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广森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农业化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农田水利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对洪涝旱渍等类型土地的综合性治理。开展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加强水资源的利用,同时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基本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已经是现阶段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在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中,则需要从浇灌水源,排水沟等各个方面入手,以有效避免因交叉施工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的现象发生。在后期的土地整治项目中,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综合影响,以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整治;发展应用
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提高农业产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灌溉等作用,有利于保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土地整治工作中,农田水利工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区域要根据地区内的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积极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区域内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一些地区,存在着耕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且不利于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1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作用
从土地整治实践来说,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发挥着以下作用:1)改善土壤性能。农田水利工程功能作用的发挥,能够为土壤提供其所需的氧气和水分,进而满足微生物活动的基本需求,快速分解有机物,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土壤中微生物不断活动,能够实现腐殖质的有效积累,在土壤中,可以形成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肥力以及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形状,增强土壤利用价值。2)促进农业生产。开展农业生产,为增加种植效益,需要合理灌溉。对于低洼农田区域,若极易诱发洪涝灾害,则土壤极易出现积水现象,积水没有顺利排除,则会造成缺氧,降低温度,使得微生物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难以分解土壤中含有的肥料,出现温度和氧气等失衡问题,影响着农作物生长。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结合农田实际情况,进行灌溉,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促进农业生产。
2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分析
2.1提升使用效率
在土地整治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结合土地整改的需求和要求全面加强耕地环境的建设,对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根本保障。在干旱时期,为了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加强灌溉,可以充分利用农田水利工程的优势,使得灌溉工作能够高效稳定的开展。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将多余的水及时排出,从而保护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保障土壤的性能,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而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农田的交通状况和水利设施,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以全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以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在加强旱渍洪涝灾害预防的同时,加强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科学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2.2保护水资源
在土地整治中,应用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保护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应的节水设备和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进而在农田灌溉时能够采取积极的防渗措施,保障灌溉效果的同时以有效扩大农田灌溉覆盖的范围。这就需要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水利建设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农田灌溉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科学合理的控制经济投入。为了增加水渠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其使用性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技术以有效避免渠道坍塌等现象发生。
2.3科学划分水利工程类型区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以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要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科学性,为后期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水利工程类型区的划分上,要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考虑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因素。要使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在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综合区域内的土壤、地质、水文等因素,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而保障土地整治工作的整体效益。(2)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要与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由于在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社会发展与经济水平不协调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活动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土地整治过程中,水利工程类型区划分的过程中,要分析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3)水利工程类型区划分要坚持农业生产、土地利用、耕作方式的协调与统一,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土地的整体性状,能够创造更高的农业价值。(4)综合分析水利工程特性、类型等,保障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性。
2.4合理选择土地整治灌溉方式
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涉及到比较多的灌溉方式,具体包括轮灌、喷灌、续灌和地表灌溉等等,其中不同的灌溉方式有利有弊,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这就需要在选择灌溉方式的时候,综合考虑土壤质量、土地地形地貌特征、农作物种植需求以及水源情况等来进行综合考虑。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设计灌溉制度即定额数值,力求可以从众多灌溉方式中选择出最适宜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最佳灌溉方式,尽可能在提升土地整治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降低投资成本。针对土地整治项目,要注意定期检修和维护相关的水利设施,有效疏通那些已经出现淤积堵塞的土渠,摒弃以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漫灌或串灌等传统灌溉方式,尽可能地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浪费。比如,在运用喷灌这种灌溉方式的时候,需要在确保农田水利灌溉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对灌溉渠道的干管和支管直径进行有效确定,尽可能地降低投资的成本。通常而言,喷灌这种高效的灌溉方式,可以比其他灌溉方式节省30%左右的水资源,非常适用于农田等的灌溉,尤其适用于山区、平原等地形区域的灌溉使用。
2.5排水工程和水土保持
土地整治过程中,排水工程建设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排水工程设计的科学性有利于实现水土保持,避免水土流失等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等。在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设计单位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的耕作习惯、降水情况等,借助排水渠道等,以保证地表水、地下水等的顺利排出。排水工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避免极端暴雨等对农田的破坏等,提高土地整治效果。
结语
总之,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农田水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农田水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关乎农田作物的经济效益。为了提升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应用质量,必须要注意立足于土地整治项目现状,科学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强化各方面质量管控,尽可能地确保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琪.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研究[J].智能城市,2019,(17):184-185.
[2]汪阳.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研究———以界首市为例[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7.
[3]刘双进,张培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J].中国科技投资,2018,(2):20.
[4]李海华,陈庆刚.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中的发展应用[J].居舍,2018(20):209.
[5]明传鹏.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中的发展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16):221-222.
[6]周泽,肖文礼.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7(3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