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对教师心理健康帮扶干预的策略研究》成果公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20期   作者:杨峻青
[导读]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摘要: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疫情中的教育,大多数人把目光都放在未成年的学生身上。但其实作为同样的在疫情影响下的教师,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往往在不经意间通过网络指导传递给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和其家庭。
        在课题立项后的这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团队对全市各学段、跨城乡、跨学科的教师进行了抽调问卷,发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同时也通过初步的研究。
        课题组结合经典心理学理论,结合疫情这一特殊时段,通过“课题组集中培训——教师全员培训——网络调研——有针对性个体辅导——组织学生体验成长”的统一模式,对因疫情对教师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可能的消除,并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网络全员指导,对学生及其家庭进行影响辐射,达到“疫情影响生活但不影响心理健康”这一目标。
        关键词:疫情  教师  心理健康  帮扶干预
       
        引言:乳山市午极镇中心学校,杨峻青主持的《疫情期间对教师心理健康帮扶干预的策略研究》专项课题,参与人有蒲昕昕、刘强、崔悝、滕红美、姜宏伟、谭雪松、王巧丽、张新晓。本课题重点关注疫情期间教师心理状况并及时对出现问题的教师加以干预指导,进而达到疫情期间教师心理健康,辐射引领学生及其家庭健康心理状态。鉴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全球首次,并且全国这么大范围的网络授课也属第一次,所以我们缺少可直接借鉴的成熟经验。因此在研究中我们扩大了调查对象的范围,跨城乡、跨学段、跨学科进行调研,力求涵盖面广、影响范围大,切实为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出力。同时,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教师也成为了全国有学生的家庭能接触到的极少外界人员,可以说,保护教师心理健康,并通过教师每天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互动中,能稳定民心、提升群众信心,这一点对我们国家和谐、人民幸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成果内容:
        一、问题缘起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整个世界都停了下来。在特殊时期,党和国家以壮士断腕的大无畏之情,让举国上下都按了静止键。为了我们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被严格要求居家隔离。每个人都不能无故出门,商场、酒店、学校……都停了下来。可学子们的学业不能耽误,孩子们的教育不能停。教育部发文要求大家停课不停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专门的软件APP对学生们进行学业指导。面对这一空前的、全新的授课模式,老师们的压力很大,特别是我们当地教师的老龄化特别严重,很多学校近二百名教师中,年龄30岁以下的仅有个位数。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在全市学科群、全校工作群和防疫工作群中听到的老师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崩溃了”!
        我们当地的情况是:除了市直五所小学、四所初中和两所高中以外,其余都是乡镇学校。和全国大多数的学校一样,我们是不允许在校生使用移动设备的,也就是说突发的疫情状况下,非常多的学生在进行网课学习的时候是用的父母的手机。所以开始授课的时候:教师对新的授课模式不习惯、家长排斥、学生抗拒,并且大部分教师不仅仅要克服困难备课授课,他们家里本身还有需要上课的学生,教师的压力空前的大,来自家庭、授课、学生和家长、特别是疫情本身给大家带来的压力,都让教师这个群体负面情绪爆棚,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不乐观。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就萌发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指导,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总结方法、制定简单易行的手册,指导教师通过网课去影响学生及其家庭,提高特殊时期每个家庭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含研究方法与工作方法)
        ·研究内容
        1、疫情时期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征、形成原因、可能或者已经产生的后果。
        2、疫情时期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预警和应急机制。
        3、对特殊时期教师心理健康的干预帮扶方案。


        4、提升教师对特殊情况的心理应急能力。
        5、形成长效机制。
        ·研究方法
        以调查研究法为主线,辅以问卷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为辅。
        1、调查研究法: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结合疫情期间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网上讨论、个别教师个别访谈、问卷等非正面接触的实用方法,调查了解疫情状态下的教师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压力以及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整合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研究特殊情况下的教师心理状况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材料。
        2、文献资料法:专人分类阅读相关文献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专业性的资料,边研究边整理修改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向,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研究。
    3、经验总结法:整理相关材料,汲取同类别研究方向的兄弟团队经验,进行总结整合,调整提高研究水平,使研究更为高效,形成的方式方法更为实用。
        4、行动研究法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
        调查分析,探究对策
        (1)开展调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信息。
        (2)分析问题,寻求策略。
        5、明确分工责任,科学高效管理
        6、以网络为主要平台来开展调查研究。
        7、整合资源,形成简洁有效的特殊时期教师心理健康干预帮扶手册。
        三、研究结论
        该课题是一个短期的专项课题,虽然学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没有很高,但是针对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我们更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以简洁、有效且操作简易为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预想到的是:通过我们的实践研究,能对在突发特殊事件(时期)下,快速准确的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指导,使教师这一群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状况下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升,并且通过我们的合作研究,形成一套应对特殊的、突发事件情况下,快速有效对教师心理进行干预扶持的机制,制定简单可操作的应急手册,对特殊时期下大范围出现的典型情况教师们有自己觉知的能力。同时,也为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教师在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四、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应对突发疫情状态下,近乎全部一线教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访谈中很多教师也表示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在网课指导的时候表达出来,更多是在家庭中爆发。并且由于疫情期间大家的活动空间都被限制在一个固定区域,所以负面情绪也缺少了转移宣泄的渠道,这样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家庭成员关系和学生网课体验。因此我们的建议一是相关转关部门能立刻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对特殊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形成帮扶干预机制,制定简单、高效、涵盖面广的帮扶手册,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等途径在日常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指导;二是建议各学校鼓励教师利用假期自费或公费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深造,掌握与教学、自我成长和青少年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未雨绸缪。三是在每个学校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按教师人数比1:20的比例设置专职专岗的教师心理健康帮扶干预人员,定期外出培训,并对教师进行全校性的二级培训。
        五、研究改进与完善
        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们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干预扶持,所以在对学生及家长的帮扶干预就较少涉及。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在疫情下心理状态差,我们也同步对他们进行了帮扶干预。所以我们在后续会把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情况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渗透结合在一起进行调研,突出教师网络授课这一优势渠道,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帮扶。另我们的研究教师多数为一线的普通教师,对课题研究还缺乏科学方法,对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整理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时,对论点的提炼能力还有所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也要加强。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