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王海萌
[导读]

王海萌    哈密市第六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80-01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而玩具则是游戏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具。中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还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中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中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1、如:吃早点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我们发的饼干、面包片“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等等,这样,在吃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中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不喜欢,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有一次,我们在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的录像时,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中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较长时间的注意。


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在运动中学数,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中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育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我结合数学中的“1”、“2”、“3”和“许多”的教学,在原来的拍手、拍球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 “拍二下”、“拍三下”、“拍许多下”等,使这些游戏更加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我就根据需要创编一些游戏,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高矮、等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小球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游戏《找朋友》等。让幼儿在社会情景中、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变得更容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游戏设计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条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过难的游戏不仅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第二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关于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认知游戏应该要在幼儿精力旺盛时期进行,像刚刚做完体育方面的游戏幼儿还沉浸在亢奋中但身体开始疲劳,就不能继续做游戏,也不能安排在即将放学的阶段,幼儿人没走心已经走了也不能安心做游戏;第三要使幼儿对各种游戏有积极参加的兴趣,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查找资料精心编排。将动手、动脑游戏搭配进行,不能将同一类游戏在短期内反复进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停下换其他类型,这样下次再做学生仍然兴趣高涨。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掌握幼儿心理才能编排出他们喜爱的游戏。一方面要使活动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避免单一的活动使孩子们失去兴趣。
        总之,在幼儿阶段对孩子们进行数学教育,幼儿教师要以趣味教学为主,游戏中探索数学的用处。通过寓教于乐以及多种活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潜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的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