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2250)
摘要:面对“电改新形式、服务新要求、配网新模式、技术新发展”的格局,社会各行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愈来愈强,配电网带电作业已成为取代停电检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和停电检修相比较而言,带电作业具备更加明显的优点,但是也具备了更高的操作难度以及安全要求,一旦出现疏忽,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威胁到人身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隐患;安全防护对策
引言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主要是为了检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确保区域供电稳定。输电线路属于高压输电系统,带电作业危险系数较高,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重视起安全防护工作。
1配电网带电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配电网带电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内容:在配网自动化大批量地更换柱上开关、加装配电终端及故障指示器的实际情况下,以“能带不停”为导向,将不停电作业作为主要的作业方式,积极探索研究新型作业方法和工器具,保障配网自动化建设安全、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2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
3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对策探讨
3.1增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性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对策探讨之一是增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性。(1)调整带电作业中导体电位、地电容。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时刻留意输电线路暂态电流、稳态电流的变化,由于其具备较高的电击危险性,因此有必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创新防护手段,尤其是要科学合理的调整好输电线路中的地电容和带电导体电位,确保电流稳定,将暂态、稳态电流有效的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危害人体健康。(2)提高电场强度防护安全性。切实提高电场强度防护安全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电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强电场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因此在进行实际作业之前,应做好对输电线路周边电场强度的科学化调整工作,做好对电场强度的检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合理设置安全范围,实现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有效防护。(3)合理控制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静电感应。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考虑到静电感应。如果在带电作业静电感应下,工作人员一旦出现错误操作,极易遭受到电击危害。输电线路往往是高压、超高压电系统,其带电量非常大,因此做好静电感应的控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额关键。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过程当中,要重点做好对带电导体点位以及电容的调整工作确保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提升电场强度设置,确保电场安全,创新完善带电作业方案,保障带电作业安全,提升输电线路运行质量。
3.2配网带电作业旁路作业法应用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对策探讨之二是配网带电作业旁路作业法应用。旁路作业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将待检修或施工的设备进行旁路分流继续向用户供电的一种作业方法。
旁路作业时首先将旁路设备接入线路,使之与待检修设备并行运行,然后将待检修设备从线路中脱离进行停电作业,此时由旁路设备继续向用户供电,检修完毕后将设备重新接入线路中,再将旁路设备撤除。
3.3定量评价技术的应用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对策探讨之三是定量评价技术的应用。根据国内外通行的状态评价办法,一般按照局部放电检测数据的大小,将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分为正常、注意、异常、严重四个等级。正常状态:表示设备状态量没有呈现典型的故障特征;或者尽管存在明显的故障特征,但检测数据数值较小,表明被检测设备状态稳定且在规程规定的注意值、警示值以内,在预见的时间段内被检测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注意状态:表示电气设备的单项(或多项)状态量呈现明显的故障特征,且检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朝接近标准限值方向的方向发展,但未超过标准限值或部分一般状态量超过标准限值,表示被检测设备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但应加强运行中的状态监视。异常状态:表示设备状态呈现明显的故障特征,且单项重要状态量变化较大,已接近或略微超过标准限值,尽管电气设备仍然可以继续监视运行,但必须适时安排检修。严重状态:表示被检测设备的状态呈现明显的故障特征,单项重要状态量严重超过标准限值,需要尽快安排检修。
3.4带电检测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对策探讨之四是带电检测。一般采用带有传感器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在设备运行状态下通过现场检测直接获取数据、信号等状态信息,从而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诊断。带电检测可分为局部放电检测、化学成分检测、电气量检测、光学成像检测和声学检测几类。其中,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GIS、变压器、电缆附件及开关柜等的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包括油中溶解气体分析、SF6气体状态检测,前者主要应用于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及油纸套管等充油设备内部故障的诊断和监测,后者可用于运行设备中气体质量的监督管理、状态评价及设备故障定位等方面;对电气量进行的检测有针对电容型设备绝缘情况的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比值检测,针对避雷器受潮及绝缘情况的泄漏电流检测技术,针对变压器铁心及电缆护层的接地电流检测;光学成像红外热像技术可用于诊断变电站中大多数设备由于发热引起的故障,紫外成像技术可用于变电站设备污秽检测、绝缘子局部缺陷检测和导电设备局部缺陷检测等,X射线检测技术可对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检测,SF6气体泄漏检测主要应用于GIS设备,光谱分析技术则用于检测电气设备金属材质各金属元素含量是否达标;声学检测包括声学振动检测、超声波检测,前者适用于支柱式高压瓷绝缘子的检测,后者用于GIS设备罐体焊缝、变压器油箱对接焊缝和接地网扁钢等,还可以用于变电站设备部件厚度测量。
3.5利用工具组合,实现无接触接引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对策探讨之五是利用工具组合,实现无接触接引。在引线接引环节,存在一相引线搭接完成后,另两相引线则不得直接触及的问题,作业中采用三相一组式方法使用新型J型线夹安装器,将三相引线的安装器先同时装好,再逐一安装,从而实现了单人独立完成绝缘杆法带电安装J型线夹的操作。以上绝缘工器具均为营口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改进型工器具,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及在家中的模拟,会发现传统个别工器具在使用上的缺陷与不便,这就促使我们对以往的工器具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创新,而每一次的创新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在磨合中完善进步,其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有着较高的风险,一旦出现疏忽将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要重视起安全防护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做好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提升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输电线路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朋.浅析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技术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5):115,117.
[2]毛航银,马振宇.地县一体化提升配电网带电作业管理水平[J].企业管理,2016(S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