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青岛地质勘查院潍坊分院 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内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资料的重要性也逐渐被社会认可。建筑工程技术和标准在建筑工程资料中都有着细致的体现和记录,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完整记录,建筑工程资料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总结作用。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而企业在建筑工程资料方面的管理程度也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筑项目本身是一项复杂的施工作业过程,其中涉及方方面面的工程举措,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一旦出现疏漏就很容易对建筑项目本身的质量造成损害,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及策略,以供参阅。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现状;策略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为工程项目竣工提供基础前提。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中,主要涵括的文件类型有施工文件、工程项目准备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图纸、监理文件等,以上资料在工程项目质量与价值发挥方面均占据重要地位。很多建筑工程竣工均参考工程技术资料的具体要求完成核对,由此可见,技术资料管理相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始终是项目竣工的重要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确保工程项目质量达标。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存在诸多隐蔽工程,必须积极开展过程监督和验收工作,才能够确保项目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其中,工程资料是对监督与验收记录进行真实反映的文件形式,将隐蔽工程数据信息以及验收结论进行了有效地记录。所以说,建筑工程的资料在项目施工质量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均需对涉及的资料加以保管,以便后期验收工作与质量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获取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现状
传统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普遍以实体资料管理为基础,现在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工程部门环节交叉性越来越多,实体资料已经不能跟随工程建设节奏,随之出现的电子网络资料审批、储存及管理越来越受到建筑单位的偏爱,目前大部分企业多采取“双轨制”资料管理,今后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趋势将逐步过渡到电子信息化上来。我国目前多个地方单位已经对电子信息化资料管理进行了深入科研并投入使用。例如Windows2000server网络操作系统,以电脑操作系统为平台,实现了资料验收、资料归档、编目录入、查询检索、借阅管理到统计打印的全程化技术手段,为今后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实用技术的先河。但是现在的建筑工程资料信息复杂,资料分散、来源多个合作单位、部门,所需的数据库非常大,导致目前建筑工程资料信息化建设仍然缓慢,无法满足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建需求。正是这一缺口的巨大需求,我国将建筑资料信息化工程提上日程,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大态度。基础设施服务,打造信息共享平台,也反应了国家对资料管理的重视态度。建筑工程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智能化管理手段,但是由于企业资金投入不足,重视性不够,以及部门单位间的推诿等因素,信息化的道路并不顺利,更多的是员工管理,主观性因素较强,导致资料管理信息化管理发展缓慢。
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3.1加强重视
一切建筑企业提高对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质量的前提,就是对于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资料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建筑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重视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能够极为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意识,能够保障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视也能间接的提高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建筑企业在细化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企业内部的相关员工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培养企业文化,经常性并且长期性的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进行宣传,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
3.2施工资料记录应及时准确
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程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也就不会出现缺少资料的情况。现场的技术人员要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当天施工项目的资料当天完成并上交,不然每一天的资料堆积后会造成资料遗漏或者错误。项目部指定专人定期(每个月)将相应的工程资料再统一收集,对工程资料进行追踪工作(记录去向和归还时间),并按时进行工程资料的归档,即使有露项缺项丢失的情况,也能及时加以补充、追回,能及时发现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得以纠正,能够基本杜绝工程资料的流失问题。
3.3建筑工程资料必须真实、完整、规范
建筑工程资料是对建筑实体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资料必须按照建筑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整理,做到工程资料与建设同步,杜绝先施工,后补资料的现象。工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必须提供合格证、质保书以及复试报告。工序报验必须在施工之前,不得先施工后报监理验收。材料送检、现场检测、工序报验等任何细节,都应该按规范要求及时完善。承建单位应安排专职的资料员及送样员负责,避免影响工程的质量及进度。建筑工程资料的整理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原则。不能为了偷工减料或省工省料而隐瞒真相,不能为了追求高的工程质量而歪曲事实。所有材料的合格证、质保书及复试报告必须具备时效性,要能客观的反映该产品的质量。在填写资料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代签,不能涂改;资料填写格式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填写客观数据及存在的实际情况。
3.4执行电子版的施工资料方式
因为当前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融入到工作以及生活的所有方面,因为电子文档较易于保存,有利于传阅,具备自动化以及精准性的特点,极其有利于文档的管理及保存,所以,把施工资料只作为电子文档的方式,不但令施工技术人员更加便于对照图纸,并且也降低了纸质文档的耗费,有效规避了纸质文档占据的空间,较易被损坏及备份繁琐等不足之处。并且在复杂的施工资料总结方面,自动化的特征降低了工作人员耗费时间的精力,在有些资料的查询中,一键查询的功能会显著降低工作量,显著提高工程效率。并且因为电子文档有利于保存特点,为建筑工程的后期维修管理给予了有利的条件。
3.5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料在编制过程中的质量,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强化其专业技术能力来提升对资料收集和编制的质量同。同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使相关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制定统一制式的表格加强资料收集的规范化,以便于后期资料的使用、整理、编制以及查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资料能够客观地记录工程项目质量,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占据关键性地位。通过工程资料可将项目实施状况切实反映出来,并为验收竣工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帮助。然而,在施工建设中,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很容易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对项目进度以及质量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采取提高技术资料管理效果的措施,在多个角度改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规范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推动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俊杰.探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居舍.2019(08)
[2]程方艳,田盼雨.探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工作[J].价值工程.2018(05)
[3]王越.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分析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