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市政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面貌,也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视。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则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因素,需要找到施工技术的通病,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改进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属于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数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标准随之提高,因此施工阶段易于发生通病,这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针对于此,市政工程方面需要明确施工技术通病,然后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而保证施工的进度、施工的质量、施工的安全,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
1.1测量数据误差问题
对于所有工程来说,数据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对于数据的测量尤为重要,准确的数据为后期的工程提供建设基础。如果出现错误就会引起严重且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部分市政工程企业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测量仪器,为工程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工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在数据测量时内容特别多,然后导致工作人员出现数据混乱和数据不准确。例如:市政道路长度和宽度、市政管道工程数据、市政地下工程等复杂数据和市政桥梁数据等。这些庞大的数据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任何数据失误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问题。数据的不准确性会给工程带来许多不稳定性,给工作留下安全隐患,让工程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从而使工程质量降低,无法很好地为社会发展助力。
1.2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为了全面保证城市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好地实现项目的投资目标和工期目标,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沥青等材料质量问题的施工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大面积的下沉现象,管道质量问题,尤其易发生龟裂,局部发生积水现象,进而管路界面裂开、泄漏。
1.3机械设备通病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需要关注机械设备情况。因此,施工的过程需要合理应用机械设备,如:压路机、摊铺机、起重机、测量仪等。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影响较大,严重条件下还会引发交通事故。道路施工时,部分坡度较陡,因此不建议采用大型压炉设备,这时通过适宜的小型压路机处理,无法保证压实的质量、效果,并且与大型压路机进行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道路施工中应用,随着时间的变化车辆碾压易于受到自重因素所影响,发生沉降的现象。如果发生路面开裂现象、下沉现象,因小型压路机质量较轻,故此需要合理选择吨位适宜的压路机。
1.4人员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参与人员较多,岗位分工各不相同,针对施工质量的缺陷问题,需要重点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等岗位人员的管理。部分项目施工过程,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施工过程工艺的运用不规范,施工流程不合理,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存在各类质量缺陷。同时,对于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导致人员施工过程常常存在安全风险,不但对自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对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对此,为控制工程质量问题,还需从人员管理方面入手,落实质量管理、安全等培训工作,降低工程产生质量缺陷的概率。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通病的改进措施
2.1避免测量数据出现误差问题
测量数据施工人员在测量数据时应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如地形造成的的数据误差、气温导致的误差出现以及周围自然环境对数据的影响。在应对这些不良因素时,首先,测量技术人员要在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下,制定完善的测量方案,选择出最佳适宜方案。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对技术的掌握程度,选择工作能力优秀、责任感强的测量技术人员,防止因技术不足出现测量误差及罢工等情况。最后,在施工时,要确保测量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使用最为先进的测量技术以防止测量数据出现误差。
2.2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水平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进入前必须严格、全面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模型能充分满足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原材料发货之前,需要一份完整的质量检验合格报告。此外,还必须检查材料的外观,以确定其是否损坏。此外,此项目的检查专业人员检查物料和法规遵从性报告是否一致。严格检查物料数量,如有问题及时向项目指挥部报告情况,有效防止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
2.3机械设备的完善方法
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较多类型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压路机,以及摊铺机等。不同的机械设备的应用,均需结合市政工程具体状况选择,选择机械设备时应考虑到机械设备的性能、型号、操作要求等因素,然后采用可满足具体标准的机械设备。模板、脚手架使用时,遵循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加以合理的设计,以便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质量。此外,定期需要引进国内、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以便保证市政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防止发生再次搬运的现象。
2.4规范人员管理
市政项目施工过程,涉及到的人员为施工、材料、安全、预算、质检、材料等岗位,在管理过程需要结合相应岗位落实人员的管理工作,重点强化其质量意识。同时,对人员的资质需要严格要求。如:电工、塔吊驾驶员、升降机操作工、提升机操作工、架子工等均属于特种作业,需要人员持证上岗。为保证所有岗位人员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在现场管理环节需要定期对相关人员展开培训,使其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展开对应工种施工。同时,为其培训最新技术、工艺等使用方法,保证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防止工程产生各类质量缺陷。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也是关键一环,需要从管理层面上强化人员安全意识。结合施工环节产生的风险因素制定救援预案,精准识别施工环节安全隐患。在市政项目现场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落实施工技术、劳保计划等制定,为工程质量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时,严格贯彻管理制度。监督各个岗位操作人员按照要求施工,做好机械调配、管理等工作,明确重点施工流程存在的危险因素,保证安全装备、设施、技术等可发挥作用。及时对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展开安全培训,明确施工过程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奖惩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保证现场安全,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对市政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和了解后,指出不足之处,又提出解决方案,对市政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同时也能认识到我国建筑行业的不足之处,对于建筑工程,应当在环保节能的理念上进行设计、建设,保证节能减排的成效,减少能源的消耗,不断推动新理念的传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刘耀永.分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253.
[2]赵玥.市政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1980.
[3]韩志鹏.市政工程施工中绿色信息施工技术的运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7(11):203.
[4]齐晨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8(1):00087-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