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孙迪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 孙迪
[导读] 因混凝土具有使用方便、可塑性强且具有高强耐久性等特点,
        摘要:因混凝土具有使用方便、可塑性强且具有高强耐久性等特点,所以在建筑工程中会使用到大量混凝土。这项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工程质量,因此不仅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还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完善,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1.1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因为混凝土工程施工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所以为了充分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就必须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且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流程来进行施工,同时施工完成以后还要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工种要做到通力协作,对施工中各项标准进行严格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2建筑工程产品的整体性
        因为建筑工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充分对工程的整体性进行科学的把控,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仔细认真的排查,全面认真的对每个施工细节进行考虑。此外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从而充分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2.1温度
        混凝土完成相关的浇筑工作之后会进行凝固和散热,由于水化反应,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会释放大量热量,相关温度的散发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有关的散热问题,内外相关的温度差会直接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所以在当前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工人对于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但是在目前的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操作问题的出现,导致混凝土结构的降温受到影响,这些问题产生较为严重的温度差问题,混凝土温差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裂缝问题的整体出现,因此对于建筑施工来说,需要整体考虑外界的环境因素和相关的裂缝问题,保证其能够得到全面综合的效果提升。
        2.2混凝土的自缩与凝固
        对于混凝土凝固过程来说,伴随水分蒸发和放热的现象。因此对于混凝土来说,其自身会出现有关的收缩问题。而对于大规格的混凝土建筑结构来说,在完成相关的浇筑工作之后,会全面的释放大量的热量和水蒸汽。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外部情况出现质量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产生较大的负压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由此产生龟裂。如果当前的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会直接导致建筑物结构承载力、使用安全性、结构耐久性及抗渗性受到影响。所以对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来说,需要做好整体的养护工作,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保证整体建设效果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3房屋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
        3.1控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想要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保障房屋的全面安全,就应该及时把握混凝土施工要点,切实保证施工水平以及施工质量相统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握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保证合理科学的配合比,才能够以更加严格的规定来保障房屋建筑的强度以及整体的稳固质量。若配合比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混凝土整体的性能,也会容易给房屋建筑过程中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科学调配,严格进行配合比试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安全。
        3.2在运输环节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在混凝土运输时,要保证混凝土的运输温度,不同的运输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冬季要注意保温;在运输过程中要遵循交通规则及罐车操作规程,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防止混凝土离析、漏浆情况发生,在运输过程中及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3.3模板施工
        首先就是在模板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熟悉,编制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对施工部位熟悉基础之上来制作模板,从而更好的保障模板的质量。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也要充分保障模板之间的拼接严密性,由此才能避免出现漏浆的问题,而且还要注意对模板进行有效的支撑保证其刚度,避免出现变形问题。其次就是还要做好模板的拆卸工作,拆卸不当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经常会出现模板拆卸导致混凝土局部磕碰或者损伤,同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在其自重作用下产生裂缝。
        3.4混凝土现场施工
        实际施工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施工顺序进行,混凝土运输送、浇筑、振捣、养护,制定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浇筑过程中禁止现场工作人员私自加水,如果混凝土质量与实际使用要求不符,施工人员应将其退回搅拌站。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分层浇筑厚度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
        为了增加施工的便利性,混凝土输送泵最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放置在场地中间。施工时要控制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的相隔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冬季施工时应采用对水采取加热等措施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过低过高最终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改善骨料的级配,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此外,在实际施工时,还可以冷却水或骨料,尽可能地设置散热途径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施工时应充分振捣使其均匀,不应过振、漏振、欠振,施工过程中应分别进行三次振捣,在混凝土的坡脚第一次振捣,在坡中间进行第二次振捣,在坡顶第三次振捣,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坡面被充分地混合均匀,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注意观察现场混凝土施工情况,例如坍落度,泌水量等性能指标,若出现问题要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施工之前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对每层浇筑厚度和振捣点的安排做好详细的布置,振捣要到位,以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3.5控制混凝土裂缝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通病,因为裂缝产生的影响会非常的严重,其会使钢筋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对整个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而且混凝土裂缝还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裹握力。因此面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时,技术人员就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而且要对原材料的质量和参配进行严格控制,此外就是周围的环境,例如温度和外加剂等问题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所以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房屋建筑工程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3.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提高混凝土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养护工作可以避免混凝土内部和外界环境产生温差,减少温差带来的温度应力从而消除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使其强度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温保湿,控制好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要求。
        结束语: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混凝土技术已然成为建筑工程团队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在实际应用混凝土开展建筑任务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与相关人员应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明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建筑要求、结构特点,根据建筑特点选定原材料、科学配比、浇筑混凝土,做好以上措施,才能使混凝土真正成为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参考文献:
        [1]夏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门窗,2016(02):74-75.
        [2]叶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08):104-105.
        [3]陈建忠.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6(33):11-12.
        [4]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228.
        [5]张开勇.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山西建筑,2019,45(06):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