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蒙东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确保所有的设备处于正确合理的建设体系下,并通过落实检修工作提高线路运行稳定性。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以期能从根本上提升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
1 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运输难度比较大
如果所施工的项目位于地理环境较差的区域,线路长期浸泡在水中,将直接对施工的效果造成影响。在某些施工区域,由于土壤柔软且水分含量高,直接对其的承载力造成影响。由于在施工中,所需的材料数量和种类较多,运输量特别大,并且在铁塔部件的运送过程中难度非常大。如果施工区域的土壤承载力比较低、含水量又大,将直接对材料的运送造成严重影响。
1.2 在基础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
在开挖基础地基时,遇到的安全问题较多,例如不稳定的斜坡、挡土墙的渗漏、流沙等相关问题。尽管在施工期间钢板桩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它们仍会对基坑开挖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1.3 抱杆对起重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在高压输电线的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截面积较大、高度较高、起重性能较强的抱杆,这要求起重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性能。如果施工中使用的工具不健全,计算分析起吊实际情况不准确,将直接对起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1.4 施工锚固
在输电线路的施工中,在组装铁塔、张力放线和绞车固定时,一般是使用地锚来对牵引钢丝绳进行锚固,对钢丝绳、绞车和拉线等设备进行制动,并通过它传递外力给基础地基,这要求地锚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为了有效完成锚固和牵引工作,必须根据施工要求完成操作。
2 提高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对策
2.1 用履带式运输车完成材料的运送
为了使施工材料运送过程的安全性和运送效率得到提高,履带式运输车辆可以用作软土地和水分含量高区域的材料运送工具。履带式运输车辆可以完成软土地区的材料运送任务,并最大限度确保材料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它是采用橡胶式行走履带制造而成,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维修方便的特点。
2.2 浮式施工平台
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地处于河流地带,且波速相对较慢,则可以通过浮动平台完成施工,仅需要在自动扶梯上架设横梁、纵梁和平台面板,即可形成施工平台,操作和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此外,此施工平台还具备设置简单、使用起来灵活度较高的优点,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在施工中使用,利用率极高。但是,此施工平台的稳定性比较低,在使用前需要精确计算,以降低平台出现震动的几率。
2.3 螺旋锚锚固技术
螺旋锚能够使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原理是使用螺旋叶片穿透更深的土壤层,以定时扰动和静置土壤层。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土壤的强度。科学对螺旋锚板进行利用,可以增强土壤承载力。但因为每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对螺旋锚板进行使用,将锚固板的类型和数量明确化,并清楚钻探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保证土体的强度。因此,必须在使用前,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保障施工的质量。
3 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关键技术
3.1 悬浮抱杆组立杆塔
悬浮抱杆组立杆塔是新型的装配方法。一般抱杆阻力杆塔的结构是倒人字形。在吊装塔架支腿时,采用的是单个提升法和分片扳立法,以使组装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由于高压传输线抱杆非常重,因此,需要在滑车和平衡滑车共同的作用下吊起抱杆,以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塔顶的接地线和腰环可以控制对抱杆的提升;在吊装曲臂和横担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吊装方式。一般,常用的吊装方式包括整体吊装和分体吊装,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根据塔架结构合理选择吊装方式。分体吊装一般适用于吊装酒杯式铁塔,因为此类型塔架的横杆和抱杆重量差别不明显。整体吊装适用于吊装猫头鹰式铁塔,拆卸时必须根据铁塔中的V形绳索逐步拆卸抱杆。
3.2 高空架线
利用飞行器放置悬空电线,此放置方法是利用飞行设备的优势来放置电线。常用的飞行设备包含飞艇、飞伞等,在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中,利用这些飞行设备,可以顺利的完成高空架线。在高空架线时,必须确保所有电线都与地面完全分离,防止在收放线过程中损坏电线。将所有电线放置在高空中进行操作,可以使电线的质量和线路铺设的质量得到提高。高空架线操作的速度非常快,在设定好路线以后,飞行设备便可以牵引着电线顺着事先设置好的路线完成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工作效率极高,并具有智能化的功能特点。目前,高空架线被广泛应用在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中,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
3.3 同步放置八分裂子导线
为了使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确保传输电过程的安全稳定性,有必要将截面积较小的电线进行淘汰。在放线时,由于张力和牵引力的持续增加,放线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通过同步放置八分裂子电线,可以最大限度规避电线变形的问题,还可以使分配力度更加平衡,使电线能够均匀受力。
4 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对线路进行检修、排查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关闭电源,以防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当遇到开关可能随时开通的特殊情况时,必须立即通知相关联的变电站,让其关闭电源,在所有关联变电站关闭电源后,方可进一步排查事故原因,对故障线路进行维修。维修好故障线路之后,指挥相关检修人员离开事故现场,进而对设备以及线路进行再次检查,在确保所有线路无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方可通知相关联变电站的工作人员继续供电、输电。
4.1 相对温差判断法
使用相对温度判断法来测量两个相同设备的测量点之间的温差,确定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较高温度点并测出具体的温度差。尽管此方法仅适用于部分电流型设备,但此种检修方法可有效避免温度和负载对设备和测量过程的影响,大大提升了测试的准确度,并且会以百分比形式表达温差比例。
4.2 表面温度判断法
表面温度判断法即对设备上某一特定点的表面进行测温,并将该温度与国家相关法规所指定的标准温度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缺陷。然而,现阶段,关于线路发热的相关法律、法规依然不够完善,使用这种方法只能检测一些相对较为简单的故障问题。
4.3 同类比较法
同类比较法适合于由电压、电流引起的设备异常发热故障。由电压引起的设备异常发热故障还可使用允许温差法以及允许温升法来判断故障,尽管这些方法使用起来都比较便捷,但是当所比较设备出现相同故障时这种检修方法将无法判断结果。
5 结束语
在电网系统运行期间,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是非常复杂,对专业要求较高,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改进施工技术,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从而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在运行期间的安全稳定性,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春生.电力线建设的隐患分析及预防措施[J].低碳世界,2017(36):120-121.
[2]张乐,吕田浩,胡超.分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3):151-152.
[3]刘志宏.解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和检修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