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鲁商地产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前,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该类建筑具有许多优点,施工质量和效率高,不易受气候影响,周期短,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业界和群众的广泛认可。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功能,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效益,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未来发展
引言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正在加快。在建筑业,建筑技术不断加强和更新。不仅施工质量大幅度提高,建筑整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安装技术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如工业厂房、别墅、大型公共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住房和农村发展部希望在10-30年内实现预制房屋在新建筑中的比例。为此,在建筑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分析预制建筑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预制建筑的新发展。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效益
在总结和总结之后,对预制房屋的性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
1.1.预制
大量的构件需要在施工中使用,都是在工厂机械化施工制造的,现在可以使用的构件有:内外板,楼梯,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以外墙为例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形状和机械喷射来达到预制标准,在建筑中经常需要满足耐火要求,在工厂生产中,耐火和抗冻性能可以定量控制,因此许多建筑物可以预制。
1.2满足个人需求
在传统建筑中,有小隔间和许多承重墙。这些特点使得传统建筑无法根据人们自身的需求来划分空间。然而,轻质墙体多用于开间较大、能较好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的装配式建筑中,在装配式建筑中,一般采用承重柱进行施工,许多墙体在工厂生产后安装在现场。常用的墙板是由灰泥制成的轻质碎石墙。这些墙体具有良好的隔声等建筑指标,并安装在设备类型上,居民无需担心承重问题就可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1.3现代功能
现代功能指标很多。节能环保:在工厂外墙生产中,外墙外设置保温层。冬季主要用于保持室内温度,防止室外冷空气的入侵;夏季主要用于阻挡室外热空气的流动,保证这就是为什么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电能的使用,使其具有更好的环保效果。
隔音:在现代建筑中,消声已成为人们十分重视的一项功能。这些主要是对墙体、门窗等有良好吸引力材料的要求。为了保证人们能够在生活中创造一个私人的私人空间,这些都在隔音材料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耐火、抗震:耐火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逐渐成熟,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墙体耐火性好;由于墙体比较轻,可以减轻建筑中的重量,提高组装的灵活性。这样也能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
2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的预制构件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推广。在示范城市的引进中,据各项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现有预制房屋约8000万平方米,不同钢结构和木结构的建筑业也占到总建筑量的5%。
2016年,国家还指导预制构件发展,引导预制构件朝着经济、绿色、美观的方向发展,推动建筑创新。要不断提高有条件的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比重,同时坚持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更加智能化地使用装配式建筑和生产,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按新建筑面积增长30%考虑装配面积,同时推进设计范围和合同专业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指出我国装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零部件技术,在结构上要对装配结构进行深入的解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生产过程中预制构件的通用性较弱,没有完整的链条;二是装配技术的集成;在装配楼的建设中,没有采用射频技术进行数据协同管理,而且施工中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虽然各种因素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类文件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在设计、制造验收标准、建筑导则等方面,很难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
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3.1标准化的发展
设计系统和标准的定义是装配开发的重要平台,在设计项目时要注意标准化,标准化主要是零部件的科学分离。
科学地分离预制构件。在建筑装配的发展中,重要的问题是工业生产,而最重要的是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自适应模块协调原则的构建,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该模块优化各个组件的功能和尺寸,确保确保各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相互交换、相互联系,确保在质量、技术、性价比等方面实现住宅的最优方案,预制构件的科学分离将对建筑水平和立面产生重要影响,构件分为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竖向为剪力墙,横向为预制楼板,阳台空调,等应力不能分为建筑立面和建筑美观,构件配置时应考虑五个因素:一是适当的荷载;二是生产、吊装、运输和吊装的要求;第三是构件加固的结构要求;第四是安装、施工和连接的要求;第五是预制构件的标准要求,通过分析可以达到多组合少规格的目的。
3.2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既要坚持环保的发展道路,又要符合国家标准。要重视新型材料的研究,逐步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材料的能耗,是今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建筑业中,使用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这类规范技术是最重要的。目前,各类技术标准在输电建筑的发展中还不完善。我们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设计控制,最终达到控制模式的完善。
3.3.经济和可持续性
装配式建筑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是建筑物的经济性。同时,耐久性还必须受到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结合工程造价控制模式,注重各组成部分的生产成本控制,不仅要有优良的产品质量,之后,在市场竞争中提高成本效益,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在成品房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施工技术和生产构件的质量控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和生产的不断优化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装配楼在发展中提高经济性和耐久性,最终实现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同步发展。
3.4标准体系的改进
现阶段,对于预制构件,除第一条验收要求外,其余主要延续传统的标准体系,由于两种施工方法有很多不同,对于预制构件,包括隐蔽资料,必须采用中间验收,材料测试、竣工、图纸提交等。鉴于为了更好地发挥行业的主导作用,适用了一些通用规范要求,因此主管部门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预制房屋规范体系;
3.5建筑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业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建筑模型更加数字化、具体化。通过仿真和台架操作仿真,开发出优化的升降系统,各部件接收数字信息,形成汇编部件数据库,为实现信息资源配置和动态实时管理,建筑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将显著提高竣工建筑的技术质量和建筑效率,进一步实现建筑业现代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结合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实现了建筑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环保性能,而且在施工时间和质量上都实现了高度的优化,但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成品房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以后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抗震性能的优化,注重成品建筑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实现构件的开发,最后,为了实现我国建筑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在美学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学兵.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春天——装配式木结构: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趋势浅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第4期
[2] 钟志强,林常青.装配式建筑趋势下的预拌混凝土发展策略浅析[J].混凝土世界,2017,第7期
[3] 庄丽,白国庆,董骅,李晓聪.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7,第36卷,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