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132219920411XXXX
摘要: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建筑施工项目数量逐年上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建筑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1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飞速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建设的建筑工程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耗资巨大、规模庞大的长远工程,因此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体的施工进度会受到严重的拖延,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建筑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往往会进行返工,不仅对建筑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形象,威胁建筑工程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因此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如果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建筑工程各个结构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很容易在外力的不断影响下出现问题,严重损害建筑工程内部人员的安全。建筑工程在建成后无论是充当工业建筑还是充当民用住宅,都是有着大量人员工作、居住的,因此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内部人员的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对建筑工程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我国人民对建筑工程的需求,让建筑工程成为一项长远的工程,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不断更新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不断改进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的关键技术
2.1混凝土的制备
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例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因此,首先应对水泥的规格以及水泥的性能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水泥的强度符合工程的标准要求。应避免采用含有氯盐的水泥。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适当添加相应的外加剂。除水泥之外,还应注重把控粗细骨料的质量,要确保粗骨料的粒径小于构件整体厚度的0.75倍。因此,粗骨料的粒径通常都应小于4cm。最后,混凝土的拌制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也需注重把控水的质量。
2.2混凝土的配比
在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应通过配比实验来实现最佳配比。完成配比之后,要注重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建筑工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才能投入使用。
2.3混凝土的搅拌
要结合混凝土的性质合理选择搅拌机械。例如,在塑性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选择自落式搅拌机械;如果需要搅拌干硬性混凝土时,则应选择强制式搅拌机械。不同搅拌机械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合理选择搅拌机械才能保障混凝土搅拌的质量。
2.4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过程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重对混凝土运输过程的管理。要确保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离析现象。应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因此,应在建筑工程附近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缩减混凝土的运输距离。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3.1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1)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现分层和离析。混凝土从料斗、漏斗卸料的高度,要在2m以下。竖向混凝土结构拌合物浇筑高度要小于3m,还可以使用串筒、溜管等下料浇筑方法。2)在竖向结构混凝土进行浇筑前,要在底部填充50~100mm混凝土水泥砂浆。要根据浇筑高度对混凝土水灰比及坍落度进行提升,还要做好调整。3)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全过程,要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变形、移动,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要做好相应调整,修好后,才能进行浇筑。4)在对柱子和墙体相连接的梁和板进行浇筑的时候,浇筑完柱子和墙壁以后,要间隔1小时,再进行浇筑,避免混凝土下沉,防止出现裂缝。5)要同时对梁和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梁的高度超过1m,可以单独进行浇筑。
3.2混凝土振捣需要的关键技术
1)运用插入式振捣的时候,普遍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要小于振捣半径1.5倍;轻骨料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要小于振捣半径;振捣器和模板之间距离,不能超过振捣半径0.5倍,不能和钢筋、模板进行碰撞;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深度要超过50mm。2)运用表面振捣器的时候,移动间距要使振动器覆盖已经振捣部位的边缘。3)运用附着式振捣器,间距要根据试验做好设定,并连接模板。4)对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可以使用加压振动方式。5)振捣过程中,要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观察,确定没有变形,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确保浇筑构件质量,符合相应设计要求。6)振捣器作业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混凝土不下沉,并对振动作业时间进行控制,避免超出振动需要的时间,破坏混凝土均匀性,使混凝土出现离析、泛浆。因此要严格控制好振动时间。
3.3梁板浇筑技术
梁板浇筑技术一般常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应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构筑相应的梁板,同时选择相应较为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肋型楼板进行及时的浇筑。在现场操作过程中的浇筑方法常为赶浆法,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浇筑达到指定位置区域时,检测达到相应的浇筑强度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同时,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梁板的厚度小于铺设的高度值,确保压实的方向与浇筑的方向保持一致,同时在压实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振动的频率及强度,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根据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指定区域布置一定数量的移动标志,对于混凝土的施工的厚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3.4剪力墙浇筑技术
1)在指定区域内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当保证缓慢及均匀的操作,整个的浇筑厚度应≥5cm,形成较为稳定的混凝土模板,各种剪力墙的浇筑都需要基于此模板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根据上述的操作流程进行剪力墙的浇筑操作时,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裂缝,应当在操作过程中对于裂缝的位置进行及时的控制及分析,及时了解裂缝是否分布在门洞、帘洞位置。2)在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整个操作过程应当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中间过程不会随意停比浇筑。3)在剪力墙的接口处进行振动压实时,应合理控制振动的强度,在保证达到相应振动强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夯实程度,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接口处能够有效连接。
4结束语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到了我国建筑行业中,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振捣阶段、浇筑阶段的技术控制,切实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为建筑工程打造一个稳定、坚固的结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最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3):82-83.
[2]索永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28-29.
[3]符东臣.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