥梁基础性能,节省工程施工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这种施工方式并不复杂,不会影响工程工期问题,对工程没有明显的负面作用。
2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2.1?维护路桥稳固性方面的应用
在路桥工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其通过借助混凝土模块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桥梁整体的承载力,确保道路桥梁能够承载外力,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另外,有关道路桥梁的加固设计,主要应用到的技术包括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和补强层加固等方法,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混凝土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在针对路桥施加预应力时,需要能够在一种极限承载力状态下进行预应力施加,这样可以控制路桥的张拉程度。
2.2施工前准备关键点
在道路桥梁施工前,做到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准备充分。首先,重视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前要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工作人员合理分配各自任务,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务必保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施工机械方面,施工前对所有关键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施工机械是否存在故障,使用状况是否良好,关键设备易损备件及耗材是否库存充足,保证损坏时及时维修和更换,保证施工过程中设备稳定运行。对于施工材料,施工前要对所有进厂原材料进行入厂检验,确保入厂原料质量过关,并有专用场地、专门人员对原材料进行管理,保证储存过程中不会受潮、腐蚀,影响原材料后期使用。环境方面,需对工程环境进行充分考察,做好相关准备,做好水文地理情况、周边建筑、施工方案及流程准备工作。再查阅道路桥梁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开展施工技术计划、安全交底等工作。为防止环境因素影响,还应该对工程所在地点的环境和天气进行评估,确保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2.3在受弯构件中的应用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中,抗弯构件也可以应用于预应力施工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严格遵循施工要求来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抗弯构件。设计时,应根据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使用情况进行钢筋布置,准确地进行截面检查、控制。重点检查正常截面强度和倾斜截面强度,并根据使用阶段的截面情况进行检查计算、应力计算、裂缝宽度预算、变形计算以及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和疲劳预算。(2)为保证抗弯构件的应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有必要通过混凝土的正相压应力、主压应力和钢筋的拉应力来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的抗弯构件。不同混凝土抗弯构件所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分析具体问题。如果结构是不确定的,则应计算由预应力引起的主效应和次效应;如果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结构,则应计算由预应力引起的主要影响。(3)为了保护挠曲构件的安全性和提高挠曲构件的张力,在挠曲构件的加工中必须添加高强度碳纤维材料,以充分发挥预应力的作用。
2.4张拉施工技术要点
在预应力张拉施工中,施工单位应通过现场试验来准确掌握孔道摩擦阻值,并根据孔道长度、角度以及摩擦系数等来准确计算张拉预应力筋时的具体张拉力以及伸长量。在张拉力的计算中应根据单端张拉或者两端同时张拉的不同张拉方式来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道路桥工程的预应力张拉施工实践中,应首先对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检测,当其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后的8~10d左右可以开始张拉作业。在张拉施工中应采取分段分批的张拉方式,以便对混凝土结构受应力作用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对纵向钢束进行张拉施工时应在两端同时张拉,且在张拉过程中应防止有不平衡束出现。张拉施工时应首先张拉长束,并按照从腹板到顶板的顺序,从外向内依次进行张拉。施工人员应加强对油压表的检测,以准确中掌握预应力变化。当张拉持荷时间达到5min左右,且伸长量达到设计标准时,施工人员应将钢束锚固牢固。
2.5在多跨连续梁中的应用
多跨连续梁的施工涉及负弯矩区域和正弯矩区域。此时,科学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抗剪强度的综合性能,增强其抗压能力,从而确保桥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合理控制和应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多跨连续梁。该桥的优点是跨度大、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动态性能好,非常有利于高速行驶。另外,尽管预应力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全部采用现浇混凝土法,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多跨连续梁的方式并不相同。如果跨度太大,自重太大,并且无法预测,可以采用由具有恒定横截面的曲线钢筋的直梁布置。如果载荷大且跨度大,则可以略微弯曲预应力钢筋以减少摩擦损失。如果连续梁是由联轴器形成的,则在第一个跨度现场浇筑后,可以将其拉至指定的预应力值,然后再浇铸第二个跨度。然后,可以通过联轴器连接两个跨度的预应力钢筋,并可以在确定第二跨度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进行张紧。这样,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跨度梁的后续施工操作。
结语
预应力在道路和桥梁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稳定性、称重能力。预应力技术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在应用过程中要对施工前准备、混凝土拌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方面的关键点进行严格把控。对于预应力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要从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确保预应力技术能够在道路和桥梁中充分发挥质量提升作用,实现我国道路和桥梁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保,徐金声,郐占利,等.预应力技术解决超大面积楼盖的温度与收缩裂缝[J].建筑科学,2013,29(7):1-6.
[2]孙猛,曲猛,鲁博,等.预应力混凝土斜交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3,42(1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