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技术活动包括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做好技术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 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对工程进行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的准备阶段,管理工作能够控制原料的来源,保证原料的质量。在工程的进行阶段,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完成对工程的整体把握,使工程合理有序地进行,在施工的结束阶段,管理能够保证施工的验证,使其质量满足要求。对工程全方位的管理,能够从各个方面控制工程资金的动向,既不浪费任何一笔资金,又能使资金都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实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完善施工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都会有相应图纸和工程预测,但由于施工水平的差异,施工结果往往会有些偏差。利用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技术管理,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和标准规范实施,会大大提升施工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施工效果。
1.3 施工质量
系统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效果,将科学的方法技术适用到实际施工操作中,科学规划施工质量检测流程,有利于施工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的避免施工不达标的问题,顺利推进施工进程。同时合理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措施,对工程后期建设、保障工程效率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2.1 对施工图纸重视力度不够
在工程实施前期,需要为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能对施工图纸进行有效审核和合理分析,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施工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这种准备工作下,不仅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使企业获得更高效益。但是,在另一种程度上,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仅仅重视施工建设进度,没有对施工图纸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以及审核等工作,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导致其问题产生的要素为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措施等,如果没有对这些要素严格管理,都会影响实际的工程施工进度,甚至还会带来较大的施工质量问题。
2.2 监督管理不合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多存在轻视监督管理,重视施工建设的现象。工程施工中,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未按照相关规范正确施工,仅将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宣传语。即便实际施工中进行了相关监管,也只是单纯的走形式,未按照规范施工。长此以往,施工人员就会出现工作不负责,不按照施工操作施工的现象,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降低施工质量。另外,因施工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质差,再加上管理人员未监管,造成工程返工,增加施工成本。
3 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材料准备
水泥:应该根据工程的强度要求以及不同型号的水泥性能来选择,保证其强度不低于设计的规范,对于有特殊承重要求的部位应该在选用之前进行测试,结合报告进行选择。
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骨料的优劣对混凝土最终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在对粗骨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对其质地、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级配、最大粒径等参数进行重点的检查。而选择细骨料时,应该重点检查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尤其是要对有害物质含量和含泥量进行检查。
水:应该尽量采用可饮用的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拌合之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应该避免采用工业废水、酸性程度较高的水、生活污水来进行拌合。
外加剂:应该保证外加剂的生产厂家的资格,且要出具对于外加剂的性能检测报告。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试验以保证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施工中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并且延长拌合的时间,以保证拌合的均匀。
3.2 图纸的会审
图纸会审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其作用是改进设计、完善项目的建设、充分挖掘潜力,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顺利进行施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图纸的会审前,首先必须进行图纸的自审。等图纸的会审结束后,必须由施工单位整理会议的纪要,并且由施工、设计、建设单位、监理等单位签章,形成图纸的会审纪录。同时,图纸的会审纪录也是是指导现场施工及工程决算的一项重要依据。
3.3 施工进度的合理计划
1)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以及总的流水线来安排最佳的进度。
2)在进展线上,应该看到每根线所体现出的控制性的进展、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有效搭接、流水方向,同时,也要体现出要完成这一工程中某一重要工序应该采取的某一项施工工艺的详细措施方案。
3)合理编制短期(月、句)的实施性作业计划用以调整、平衡施工整体进度。
3.4 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1)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也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2)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
3)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是否齐备,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是衡量企业和项目经理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是质检部门评定质量的依据。因此,对于施工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十分必要。
4)施工成本、进度管理。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多按照提前设定的进度目标施工。并且,密切关注施工设备、施工能力等,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调整后续工序。另外,为不影响工程目标,应协调各分包工程的施工,在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满足需求时,合理管控施工技术,减少施工成本。
3.5 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合理检验与评定,就是指借助于某种手段和方法,测定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征和特性。然后把测得的结果及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对产品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凡是合乎标准规定条件的称为建筑,检查以后予以通过;凡是不合乎标准规定的,检查后予以加固或补强;合乎优良标准的,评为优良品,因此质量检查包括四项具体工作,第一度量,即借助于计算手段进行测量与测试;第二比较,即把度量结构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第三判断,即根据对比的结果,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第四处理,即决定被检查的工程是否可以验收,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是否要采取补救措施。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不断的优化技术管理不但能有效的加快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保障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建筑技术和建筑质量的提高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地区的建筑特点也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只有不断的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才能在根本上保障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在根本上提高行业竞争力,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军.浅析浅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6(6):76-77.
[2]王书梅.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实施途径[J].质量探索,201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