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20期   作者: 杨静
[导读] 应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表对某地区听力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应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表对某地区听力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测量,目的是探寻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和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经过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深刻影响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为此,为了能够确保听力残疾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父母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引导。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影响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家庭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会以综合性、全方位的形式来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在抚养、教育子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风格,这种教养方式深刻影响子女的成长。听力残疾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比正常学生脆弱,他们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更加关系到听力残疾学生的成长。
        一、分析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某地区三个特殊教育学校13到18岁学生中随机抽取20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试题设定来对他们开展问卷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90份。
        二、实验结果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与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测定表格如表一所示,根据表一发现,母亲的偏爱和否定和听力残疾学生的孤独程度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父亲的过度严厉和惩罚、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度干涉和听力残疾学生的敏感程度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父母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和听力残疾学生身体状况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讨论
        在得知自己的子女患有听力障碍父母的心情是很受打击的,他们往往都会在心理上接受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应激反应期、失落绝望期、平静期,在到达第三个阶段的时候父母基本上就可以接受孩子的残疾。对于听力残疾学生,他们的身心比较敏感,因而就需要作为这些学生的家长能够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子女共同克服自己的先天缺陷,拥抱阳光的人生。父母三个阶段心理过程有些相对应的是父母对残疾孩子的三种不同的教养态度。第一种是内疚溺爱型。这种父母对孩子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认为孩子的残疾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没有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完整的人生。所以对孩子有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百般的溺爱顺从。第二种是逃避厌恶型。这种父母在心理上始终不能接纳孩子的残疾。继而对孩子冷漠、厌恶,甚至有时候会发展到对孩子非打即骂。第三种是理智接纳型。这种父母能够很好的接纳孩子的残疾,对孩子既不会过分的溺爱也不会排斥,会将自己的孩子当做正常孩子来对待。
        父母对待听力残疾学生的教养态度会早就子女的性格。第三种类型的父母是最能够造就子女良好性格的,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下子女会辩证看待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并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父母教养方式因素对听力残疾学生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两个维度上,第一个维度是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偏爱、拒绝否认,这些维度下的行为会比较极端,惩罚严厉的教养模式最终会加剧听力残疾孩子的心理自卑程度、焦虑情感体验,最终使得听力残疾学生对外界产生较大的不认可和恐惧;而过于保护的教养方式无法锻炼听力残疾学生,会导致其无法走向社会;拒绝否认将会让听力残疾学生永远认识不到自身差异和他们相比是没有那么严重的。在和听力残疾学生相处的时候,家长要正视他们的缺陷,以一颗平常心态来对待听力残疾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琐事和细节中密切关注子女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并充分尊重子女的想法。在有其他学生轻蔑自己子女的时候,作为家长不能够一味的否定子女,因为这样只会让他们本来就受伤的心灵变得更加脆弱,而是需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对他们消极的心理状态予以积极的帮助和开导,增强听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父母是影响子女一生成长的人,残疾孩子受先天性身体缺陷的影响,在心理上和一般孩子相比更加敏感、脆弱,为了能够更好的引领这类孩子成长,对他们的父母教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听力残疾学生的父母要懂得以一种宽容、包容和慈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的先天不足,并以自己宽厚、持续的爱来感怀孩子,消除他们心理上的自备、敏感、怯懦,从而更好的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媛媛. 父母教养方式与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36):42-42.
[2]闫坤伦, 石贵莹.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以高职学生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