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滨海新 30045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生活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发展和进步。有了这股推动力,我国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建筑业项目成本超预算的现象对企业经济利益环比的影响最为直观。作为施工方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决定了工程能否在保证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以及后期工程竣工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多数企业存在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为了准确控制预算,减少预算超支对企业的经济影响,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及说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策略
工程造价与工程预算的概念是不同的: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的预期收支进行计划,工程造价是某一工程建设的总成本。
项目成本和项目预算的阶段是不同的:顾名思义,更通俗地说,一个是预期成本,另一个是实际成本。
工程预算是工程造价的一部分,即工程造价的范围更广。工程造价包括相应的工程投资估算、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工程竣工结算、工程决算等,因此,工程造价包括工程预算,工程预算属于工程造价,它们是隶属关系。对于建设项目来说,最重要的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是工程预算。只有做好项目预算,才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往往超过工程预算。
一、科学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
造价预算是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正常运营的关键条件之一。要想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科学控制,不仅要确保企业能够如期完成施工,而且要获得投资方面的肯定,才能真正维护管理系统实现正常运营。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如下:
(1)科学控制工程造价能够促使工程顺利完工,如果能够将工程的造价有效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则能够在较大程度内确保工程顺利运行,极少出现返工等情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额,避免变更计划的问题出现,假如预算出现超期,可能严重阻碍工程进度,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劳务纠纷等。
(2)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能够促使工程效益得到保障,超预算的问题会导致盈利额下降,还可能出现投资方撤资等问题。
(3)工程造价影响其他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方向,工程建设涉及到许多不同方面及项目等,而造价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能够为促进营业项目的运营提供可盈利的有效方向。
二、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
2.1预算数据结果不准确
产生预算数据结果不准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部分企业的工程预算是依据招标方的招标要求进行的基础预算设计,编制时由于注重理论化基础,使其产生的预算金额偏低。
(2)预算和材料采购人员沟通不全面,在实际采购建材时由于市场波动,所产生的材料采购价格成本高于预算成本。
(3)由于预算编制人员没有实际的施工经验,使其未将实际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加入预算范围内。以上情况均会导致建筑工程实际造价与预算造价发生偏差,使实际支出远远高于预算支出。
2.2建筑工程预算编制问题
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专业能力、知识水平及经验等都是关键所在,假如造价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强,不能处理好造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则会造成造价超预算的现象,对建设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只有加强对造价预算人员的素质培养和考核,利用培训或者其他方式增强其人员的综合素质。
2.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物料价格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组成造价的重要依据,其技术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建筑成本,以及施工工期。
其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价格超过预算定额的价格,是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筑工程施工中,物料的费用占工程项目总费用的比重很大,对其进行采购价格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成本和施工质量。
2.4建设工程外部客观因素
伴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发展,政策、环境和材料日新月异,影响着建设工程,必定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变化。虽然造价预算人员在工程实施前将所涉及到国家政策方面、环境影响方面和建筑市场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统计整理,分析发展趋势。但却不可能制定出准确不变的预算,这也是为什么工程造价工作做好做准有很大难度,工程预算变动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工资水平也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人员的薪资水平相应有所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预算。因此,在工程预算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因素,准确把握工程预算,避免造价超预算的事件发生。
三、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3.1重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问题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造成我国部分建设项目成本超预算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关人员和部门对这一问题认识和重视不够。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首先要强化成本预算的重要性,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预算工作,从而及时解决超预算问题。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有关负责人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在了解实际情况后,调整施工策略,重新规划预算资金。
例如,在项目实际立项时,组织管理技术负责人进行项目实地考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预算工作负责人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市场发展,合理修改设计方案;在采购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应调查施工材料的价格,合理采购;在审核工程造价预算时,各部门人员要相互配合,共同探讨对策,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2完善预算编制
坚实的基础决定上层的建设,完善的预算编制是工程造价预算的基础依据,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对预算编制的完善:
(1)预算人员应亲临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实际施工情况,确保预算内容与实际施工状态吻合。
(2)预算人员应于施工前期对施工设计图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相比对,确保施工图纸设计能合理进行施工。
(3)预算人员应亲自进行市场调研,依据材料市场价格浮动情况做好数据分析比对,确保材料成本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完整健全的预算编制体制能更好地提供预算数据,使得后期施工能够顺利进行,进而使得企业效益最大化。
3.3提高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对预算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预算结果更精确且贴合实际,应做到一下几点:其一,高薪聘请专业人员;其二,通过第三方培训机构对企业的预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其三,建立施工环节各个部门与预算部门的联系,相互沟通,经验互享,使预算人员能更真实地了解施工时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使其所提供的预算数据更贴合实际,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3.4严格把控,减少变更
设计变更会导致前期预算严重失衡,为了避免因变更造成的损失,预算人员应在施工前做好前期审查工作,确保施工图纸能够正常施工,并做出备选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设置专项负责人,在项目施工期间做好施工把控,避免其他不必要损失的发生。
结语
建设项目关系国计民生,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工程造价是直接影响工程运行的关键。但我国一些建设项目存在超预算问题,对项目的运行十分不利。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期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徐举莉.投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13(35):193.
[2]陈赛燕.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关键点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