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 孙静
[导读]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优化管理策略。鉴于此,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经济效益。在道路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加强对施工所需材料与施工过程的管控,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
1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特点
         (1)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和损害的现象,使得使用的质量不断降低。
         (2)当下经济发展的速度十分快,也就导致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而市政道路上的各种运输车辆的数量和流通频率都大大增加,使得道路处于着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使得道路的损害程度进一步增强。
         (3)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许多城市的市政道路已经出现了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改变,之前进行的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也无法满足当下实际城市发展中的工作规模和需求。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2.1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施工技术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路基质量将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稳定性,需要在严格的施工标准之下进行相应的工作,否则将会产生路基下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进行路基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管道和管道铺设的问题,施工技术不仅仅对于市政道路的施工产生影响,也有可能对于其他市政工程产生质量方面的影响,降低了整体施工的水平,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尤其是在管道等关键性的施工方面进行控制。另外,路基施工的压实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压实的密度不达标或者压实土壤中的水分过多,都会导致路基质量方面的问题,无法对于整体的路基质量进行保证。
         2.2路面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水泥斜交沥青平面具有热、软、冷、脆等特点,因此在沥青路面上存在以下质量问题:(1)路面的平坦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出现波形。因为沥青分布不均匀,会形成油垄。如果车辆在路面上继续行驶,则会影响路面的平坦度;路面的质量也会出现问题,路面的表面层的厚度不合格,或表层和基础胶不合格,很容易有一个背包;(2)凹陷,当地基层强度不合格,在那之后,施工缝是不正确的。沥青路面施工缝,由于压实度不足,将导致台阶裂缝、松散现象;两面层颗粒材料组合不合格,沥青用量不规范,车道上积存有油,路面粗糙度不合格,路面的防滑性不好;(3)路面上咬边的质量成为问题。由于沥青路面的边缘缺陷,沥青路面的边缘呈不均匀的形状,相应地减少了路面的宽度。
3优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3.1提升人员素质
         为了保证城市道路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与素质提升的工作,也需要针对于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专业培训的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在工程开始之前就进行专业培训工作的部署,从而做好准备工作,还需要从施工设计人员和施工主管等进行沟通与分析的工作,从源头上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施工方的管理人员就需要与工人进行交流的工作,保证在正式的施工过程中减少失误。

在技术培训管理的方面,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施工团队的专业能力明显不足,需要进行技术学习和法律培训的工作,了解好施工的流程和技术使用规范的要求,经过严格的培训在进行上岗工作。除了专业化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之外,还需要加强考核制度和激励绩效考核工作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也增强施工质量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进行典型安全事故的分析,也需要进行规范性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3.2路基测量的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在测量各项路基参数时必须对图纸的内容有详细了解,在测量路基施工的重要桩点和部位时首先必须要将其固定好,避免在测量的过程中桩点或重要部位发生位移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正常施工。在复测中线的时候应该增设临时加桩地面和临时水准基点的标高。在测量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几何尺寸、构造物定位和施工路基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分以下三方面进行测量:首先,审查图纸。作为路基工程的重要依据和基本蓝图,图纸的内容必须要仔细检查,包括水文条件、地理条件以及道路的长度和走向等,准确计算施工材料的需求量。其次,勘察现场。开始路基施工之前必须要实地勘察施工现场,勘察内容包括水源、地质、环境、用电、气候、交通等施工条件和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编制组织设计。在路基施工中组织设计师指导性文件,它全面的组织安排了整体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该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编制之前应该仔细收集所需材料,同时结合材料人员和设备情况、施工难以程度以及工期要求等进行合理编制。
         3.3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路面施工中,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式。在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①要严格依据设计规范进行材料的配比,沥青材料具备较高的粘稠度,并对拌合质量加以有效控制。②要做好对摊铺过程的质量控制,将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摊铺过程中应保持匀速和连续作业,尽量避免中途停止。摊铺过程应以由内到外、由两侧到中间的方式进行,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对于超高路段及坡道,应从低处到高处碾压。碾压速度在通常要保持在1.5-2.5km/h。同时在摊铺过程中及摊铺结束后,都需要做好对温度的控制工作,及时监测温度变化情况。对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需要在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的情况下才能够开放交通。
         3.4对施工单位工程资料进行审核验收
         施工技术文件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遵循的基本文件,也是监理单位需要对其审核的重要文件,若文件本身存在问题或不合理,则现场施工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如很多施工问题是施工方案不合理引起的,或因施工工艺选择不合适技术交底不到位等,会影响城市道路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监督和质量管理中,对相关文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应该重点审查,确保其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规范标准,在审核未通过的情况下,现场不得进行野蛮施工,待重新修改审核通过后,确保符合规范的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才可以继续施工。
结束语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路基施工是基础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要求路基施工和设计。为了有效确保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路基施工的质量。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和环境选择对应的措施控制路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小平.论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居舍,2019(09):158.
[2]涂生平.论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智能城市,2019,5(05):93-94.
[3]李辉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河南建材,2019(01):244-245.
[4]姚东.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9(01):51.
[5]周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究[J].河南建材,2018(06):278-279.
[6]张明海.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分析[J].河南建材,2018(06):416-419.
[7]黄成国.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