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尚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在土木工程获得良好发展的今天,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也亟需提高。如何来解决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整个建筑行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近些年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现状而言,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概述
土木工程建筑本身属于一种民生型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较为常见,土木工程建筑是通过专业人员借助不同的材料、设备、施工技术搭建起来的建筑,土木工程建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其实践性则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同时,土木工程建筑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混凝土材料包含较多的学科,常见的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设计、施工侦查等。土木工程建筑也同样具有社会性。土木工程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施工技术与施工水平差异较大。
1.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点
①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使得土木工程主体结构的强度得到保证,尤其是在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支撑结构和承重墙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更加明显;②在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使土木工程建筑的防水效果得到提高,只有建筑工程的外观防水性得到保障,土木工程建筑的正常功能才能得到发挥,从而防止出现漏水问题对居住人员造成影响;③相比其他技术,其施工流程简单,施工效率较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并提升土木工程工程施工质量。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材料性能要求
1)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提供试验报告、复试报告、准用证、使用说明、性能指标等,符合国家规范规程要求。混凝土防冻剂控制氯离子含量≤0.1%。禁止使用混凝土多功能复合型膨胀剂。2)粉煤灰。具备粉煤灰试验报告,符合国家规范标准。3)碱含量。地下室底板、梁,地下室外墙室外露天构件及水池为二类b,使用b类低碱活性骨料配制混凝土,混凝土含碱量不超过5kg/m 3;其他混凝土结构碱含量为一类;地下部分混凝土原材必须使用低碱性材料。4)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用罐车运至浇筑地点后,检查混凝土并进行坍落度试验,要求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需坍落度。如发现离析,予以退回。当坍落度有损失时,由搅拌站加减水剂和泵送剂进行调节。基础混凝土必须保证及时连续供应,以确保基础连续施工,不得间断。
2.2科学配制混凝土
选择原料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来确定混凝土的具体配制比。在确定中要先充分了解与分析原材料的特性、工程质量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升配制比的合理性。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不应该照搬或者套用传统的配制比例,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配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水量,这样可以确保在配制中原料与添加剂能够具有合理的比例安排。另外,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与重视,配制完成之后要进行多次试验,最终进行用量的确定。
2.3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浇筑作业进行重视。主要是因为浇筑作业具有连续性特征,施工过程不应该发生停止或者中断的现象,这样才能使混凝土的性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如果施工中发生中断的现象,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防护工作,以减少由于重复的浇筑而发生混凝土结构不能接合的后果。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予以重视,在加强其质量检测后开展质检工作。其质检的目的一方面能够对钢筋偏移或者密实度不达标的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对其进行返工后以保障施工质量的要求,还能够减少由于工期延长给企业带来的较大损失。
同时,振捣工作应该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以对各项操作进行实施,在对振捣操作的均匀性进行明确后,能够减少插入过深或者钢筋、模板等发生的触碰现象,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混凝土的浇筑方式进行分析,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夜间进行浇筑和操作,这样才能减少由于温差过大而发生的混凝土胀缩现象。
2.4混凝土振捣
以斜面分层布料的分析为例,在相同的坡度下,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一次性浇筑完工。借助插入式振捣设备确保振捣的均匀性,能够显著提高振捣施工的效果。为了确保混凝土振捣连续作业,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状况,在每个混凝土泵摆放区域加设四台以上的插入式振捣设备,分别放置在斜面中点、跛脚方位以及出料方位,从而确保混凝土振捣作业结束之后能够形成符合规定的运行坡度。值得一提的是,对斜面中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组织专人对相关区域的振捣进行监督,并严格遵循预期设计要求标准对混凝土的插入深度与移动距离进行有效控制。不仅如此,在混凝土凝固初期,施工人员需要落实反复振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混凝土收缩变化过程中而带来的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在混凝土二次浇筑凝固后,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拆除构件侧模,并在拆模结束之后对模板实施刷油处理,从而为后续混凝土的浇筑奠定良好的基础。
2.5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
混凝土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那么,是什么材料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热量?是水泥。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在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想要合理管控混凝土结构温度,需要先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通过合理调整水泥比例,以此减少水泥搅拌中产生的热量。目前一般应用大坝水泥替代工业水泥,或者是在混凝土结构内事先铺设一些水管,在浇筑结束后,往水管内注入冷水,借助水体的流动以此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全部带走,进而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2.6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施工工程技术
在土木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与模板施工工程共同完成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成型效果符合施工设计质量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的模板进行搭建,同时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清除模板表面的铁锈、油渍、污物等杂质,如果不清理干净模板就进行浇筑,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麻面、气孔等问题,使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降低,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在模板的装配过程中,需要避免连接处出现缝隙或者出现拼接高度差等问题,这样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等到混凝土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时,才可以拆卸模板。在拆卸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避免模板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这样容易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降低,使混凝土难以满足实际的建筑施工质量需求。同时要注意,先拆卸不承重部分的模板,最后拆卸承重部分的模板。
2.7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现阶段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在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养护方式有三种:浸水养护;覆盖养护;围水养护。
结语
土木施工建设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施工企业应当从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环节入手,模板施工环节、混凝土浇筑环节、以及裂缝的控制和混凝土养护环节的施工质量技术控制,确保土木施工建设项目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焦健.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9(4).
[2]马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冶金丛刊,2018(2).
[3]戴俊锋.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