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293019900218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如何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求是建筑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完善。因此,探讨和研究建筑设计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由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当代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单元,土木结构设计的质量关乎工程整体寿命。当结构设计存在瑕疵时,其将对后续的实际使用造成难以预计的影响。因此,当代土木建筑工程大都对结构设计保持着十分严谨的态度。在本文当中,笔者主要就当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1建筑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
1.1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思想极端
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一些设计人员思想极端,主要体现为"过于开放的思想"和"过于保守的思想"。举个例子,在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过分注重楼体的稳定性,设定过多的剪力墙,并且剪力墙的厚度指数过高;这种过于保守的楼体结构设计使整个楼体刚度过大、侧移值达不到规定要求,不仅在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建造成本,还导致该高层住宅的抗震能力减弱,不利于楼体质量的保证。再比如:一些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作品中大量融入现代元素,"铜钱楼"、"斜塔楼"、"梯型楼"等层出不穷,这种过于开放的设计思想并没有真正结合建筑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很多仅仅是设计人员的"灵光一现"和对国外异形建筑的高度模仿,过于追求新颖的楼体外形和自我表现,忽视了建筑的实用性、稳定性、协调性和整体性,不仅给建筑工程徒增成本,还为后期施工和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1.2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专业技能较低、知识结构单一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有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其知识结构也较为单一,导致设计图纸出现很多问题,给后期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比如:一些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专业技能不扎实,使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互相矛盾;或是对制图比例与现场规模不清晰,导致图纸尺寸与实际场地情况不符;或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细节的掌控力度不足,出现漏项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拖慢了整体工程进度,更让工程建设单位对设计单位失去基本信任,给后续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除此之外,很多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的学习仅限于大学期间的专业课和书本知识,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这些设计人员对于知识的补充也仅仅针对"建筑设计",没有对建筑工程的其他工作环节进行了解,不能够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其他建筑因素。比如:设计人员没有了解过造价,就无法将建筑设计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容易增加建设成本;没有了解过新能源理念,就不能够在设计时更考的考虑节能因素;没有了解过各国文化,与无法将当地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长此以往,单一的知识结构会降低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准,影响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1.3建筑工程各设计分管部门缺乏沟通
很多设计单位接收到建筑设计的任务时,仅仅将设计任务分解分配到各分管部门中,忽视了建筑工程各部分设计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导致后期施工时产生"给排水管网与楼体结构不适应"、"煤气管道走线失误"及"桩基与实际结构不吻合"等情况出现。举个例子,设计单位接到一栋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任务,直接将桩基部分、土建结构部分、建筑内部功能部分、给排水部分及配电部分等分派到各个部门,各部门独立完成所负责的部分,完成后上交到总工设计部门,由专门的负责人员整理并交给建设单位。
这时各部门之间没有具体的联系,仅仅是在后期施工中发生问题时两个部分负责人再单独进行修改,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施工困难,拖慢了工程进度,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不能按时交付,直接影响力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从设计观念入手,时刻保证结构设计的整体性
土木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片面管理、可靠度的偏重管理、耐久性的部分管理都反映出了土木结构设计过程中整体观念的缺失,由于这一疏忽而加剧的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为此,在土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时刻将整体性置于首要位置,力求细致分析所有的工程细节,从而避免"蝴蝶效应"的出现。此外,在土木工程当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相对有限,过于复杂的结构设计图纸并不利于这类人群理解参照,由于读图出入而导致的施工问题时有发生。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工程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参照施工方的执行力进行设计。简言之,设计人员应保证施工方案高度可行。为此,设计方应尽量将设计图纸简化,从而有效避免因读图错误而引发的施工问题。在结构设计完结后,设计人员应再三严加审核,力求在在图纸未出台阶段就确保图纸的精确性。
2.2增强实践训练与培训,提升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与技能
要想提升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可以分别从加强实践训练和参与专业理论知识培训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设计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对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熟练掌握设计技巧与细节处理,保证将已有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收为己用。然后要注重增强建筑设计的实践训练,设计人员要勇于走出设计室,深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在现场中对其设计工艺、理念及参数等不断做出推敲,思考"该设计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做出补救及规避"等问题,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方式提升自身对建筑设计的技能的感知与运用,增强自身对设计技巧、施工工艺及工作流程的综合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应时刻注意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各种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建筑设计知识,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设计理念,丰富自身设计理论体系,从而创作出更具层次感的建筑设计作品。
2.3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程序
首先,要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当地设计变更管理相关规范,并认真履行设计变更程序。一方面,不受理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的变更。另一方面,针对未上交设计变更申请表的变更请求不进行现场办公;其次,对于没有申请变更而私自执行变更内容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尤其避免先变更后提出申请行为的发生。针对重复申报、弄虚作假的变更行为,增加惩罚力度;最后,针对依据程序上报的变更,技术部门需对费用、工程量等内容进行审核,而后由计划部门进行再次地审核。没有问题后相关领导才能签发,如此才能确保变更的合理与科学性。总之,设计变更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工期,而且会给工程的预算开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严格履行设计变更程序,确保设计变更工作的规范性,为施工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设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在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影响因素予以充分考虑,这是工程设计质量的根本保证措施。
参考文献
[1]田茂均.论建筑工程设计变更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6):56.
[2]张鹏,张卓,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2):4-4.
[3]谷军峰,范聚德.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4(42):36~37.
[4]骆欣莹.建筑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