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结构无缝跳仓法施工技术应用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钟沁家 陶鹏 段海清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涌现出了许多超大体量、超长结构形式的建筑,为了解决传统施工工艺易产生结构裂缝、工期长、后浇带设置多等弊端,现根据重庆华南城集团巴南华府项目(二期 B8-1/02)工程实例,运用超长结构无缝跳仓法施工技术,从技术原理和技术指标的深入分析,以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预应力穿插提前施工,加快模板、脚手架的周转,缩短工期的目的。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青岛  266071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涌现出了许多超大体量、超长结构形式的建筑,为了解决传统施工工艺易产生结构裂缝、工期长、后浇带设置多等弊端,现根据重庆华南城集团巴南华府项目(二期 B8-1/02)工程实例,运用超长结构无缝跳仓法施工技术,从技术原理和技术指标的深入分析,以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预应力穿插提前施工,加快模板、脚手架的周转,缩短工期的目的。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技术;混凝土裂缝;
        1.工程概况
        巴南华府(二期B8-1/02)项目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环道东路6号,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3万㎡,共包括24栋住宅楼及配套商业、地下车库、设备用房、观光电梯及室外连廊、跨渠桥、配套路网等。住宅为地下1-3层,地上14、17、18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独立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26#车库地下室外墙厚度为300mm,混凝土为C30P8;板厚度500mm,混凝土C30P6;建筑面积58910.35㎡。本工程结构东西长485m,南北长52.8,其单层面积达30000㎡,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
        2.跳仓法施工技术原理
        跳仓法施工技术利用混凝土“抗与放”的特性原理,将超大面积、超长的混凝土结构划分为若干小仓,跳仓间隔施工。“跳仓法”可取消温度后浇带且可流水作业,方便各工序相互穿插作业施工,同时由于减少了传统施工方法中设置后浇带放置的间隔时间及后浇带施工中处理不当造成的质量隐患,可以极大地节省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尤其对于使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的工程,可让预应力工程提前分仓穿插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从而降低作业难度、节省施工时间;加快模板、脚手架等材料周转,降低施工成本。
        (1)运用“放”的原理释放混凝土结构早中期的温度及收缩应力,通过合理安排,先将超大超长混凝土结构分成若干仓,同时运用跳仓法保障相邻仓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在7天及以上,使其混凝土因温度变形与干燥收缩变形而产生的约束应力得到间隔释放,同时加强混凝土二次抹面及养护,最后将剩余的结构分仓浇筑连成一起,让混凝土缓慢达到结构强度、缓慢降温,从而利用混凝土的松弛性能,减小混凝土的叠加应力。
        (2)运用“抗”的原理是在不断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控制的基础上且加强配筋,保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达最优。


        3、跳仓法施工技术指标
        3.1分仓原则
        (1)先将超长结构按合适的面积、大小分成若干仓,一般每仓的面积在2000㎡~3500㎡之间,每仓面积尽量相同,以矩形为主;
        (2)分仓缝一般设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或设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等结构剪力最小且对结构影响最小的部位;
        (3)根据现场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分仓面积可适当调整,采取增加浇筑泵等措施,加快混凝土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产生冷缝,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4)分仓时宜考虑消防、安装等其它专业施工的要求,避免因分仓间断部位及分仓施工时间间隔等因素,而影响其它专业的施工;
        (5)分仓时宜考虑模板、脚手架等材料的周转使用及混凝土浇筑的能力情况。
        3.2分仓浇筑顺序原则:
        (1)展开跳仓法施工,即采用隔一浇一方法,进行“品”状填充浇筑混凝土,且相邻各仓间应至少间隔7天以上才能连接施工;
        (2)递推跳仓法施工,即沿结构整体的长边方向,先浇筑结构长边方向一侧中间位置的仓,但中间留一仓不浇筑,然后沿两侧的仓依次浇筑,最后在合适时间浇筑预留的中间仓,即按“先中间后两边再中间”的顺序浇筑施工。
        (3)紧凑跳仓法施工,即超长超大结构分仓较困难时,有相邻分仓部分重合情况,我们可对分仓后的结构进行混凝土收缩应力计算,确定分仓的浇筑方量,从而减少重合部分收缩应力的叠加,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总体部署,确定最优的浇筑顺序。
        4、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1)跳仓法优化了传统施工方法中设置后浇带放置的间隔时间及后浇带施工中处理不当造成的质量隐患,可以极大地节省工期、提高施工质量。
        (2)在节省施工工期的基础上,同时加快了模板、脚手架及机具设备的周转使用,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的控制及成本创效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跳仓法很好的使超长混凝土结构早期混凝土温度应力得到尽量释放,后期则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抗拉能力来防止裂缝的产生,对提高施工质量、节约维修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中“抗与放”的特性原理的分析,对超长结构无缝跳仓法施工技术中技术原理、技术指标控制要点的阐述,采用跳仓法,取消温度后浇带,合理分仓,严格控制各仓之间浇筑间隔时间,实现了无缝施工,并采用合理的浇筑顺序有效的控制了结构裂缝的产生,实现了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节省施工成本的管理目标。
        6、参考文献
        [1]朱守萍,王勇.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2014(14):52
        [2]彭全敏.超长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3]郭敦本.超长结构混凝土的无缝设计与施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4]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抗与放的设计原则及其在”跳仓法“施工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