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邱现奎
[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技推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泗水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技推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如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那么势必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进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对农技推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笔者就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其农业人口的占比较多且耕地面积较广,所以农业也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基于此,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人们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上升,所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问题其管理体系的构建,也成为了目前十分必要的事情。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构建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存在,所以文本将针对这一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设措施,促进其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一、农技推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从客观角度分析,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推动和落实先进农业标准的一种表现方式。现行法中明确规定,农产品必须要将已经颁布的各种不同类型标准作为基础。根据这一基础来实现生产组织,所有产品的质量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还要利用安全质量的评判标准来对其进行判断。通过这种方式的科学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促使农产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的个性化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就必须要保证控制标准在制定和具体落实时具有先进性的特征,同时还要保证标准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首先,因为农业生产过程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土壤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其自身在可预见性、可控制性等方面的管理效果都较差。对此,可以通过对标准化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为了保证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保证各个环节措施的有效落实,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通过对农业生产可预见性、可控制性特征的合理利用,实现有针对性的推广和落实。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其次,在对农业标准进行制定和具体应用时,通常情况下可以由一些农业科技骨干来操作,但是农业标准在具体开展时则需要构建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技术服务组织,这样可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在过去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农业标准在制定和具体应用过程中都必须要实现对各项标准的有效落实,同时还要对这些标准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这些环节相互之间的脱节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对于一些还没有形成网络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而言,其自身要想为农民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服务手段和措施,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其进行客观检查,同时还要保证指导措施可以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
        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方面的相关标准较为落后且欠缺
        我国在农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相较于一些每三年左右就会制定一次标准的发达国家而言,还是较为落后的,通常都是十年左右才会进行一次标准的修正与革新,并且农业标准的种类也十分欠缺,具体的标准基本都是以农业种植及其生产技术为基础而展开的,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却没有过多的重视,尤其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等多项标准的控制上,更是对其重要性产生了严重的忽视。除此之外,在现阶段的我国,还存有较多的农产品无法进行标准化的生产与实施,并且这些农产品的具体来源也没有被较好的组织,并进行统一性的管理,大多都来自于农产品自养自植的农民群体。

但是,农民群体的科学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且农村养殖地区多处于较为偏僻的位置,所以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收也不具及时性,从而在自身品牌的形成中也受到了较多的阻碍,从而导致了我国相关部门对其后续的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2.农产品方面的相关检测体系不够健全且合理
        我国农产品方面的相关检测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且不够健全,主要就是强调了其相关的检测、投资、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不合理。首先,针对其中的相关制度体系而言,虽然我国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构建的时间较早,但是其内容上仍有较多不合理的地方存在,并在近些年来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完善,所以离健全且优秀的监测体系还有较大的差距;其次,针对投资体系而言,在我国现阶段中,绝大多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都是隶属于国家,并且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机构,所以其基本的运营资金也来源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投资来源过于单一,并且在我国仍存在着很多的大型的农产品企业及市场,没有在其内部树立起较好的安全管理理念,所以严重忽视了质量安全检测的环节,更没有为检测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意识,从而导致了整个体系的缺失。
        三、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融合策略
        1.工作目标从扩大技术覆盖面转变为做强做大农产品
        现阶段的农机推广工作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现有的推广工作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落实。该目标的制定通常是在农产品供应相对短缺的背景下进行,同时还必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在其中作为支持,要求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农产品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供给也出现了一定的过剩现象。现阶段,需要做的是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提升,同时通过一系列技术服务手段和措施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在对目标进行设定时应扩大技术覆盖面,逐渐将目标转变成为做强做大农产品。只有保证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才能够避免出现农产品买卖困难的问题。
        2.从科技工作者向生产经营者转变
        生产经营者直接与市场面对面,质量安全控制效果会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现阶段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构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紧密配合。农技推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常是以科技工作者的角色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技术成果充分应用于实践中,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在实践中保证农技推广的有效落实,保证机构服务工作有效落实,保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农技推广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其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要从科技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成为生产经营者,将农技推广与农业企业组织进行有效结合m。可从岗位和思想的角度出发,实现角色转换。这样以来,不仅可以满足农技推广的基本要求,而且还可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效果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落实农技推广工作,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实际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农技推广措施,为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华银.试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7(12):255-256.
        [2] 张文英.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9,(04):113-114.
        [3] 朱敏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04):199-200.
        [4] 陈菲,黄梓轩.三峡库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03)10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