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图纸和原材料质量的检查。需要确保沥青混凝土配置比例,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和密实。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安全。本文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从城市化发展角度分析,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强化显得至关重要,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则需要立足于施工技术的改善,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全面分析施工质量技术控制要点,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分析
1.1集料质量控制不到位
在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中,确保集料质量是前提,为后续的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保证。然而,调查显示,部分施工单位不够重视集料质量控制,集料质量把控方面形式化问题严重。如在集料采购过程中,忽视了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并未严格按照正常程序对集料质量进行检测,进而致使不合格集料被采购并用于路面施工之中,一旦出现问题,其危害是不可逆的,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集料采购制度,保证集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做好铺垫。
1.2 裂缝问题
在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为有效提升路面的荷载力,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路面采取反复压实施工。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多种裂缝产生,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实际质量。根据实际施工的基本情况,会出现以下不同类型的裂缝。在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沥青就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就会出现车辙或者裂纹等问题,导致路面变形,极大地影响道路路面建设施工质量,降低沥青路面的性能。并且在过载条件下,极大地改变了混凝土之间的耦合程度,导致沥青出现滑动问题,产生剪切力,出现裂缝。在进行沥青路面铺设施工中,由于沥青厚度不均匀,导致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搅拌不均匀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路面的平整性与使用性能。
1.3车辙问题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以后,受到车辆荷载的影响,道路路面局部出现不均匀受力的问题,从而出现车辙问题。车辙会降低混凝土路面的性能,一旦车辙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增加市政道路的安全隐患,影响到公路使用寿命。出现车辙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高温的条件下,沥青变软,增加了沥青之间的差距,出现沥青溢出的问题,降低了沥青粘结层的性能。在经过车辆碾压以后,就会产生更大的压力,由于原有车辙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一旦温度下降,就会在沥青路面形成车辙痕迹,产生不均匀的应力。
窗体底端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质量控制
首先抓集料检验,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材料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注意分级存放,不得串混。为防止材料离析,还要将场地硬化,并在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
2.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配比
在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比时,应当根据施工道路工程的指标与设计需要进行设计,根据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比设计、目标配比设计和生产配比验证等三个环节来确定整个项目工程的集料等级及沥青混凝土用量。该工作应当由项目工程实验人员来负责,实验人员在把原材料准备好之后,再把原材料送至具备检验资质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
务必提前检验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对后续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3.控制好沥青混凝土拌和质量
在拌和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务必要将集料的配比和混凝土的温度把控好。可通过电子设备称量来把控好油料的配比,同时可利用从冷料仓的出料口和皮带转动来对材料级配实施第一次控制,之后在混合后,可利用运料皮带和提升机的震动筛选来对材料级配进行二次控制。在拌和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利用自动化拌和设备实施拌和。因为拌和设备具有较好的自动化水平,其可以根据自动化操作数据自动对各种拌和数据进行调整。因此,在拌和沥青混凝土时,切不可随意對沥青混凝土拌料的数据进行更改,同时,还应当严格把控好混凝土的温度。
4.沥青混合料运输
在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时候,选用的是 20 多吨的自卸车,在运输车的内壁要涂刷一层薄的油层与水混合物,不能在车厢内留有残留液体,在汽车底板上不能粘有混合料。在装料的时候,要按照一后一中的顺序来回的移动,这样能够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同时,为避免运料车内的混合料温度过快的降低,应采用篷布将其覆盖起来,在将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时,确保其温度不低于130℃。卸料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以免运料车与摊铺机发生冲撞。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需要连续进行,所以要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
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摊铺沥青混凝土之前,要将待摊铺路面清扫干净,然后在路面上喷洒透油层,这样能够使施工路段的黏结性增强。摊铺施工中所采用的设备主要为非接触式平衡梁自动找平装置,在摊铺机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要实时测量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将松铺厚度的偏差控制在 3mm 以内。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测量组,随时对高程进行检测,并对横坡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问题存在,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在完成路面的摊铺工作后,在没有对其进行压实处理前,不能踩踏路面。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的更换混合料,也可通过人工找平的方式对其进行修正。在缺陷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则应立即将其铲出,调整摊铺工艺后再次摊铺沥青混合料,在调整摊铺机以后再重新摊铺。
6.控制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质量
一般情况下,碾压工序中所采用的配合仪器设备以及碾压技术都会影响沥青道路的实际平整度,所以,在实际的碾压工序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碾压质量,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基本施工原则。此外,施工人员在使用钢 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和复压时也应注意控制路面的具体碾压温度,最后,以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此时,胶轮压路机的行进碾压速度应缓和、匀速。
7.路面接缝处理
通常情况下,对于沥青摊铺路面来说,一台机械摊铺形成的纵向裂缝一定要留下一定的距离不碾压,给后续工作留下基准面,通过热接缝形成重叠,利用接缝碾压来消除接缝。对于前一天摊铺的路段,一定要清理干净废料后,涂刷透层油,利用压路机实行横向压实。对于市政工程道路来说,一定要按照动态管理的方法,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及时调整摊铺路面厚度,保证市政沥青路面的质量稳定。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诸多优点:如表面平整度好、振动小、噪声低、行车舒适、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周期短等,在城市道路中广泛使用。但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较差;沥青材料的耐老化性也较差;耐久性不易保证;混合料的压实易产生大的空隙率,容易产生水损坏;材料软化易形成车辙等。因此,施工中路面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盘翀.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2):163-164.
[2]唐显武.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7):145+147.
[3]陈昌松.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5):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