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学生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20期   作者:张敏
[导读] 当前时代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强化高职人才培养工作,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强化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要采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讲,国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还依然存在着很大差距,本文主要是关于基于产教融合高职学生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学生;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还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效果。这就需要实现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进一步突破人才培养困境,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一、国外产教融合现状
(一)德国产教融合
        德国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产教融合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注重以企业现实需求作为教育的导向,同时注重产业和区域经济共同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充分注重和企业相互合作,其主要表现在企业高层人士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企业相关专家也会前往学校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另外,企业给学生提供项目研究和实习条件。
(二)新加坡产教融合
        新加坡自从1965年建国之后,短短几十年之内实现了经济迅猛飞涨,这和国家教育体制存在着密切联系。新加坡职业教育核心是教学工厂,也是职业学院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教学工厂是一大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教学工厂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环境当中接受到良好教育,同时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
二、国内校企合作基本模式
(一)书面式合作
        为了切实满足数据平台填报以及示范校验收等相关需求,这就需要广大职业院校和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相关协议,还需要在学校外建立实训基地,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缺乏量化指标同时内容过于空泛,没有能够对于实训基地具体建设标准进行明确,所以合作不佳。另外,有一部分企业为了申报政府科技项目或者为了将自己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和学校签订产学研相关合同,学校积极配合企业签订了合同,但是,实际上并不能够参与到企业合作和科技开发当中来,仅只是局限在书面上的合作,没有能够产生实际合作效果。
(二)浅表式合作
        校方和企业方签订合作协议,仅仅只是让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各取所需,其中企业看重是学生价格低廉,学校也为完成教学任务。其中,在实习过程当中没有对于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指导,学校仅仅只是凭借着用人单位盖章证明材料认为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合作,只是很表面的合作,无法产生良好效果。
(三)深度合作
        企业冠名班、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订单班都是校企合作之下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校园和企业深度合作,应当实现定向招生、定向专业、共同招生、定向就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共同开发教材和课程,同时要共同构建师资队伍以及共同参与到考核评价管理当中来,这样才能够实现校园和企业深层次的合作。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困境
        供给侧改革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对于供给侧结构性进行优化。目前,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主要是表现在低端人才产能过剩,高端人才不足,人才结构和市场难以实现良好匹配。
(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动力不足
        最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用人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不养闲人,希望一旦招聘进来之后,员工可以迅速进入到岗位当中发挥作用。某些企业曾经尝试过和学校一起举办现代学徒制班,但是,由于缺乏良好待遇,同时,无法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约束,学生一旦毕业之后则从企业流失,造成企业也不愿意和学校联合办班。除此之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当中,缺乏相关政府政策扶持,这就需要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政策制定,要促使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人才联合培养当中来[1]。
(二)很难联合成班
        对于目前造价咨询企业、监理企业、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来讲,其需要大量人才支撑,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人才需求量也会随着项目的变化而发生较大转变,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缺乏稳定性,波动性较大。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若是联合办班,往往收益不大[2]。
(三)学生对厂中校接受度不足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要前往企业开展实践工作通常都有一定不舍。其中,广东工程职业技术院校和依佛拉家居有限公司举办了校中厂以及厂中校两大班级,但是,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参与到校中厂当中来,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学生比较眷恋大学生活,不愿意过早就离开学校前往企业实习[3]。


(四)学校自我变革动力不足
        国家针对于激励机制完善还是不够到位,对于学生就业率统计、利用以及核查没有贯彻落实,大多数公办院校未能够充分认知到办学生源严重不足压力。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要在大学扩招100万,但是,扩招同时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对此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
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主要策略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社会转型日益深入,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当中高频词汇。供给侧改革主要就是通过供给角度针对于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和优化,促使有效供给得到提升。供给侧改革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对于供给侧结构性进行优化。其中,人才资源属于第一资源,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创新关键性的要素,如何促使人才得到有效的供给同时优化人才结构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是当前需要重点考虑一项工作,同时也是紧迫的一项任务。在当前,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主要是表现在低端人才产能过剩,人才同质化。高层次高素质科技人才以及中高级人才严重供给不足,市场当中迫切需要高精尖领域的人才。为了有效解决人才供需配置矛盾,促使人才结构性战略得到良好调整,需要采取合理科学措施。对于目前高职院校来讲,需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之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其中,主要策略包括构建培训基地、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现教师回炉再造、构建混合订单班,促使人才和市场实现良好对接,避免人才结构问题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一)构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
        学生一旦毕业之后很容易出现失业问题,其主要是结构性失业,造成学生结构性失业根本性因素是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并不是当前企业所需要人才,另外,企业自身又不愿意付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来对人才进行培训,所以,对于目前的学校来讲,需要构建产教融合中心加强人才资源培训工作,构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另外,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对于学生进行选拔,学校可以派出教师,企业也可以派遣相关专业人士来对于学生进行指导,首先,从仿真项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之后,逐渐过渡到一些真实项目。对于当前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流程以及文化理念都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到企业上岗,实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4]。
(二)建立厂中校以及校中厂
        在当前需要结合企业业务类型以及专业特点来共同建立厂中校以及校中厂,其中企业可以将相关平台交给学校进行运营管理,也可以派遣一部分人员来常驻学校,和学校老师一起对于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强化学生的培训,促使业务板块和课程教学活动实现良好衔接。另外,理论课程由校方教师进行授课,实训课程由企业派遣来的人员加以负责,双方共同对于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核[5]。
(三)要求教师回炉再造
        职业院校虽然很多教师都是来自于企业一线人员,但是这些职业教师若是不能够经常回炉再造,以及长时间不参与到企业一线工作,很容易造成自身技能和知识严重落后时代发展潮流。对此,需要设立科技服务站,要教师参与到企业各项科技研发和业务工作当中来,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工作和教师知识系统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有利于保障教师知识和技能得到快速更新,促使企业工作得到顺利推进,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研发水平和研发能力[6]。
(四)建立混合订单班
        在当前企业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不同专业各方面人才,比如电子商务人才、会计人才,对于施工单位来讲,需要建筑设备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人才,这就需要结合企业现实需要构建混合订单班,要求每周安排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正常参与学习。另外,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7]。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进一步扩招,促使生源结构得以丰富,在这样局面之下,需要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要实现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相互融合,切实保障产教融合模式普遍性以及多样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效果。
参考文献:
[1]裴洲奇.加强产教融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专业岗位建设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11:38-42.
[2]关恋.现代学徒制视角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1:232-233.
[3]林培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26-29.
[4]党铭铭.基于“产教融合”下高职工业分析技术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探讨研究[J].农家参谋,2019,18:263.
[5]邱琦.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9,32:174-176.
[6]常晓宇.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21:76-80.
[7]程静,蒋丽华.产教融合趋势下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对接支柱产业优化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22:39-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