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现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于尧
[导读] 众多事实证明,步入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各阶段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摘要:众多事实证明,步入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各阶段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显示在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则是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而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则是教师对素质教育理念实践的当之无愧的重要基石。因此,教师都应当重视有效教学的实现。本文从丰富课堂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灵活运用教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实践教学;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三个方面对高中信技术有效教学的实现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广为应用的当下社会,各行业对新一代人才的信息素养需求不断提升。高中阶段的学生作为即将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实现信息课堂上新知识的有效学习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务必重视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并借助实际的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信息知识学习的正确高效引导,在助力自身教学经验积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持续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丰富课堂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基础差距较大,个体差异明显,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教师对有效教学实现的信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兴趣是其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有效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教师可以从丰富课堂资料容量,以及展示资料的形式方面入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以推动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现。
        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价值的判断”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为学生丰富了课堂上的参考资料。如在引入新课知识阶段,教师为学生介绍了葛优代言亿霖木业广告陷入传销诈骗陷阱,刘嘉玲代言的sk-ⅱ广告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含有违禁物质两则故事,以此“广告的价值”引出“信息的价值”主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接受的场景。如在观看视频时会看到广告,在进行新闻观看时也会看到弹出的信息。此外,教师还通过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为学生展示了相应的场景画面。这些学生们有意或者无意看到的信息的情景举例,吸引了学生的思考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在互相交流过程中,对信息价值的判断与否以及信息价值判断的方法投入了相当的重视。学生的主动思索、交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推动了学生以更高的效率总结和归纳了判断信息价值得方法,助力教师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灵活运用教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不少教师不断尝试运用有效教法乃至高效教法。但是,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应流于形式,而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一种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主线,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上人际交流、互相帮助、互助竞争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继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作品的制作”一课时,就注重了结合学生的普遍特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如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教师制作的宣传信息的作品,学生通过观看,以及教师对信息展示作品中设计技术的介绍,对课知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划分了小组,并发布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并鼓励小组之间竞争学习速度。学生对新课知识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同时通过有效的组员之间互助合作,对本课知识进行了高效的学习。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灵活组合应用,让学生进行了有效、高质的新课知识学习,保证了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目标实现。
        三、注重实践教学;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强,学生在整个课程时间的知识学习过程中,都应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来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这也是教师有效教学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步步引导,而在自我意识产生的基础上主动实践操作,来巩固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助力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新课知识教学以及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程中,就通过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来来扭转学生不甚重视信息技术的意识,同时牢固记忆操作步骤,实现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此外,教师还在课堂教学的末尾,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身的其它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反复实践促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得到了巩固,实现了真正的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始终认清有效教学的实现对于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以及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普遍特点,丰富学生对于新知识理解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同时结合鼓励学生实践操作学习新知的方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如香.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福建电脑,2019,35(01):166-167.
        [2]杨洪梅.如何做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黑河教育,2017(07):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