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徐斌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徐斌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条件。
        河南金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条件。目前,建筑行业逐渐向着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建筑物走入人们的视野,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提升,为了满足新时期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必须加大对建筑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建筑工程质量与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管理标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严把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关,从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着重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首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利于维护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向稳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住房的多方面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在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质量管理的强化,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符合建设标准要求,从而有利于维护行业总体发展。
        其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高质量的项目建设能够获得市场认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如果项目质量无法达标,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所以,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来讲意义重大。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环节多、内容复杂,并且牵扯诸多参与方,一些项目中缺乏科学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某一单位管理意识淡薄,就会极大的影响工程质量管理效果,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管理责任无法落实到位,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职责不清问题十分突出。由于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各项质量管理措施无法及时落实和执行,从而影响项目整体质量。
        2、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不规范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整个项目实施的关键,由于施工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同时,技术人员施工受到专业能力的限制,没有掌握施工工艺和施工技巧,施工过程中无法满足质量要求,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薄弱,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为工程埋下巨大的质量隐患。
        3、行业内部竞争较为混乱,并且监管缺乏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在人员配置、管理机制等问题上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模式,建筑市场不断的扩张,行业竞争加剧,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不规范的竞争行为愈演愈烈,打破了市场平衡,造成了恶性竞争现象,行业内部竞争混乱,长此以往,会导致成本大大压缩,甚至是企业严重亏损,影响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加上科学监管有效规范建筑市场发展。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要点
        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要有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依托,严格执行国家施工标准要求,并根据施工单位情况及现场具体情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造价管理制度以及质量检查制度等,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给施工活动提供准确的考量标准,确保施工活动有据可依。

同时,要加强职责划分,明确各部门及管理人员责任,确定工作范畴,通过实施问责机制,对各个施工环节,包括材料管理、人员配置及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管,如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理。严格标准的问责机制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视。
        2、加强人员管理和技能培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加强人员管理和技能培训,首先,在施工队伍选择时应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施工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建筑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具有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滥竽充数者混入施工队伍中。其次,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对特殊工艺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待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技巧后才能够开展作业。同时,要在施工现场加大安全教育宣传,提高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重点检查和实时跟踪,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具体情况,对存在的隐患要及时处理,如有重大问题时要立即上报,组织召开会议商讨解决。
        3、强化对建筑材料的控制
        现阶段,建筑材料种类丰富,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能够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有重要的影响,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在材料采购时要选择信誉好、质量有保障、性价比高的供应商,并按照采购计划,选择相应的型号、规格、数量等参数的材料。在材料进场前,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生产合格证等相关资质文件及检验报告,减少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出现疏漏,影响施工进度。对存在的不合格产品要及时退回。同时,按照材料的不同种类和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存放,安排专人负责管理,避免材料因为人为疏忽而造成的质量不合格,影响其施工性能发挥。此外,在材料领用时应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及图纸要求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施工浪费现象,并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回收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
        4、重视技术交底工作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出现了很多的新施工工艺和方法,所以技术人员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交底工作也成为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要点之一。良好的技术交底工作可以有效维护建筑工程的稳定、提高建筑质量。因此在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时,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定施工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严格控制按照既定技术规范展开施工活动,同时还要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和管控,对不合理及违规操作及时进行技术指导,纠正施工工艺,以免影响整体建筑质量。其次是要对施工预案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划出施工难点和重点,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质量问题制定应急方案,保障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5、编制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执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所选择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方案中也要考虑到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得到优化,也能避免施工资源被浪费,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也有积极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一般较多,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其中还涉及到多种工种的配合。所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保证井然有序的进行,避免各工序之间出现差错,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应该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标准和规范的质量管理,为了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通过多方面入手,针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切实保障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胜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0(2):29-30.
        [2]吴金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技术控制要点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3):64-65.
        [3]苏琼.控制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措施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180-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