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总承包单位会将部分工程或部分劳务分包给分包商,充分发挥各个分包单位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而在风险管理理论中,分包是风险对策中风险转移的一种方法,但在使用工程分包转移风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引发新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对工程分包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分包;风险管理;防控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在进行对外分包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会给总承包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对外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分包时,应该时刻警惕这些风险因素,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风险因素,总承包公司也应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风险
1.1分包商的资质问题
在进行分包时,总承包的单位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分包商,需要严格把控分包单位的资质,查看其是否具有承建该工程的资质。目前,我国违法转包和分包、挂靠资质等违法行为普遍存在,进而导致不合理的招投标行为,最终导致无效合同。在进行具体操作时,由于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资质审查程序不规范,资格审查不彻底,导致了部分工程项目分给不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甚至是没有经营执照的散乱群体,这就导致总包单位与分包商之间签订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就为分包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隐患,从而使总包单位面临风险。
1.2合同风险
在建筑工程的正式施工之前,甲乙双方需要签订合同,合同草拟过程双方都会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发展情况的决定,并将这些要求以及规定写入合同中,当合同完成签订后,意味着工程的正式开始。但是当合同中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缺陷时,会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对某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工程项目无法进一步施工,为了消除这种风险,企业中的财务系统、管理系统、施工系统都需要对合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探究,在保证合同能够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发展形势的情况下才可正式签订。但是在当前的一些企业中,存在对合同的探究力度不足现象,企业中的管理层在对合同了解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签订,或者合同研究过程中参与的部门数量过少,无法及时有效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合同风险。
1.3安全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分包时常常存在安全管理主体上的不重视,有的总包单位认为安全是分包单位的事,往往出现以包代管的现象。而有些分包单位认为反正自己是分包,在安全管理上投入不到位、措施不给力。有些总分包工程,在合同中也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在实施时,重形式轻落实,往往导致安全管理真空区,有的还造成重大或特大事故。
1.4劳务分包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的风险
施工企业在劳务分包进场后,由于管理粗放,缺乏过程控制,技术交底流于形式,对劳务分包的监管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如:劳务分包再分包风险、劳务分包缺乏科学合理配置现场作业面的风险、劳务分包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劳务分包的变更,签证、结算风险。
1.5其他风险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各类其余风险,常见的为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承包商的水平风险等。其中引发后果最为严重的财务风险和承包商水平不足风险,财务风险的常见引发因素为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科学性过低,以及同时企业的财务制度存在隐患,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资金运行过程造成强烈影响。对于后者,当承包商的素质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时,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安全隐患,导致工程项目不能按照相关要求完工,最终形成管理风险。
2.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风险的防控策略
2.1审查分包资质,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
分包单位的资质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都是由分包单位来具体实施的,分包单位的资质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而且对风险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包单位时,要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此外,为了保证招投标的合理性,要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会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分包商、建筑设备供应商、监管主体等。在这复杂的关系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因此,在分包商选择中应将良好的信用、财务、合作关系等作为评价指标。在选择过程中,应综合这些指标,多层次考察,预选出满足要求的分包商。
2.2加强合同管理
在草拟的合同中,自然会提及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包括成本信息、收益信息、质量信息、工期信息等多方面内容,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合同双方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和调查,由各相关部门和系统对信息进行审核,即多个相关的专业部门联合会审,尤其是对于造价信息、付款信息、质量信息和工期信息,需要探究这些要求的契合性,只有在能够全面保证科学性以及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才可签订。
2.3落实安全管理
除了在总分包合同中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还要强调双方的责任和职责。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进一步强化各自的安全意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总包单位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同时积极配合、协调分包单位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分包单位要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教育、资格准入等多渠道把控安全生产,同时也要通过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分解企业的安全风险。
2.4劳务分包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劳务分包再分包风险防范措施
严把劳务分包队伍进入门槛,选择有相应资质和实力的劳务分包企业,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不得再转包工程;明确相应违约责任。
(2)劳务分包缺乏科学合理配置现场作业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相关管理人员要督促劳务分包单位合理划分施工标段和内容,各施工班组间工作要难易结合,避免差别化对待。
(3)劳务分包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开工前,要求劳务分包单位实行实名制管理,对劳务人员实行备案制,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4)劳务分包的变更、签证、结算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变更、签证施工单位与劳务分包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变更、签证、要做到先办理变更、签证手续再施工,并由商务收集保管资料,为将来的工程项目结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获得预期的效益。
2.5健全管理机制
分包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强调以明确的权责分配和工作制度,实现管理风险的应对和预防。可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现场管理、项目管理和工程总负责人三级制度,现场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现场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材料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要求每日生成工作日志,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对管理工作的建议。项目管理负责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记录进行汇总,总结经验,对一般性管理问题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不能处理的重大管理问题则继续上报,由工程总负责人酌情分析处理办法。在层次化的管理机制下,所有管理工作的权限和责任是明确、清晰的,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也能够在问题出现后进行追责,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结语
总之,总包单位是否成功地进行分包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利益。如何更好地做好分包工作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包施工的优势,最大能力地规避分包施工中的风险,是未来建设市场竞争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徐晓波.建筑企业工程分包风险管理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
[2] 胡青云,杨飞,谷莎莎,瞿威.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