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设备和系统共同配合,所以对变电系统的日常维护的要求很高,工作量非常复杂繁重,稍有疏忽系统就会出现故障,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并且使操作人员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变电运行的安全管控和系统监督必须加强改善。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维护措施
引言
由于我国电力工程起步较晚,相关的电力系统发展还不够健全,相应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以及设备日常维护还存在缺陷,严重影响了当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如何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当下火热的话题。文章就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地探讨了关于提升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安全稳定性的方式与途径。
1变电运行安全存在的隐患
1.1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目前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安全管理的制度还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当前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首先,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的对象是电力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重点在于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但就实际结果来看,还是存在一些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上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缺失;其次,当前电力系统的实际养护与维修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的操作问题,导致相关电力设备的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反映了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全面;最后,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中,人们往往重视单一工作的重复,而忽视了眼前的问题,导致很多实际安全隐患被忽视,从而导致危险的事故发生。
1.2设备安装风险
这可以说是输变电设备运行当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其包括有:第一,工艺差距。在变电施工当中,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不足的情况,如二次电缆没有进行屏蔽接地处理、二次接地不牢固等。对于35kV电缆头制作时,存在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工作的情况,工艺水平较差,则会使相关设备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即出现放电等缺陷问题。在线路施工中,也可能存在防震锤、虚连接等问题,进而导致问题的发生;第二,衔接不到位。在部分电站当中,因受到地理位置限制,则存在使用大土方量垫层的情况。设计人员方面根据定型图集开展工作,而施工人员则根据设计施工,并因此导致相关问题的发生。电站隔离开关操作柱下沉影响到操作灵活性等。同时,部分线路以施工交底、勘测设计间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且线路在施工时,附近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如施工单位没有同设计单位及时衔接,则将因此对实际施工活动的进行带来较大难度。
1.3人员问题
电气企业的职员大部分都是以前采用的员工,21世纪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电力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操作人员的技能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目前的技术需求,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对待事情不严谨,供电设备和仪器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检修维护或者设备使用不当,甚至在工作期间利用职权弄虚作假,安全意识严重缺乏,而且还存在侥幸心理,同时没有严厉的管理条例和相应的处罚政策,给管理人员的工作增加阻碍,如果有事故发生,部分人员会互相推卸责任,使变电运行安全出现了极大的漏洞,系统执行效率大幅降低。操作人员是变电系统运行的前线战士,需要经常触碰电力设备,在该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操作不慎或者不规范,也可能长时间工作引起的身体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安全事故。
与此同时,由于操作人员没有充足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对变电系统维护中具有风险系数高的环节不清楚,也同样会增加安全意外的发生概率。
2对变电运行进行安全管理
2.1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为了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力度,保障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电力项目安全有效的运行,需要人们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结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要求以及运行、维护过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对变电运行制定相对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管理方案、方法、内容,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到人。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完善每种制度相对应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同时,需对安全管理制度保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种管理处理机制,以应对在不同情况下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使之能及时对变电站特殊运行情况时进行调整、补充、控制。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完善相应的检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保卫制度等,从多方面进行制度措施的加强、完善和落实。
2.2运行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输变电设备的高质量、稳定运行,做好日常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也十分关键。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做好日常巡视。作为线路运维单位以及变电单位,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根据变电站分布、输电线路分布情况对科学的巡视计划进行制定,将具体维护任务、检查任务落实到个人,做好岗位责任制的履行;第二,加强设备管理。要做好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做好线路通道清理、设备接点测温以及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相关工作;第三,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包括有化学监督、绝缘监督、自动装置监督以及继电保护监督等,对不同专业反事故措施做好落实,提升断路器、输电线路、主变压器相关设备的绝缘水平,避免发生污闪以及过电压等问题。同时,需要充分结合试验规程规定要求做好保护定检以及预试相关工作,以及超声局放检测、应用状态检测等,积极做好设备状态检测,保证在设备发生异常、存在缺陷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第四,隐患排查治理。在具体工作当中,要充分结合气候以及季节特点,对不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密切监控,积极做好变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断路器、主变压器、隔离开关的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做好安全隐患的梳理排查。对于电网运行当中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积极做好监管措施的落实,保证线路设备始终能够运行在健康状态下,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3强化操作员专业技能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是变电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电能输送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除了专业要求,在变电运行管理方面,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综合素质,都需要通过工作者自己主动学习来进行提高,单位开展的一些操作培训作为辅助。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对变电站的管理制定变电运行管理条例并认真贯彻实施,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对变电流程进行认真学习,了解各个变电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具体作用,并能够对出现的故障有清晰的判断,为排除故障提供帮助,有效缩短故障时间,让变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同时,还需要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持续的变电运行会对设备造成损耗,因而会出现故障。变电站管理人员也需要对故障进行归纳总结,将排除故障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记录,以便更好地将经验进行传递;树立安全管理意识,以规章制度作为工作标准;还要将设备做好检查、维护和保养,有效促进设备工作稳定。
参考文献
[1]张东.电气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104.
[2]王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分析[J].湖北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