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当下各类经济和群众生产生活对基础建设的要求也逐渐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不再以简单的数量增长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技术和质量的提升。这种变化就要求相应的工程企业也应当从传统的思维中寻求改革与创新,要顺应当下技术运用型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建设项目而言,要尤为强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运用。本文将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出发点,重点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这一领域中的适用进行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工程建设项目;具体应用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张,并且覆盖的面积也在持续拓展,这就意味着其实际施工也会受到更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面临更多类型的风险和挑战,若是不对这些要素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准调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当下高科技产业的重要辅助力量,它的引进和试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精确性,能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前中后期的科学管理,以此来提升整体施工的质量,扩展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一、立足整体,分析意义
项目的科学管理是工程建设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和科学的支持便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动力。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运用,所展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大致可以列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互通
正如上文所说,工程建设往往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所涉及的知识也包含了多个专业领域,因此其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也必然较为复杂。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旧按照较为传统和保守的方法来进行项目管理,各部门之间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没有注重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沟通,导致信息传递十分闭塞。并且有许多负责人员,仅仅是完成了自己份内的事务,他们认为不属于自己义务范围之内的事情,就不需要管理,这种局限性的工作模式也导致了工程建设的延期。同时,在传统模式指导下的工程建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各部门信息,不能将它们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整理,这也会在无形之中延长工程施工的整体周期,导致人力和资源的过度浪费。而在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指导下,各部门信息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联系到一起,并统一进行分析和处理。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应用也能够帮助工程建设实现技术的统一化,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更为有效的指导施工的实际操作,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技术的相互交流,这样就可以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投入联系到一起[1]。
(二)管理升级
物资的购买,调配和补充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物资管理这一方面上,任何一家施工企业都不能掉以轻心。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应用,能够让企业时刻掌握物资的基本情况,根据物资在施工现场的变化来调整进一步的计划,包括购买数量,储存方案,调动规格等等方面。施工企业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阶段进程,来确定后续所需要投资的物资数量,同时也可以根据施工的发展,来调整物资的种类。这样就可以让施工企业在前中后期都能够实现对物资的科学控制,避免出现购买过多或者是购买较少的情况,这样也能够帮助企业节省投入成本,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数据的分析与核算上,工程的设计,执行和验收阶段都需要对现场参数进行统计,而这些数据仅仅依靠人工测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互联网的精准核实才能够确定其科学性。这也就意味着,计算机的使用能够帮助企业减少数据计算上的误差,提高工程设计的规范性,将图纸上的各项要求准确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在前期加以解决和调整。
二、纵观现状,分析应用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和科学在工程建筑项目中的实际运用大致可以列为以下几点:
(一)协助项目预算
建筑工程在进入到实际的施工阶段之前,必须先对项目的投资和成本进行预算,这也是施工企业获得项目建设权的必经步骤,也是投标工作的重点与核心。但值得注意的是,预算工作仅仅是对工程的预测和估算,它并不能真正代表工程的实际价值,因此它的完成成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挑战性和风险性,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并且也要计算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2]。正是因为如此,预算工作的完成才需要借助技术和设备的辅助,若是仅仅依靠人为的计算来完成,那么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也难以保证数据的精确。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引进,能够将预算中涉及的各项要素统一整理起来,并且能够对复杂数据的运算加以验证与核实,同时还可以模拟出施工的具体情况,帮助施工企业调整自身的方案,实现预算的科学化发展。而工作人员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也可以降低自身的压力和负担,空闲出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建筑工程中的其他事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人为误差。
(二)协助项目评标
比如上文所说,投标工作是建筑企业在施工前期的重点工作,因此计算机所应用的重点也主要以此为主,特别是就评标工作而言,计算机在造价和评审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计算机能够实现纸质数据的网络化计算,并且也能够将网络上总结出的数据打印成纸质文件,以此来节省投标人员的工作时间,能够让投标人员随身携带,进行实时更改,并再次将数据输入到互联网中进行后续的评估与分析。同时,评审工作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因此计算机的应用也能够帮助评审工作进一步核实数据,提高评审工作的客观性与精确性,避免出现主观上的误差,同时也可以实现工作的连贯性建设。而负责项目招标的人员也可以在各种坚实数据的辅助下,依靠计算机网络,按照顺序展开各项工作,保证各个阶段的任务都能够有序完成。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反向推动施工企业内部人员素质的提升,因为这一技术的运用需要相关人员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必须要有专业性的人才来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科技作用的有效发挥[3]。
(三)协助项目监理
在传统的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对项目的监理往往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依靠小组的指派和轮班制来对现场进行勘察,不仅仅是施工现场,工程设计,工程验收等等阶段大多都很依赖人工的客观行为。但这种传统的监理模式,尽管能够保证监理任务的完成,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也难免会出现主观上的错误。有许多员工在监理的过程中并不能严格落实自身的职责,也没有按照规定和要求来执行任务,这就会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而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施工企业全面监察现场状况,能够让企业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基本信息。无论是就安全事故还是其他突发性事件而言,计算机的运用都能让监察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帮助企业管理好各部门的人员,促进施工的稳步进行,保证监理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进而帮助企业制定后续的监督计划[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和科学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这是提升建筑质量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措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原则,要保证内部员工掌握计算机的运用技巧,合理使用各项高新技术设备,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强化对施工设计和施工验收的审核,以此来实现多个角度的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企业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隋永波.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J].数码世界,2019(7).
[2]李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8).
[3]罗维长.大数据视角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究[J].明日风尚,2018(19):327-327.
[4]王茂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探析[J].科技资讯,2019(1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