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 张 赫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张 赫 曹景国
[导读] 摘要: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注意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注意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深基坑支护施工不仅要求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具有合理性,还要对整体施工设计加以优化与完善,使施工建设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建筑基础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基础工程建设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十分重要,基坑支护的施工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重点关注。当前建筑施工中基坑支护仍旧表现出潜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做好预防工作,则很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对建筑工程的项目概况进行分析,强化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优化并改进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点,能够帮助推进我国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1.建筑基础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实地地质勘察不详细
        在建筑基础工程深基坑施工期间,人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多数施工人员或者有关企业没有实现对实际施工区域进行勘察,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反馈核实,从而对后续的建设施工进度造成不良影响。施工人员没有根据相关施工勘察解决为其制订施工建设方案,以至于施工方案与实地情况存在差异,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1.2降水问题处理不及时
        在施工控制期间,对施工质量影响最核心的要素就是降水问题,如若施工人员没有将降水问题有效解决,一旦降雨,就会对深基坑支护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使地基出现变形等问题,甚至可诱发安全事故,威胁工作者的生命安全[1]。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要点
        2.1护坡桩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该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施工要点:①中心桩位置勘测要准确无误,中心桩的位置关系到整个支护工程的成败,因此,在施工前承建方要结合图纸、地质条件以及勘察测量准确确定中心桩位置,必要时可使用相关定位技术。确认其位置并反复核实无误后利用钢筋根桩做上标记,便于后续操作。②保证钻孔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且实现钻孔机稳定连续工作。在进行钻孔对位操作中,钻头应始终保持垂直且与地面存有一段距离,钻头与桩中心位置的误差应小于 5cm。钻孔作业要一气呵成以保障钻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同时钻孔过程中,要实时记录钻孔深度、地质特点、当前地理位置等信息,如遇到地质条件极为恶劣、复杂的区域,可暂时停止钻孔,依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作业要求。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应符合施工标准与需要,钢筋笼规格要依据中心桩的大小以及吊装层高度分三部分来进行设计,例如中心桩总长度为 42m 时,应分为 14m、14m、16m,务必将误差降低至最小值;同时,钢筋笼的制作与选材应符合相关建筑规定,例如科学测定主钢筋与其他分支钢筋的直径大小、数目多少、各钢筋间距与位置等等;钢筋接头焊接牢固度、切面光滑程度等都要符合建筑施工要求。为保持钢筋笼的形状及其稳定性,一般采用原木包边以固定钢筋。钢筋笼吊装应使用人工与钻孔装机相配合的方式,其下半部分装入钻孔时需要人工手扶将其送入内部,上半部分则可以借助钻孔装机吊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下部分安装要严格控制误差,实时测量与拉线检查。
        2.2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墙支护工程是指在深基坑中挖出特定基槽,用钢筋笼配合混凝土、泥浆等形成地下基坑的混凝土墙,有序排列与灌注的地下连续墙能够形成稳定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从而实现良好的支护效果。该施工技术历史久远且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地面坍塌与渗漏,常用于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中,但该技术施工成本较高,施工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

该施工工程除了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施工要点:①根据施工需要合理设计连续墙的排列结构与位置,施工单位需提前考察施工范围内的基坑情况与地质条件,科学严谨地设计地下连续墙结构与布局,在保障地下连续墙支护性能与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②地下支护墙的承重力与负荷力需满足建筑工程施工与安全需要,连续墙的支护能力取决于墙体内钢筋笼与混凝土浇灌效果,也取决于不同墙体间的协调与布局。上文已阐明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要点,墙体内所灌注的混凝土或泥浆要符合建筑指标,所用导管也应强调其密封性及承压能力,及时对墙体进行补浆,有效保障墙体的承重能力。墙体间布局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图纸与支护环境协调设计,保证支护施工质量[2]。
        2.3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锚杆支护施工是指先灌注支护孔,随后利用钢丝绞线进行固定,钢丝绞线能够有效增大支护孔的承压能力,从而完成对深基坑地支护与固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①施工前需对施工范围进行科学细致地勘察,保证了解地下深基坑的深度及地质情况等数据,从而科学测定锚杆的长度、位置与倾斜角度,这是利用锚杆支护的关键操作;②锚杆的固定与焊接要紧密且形成一个稳固的组合体,从而使各个锚杆受力协调均匀,其合力发挥良好支护作用。另外,锚杆支护具有良好的透水引流性能,有效提高建筑地面承重力[3]。
        3.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管理策略
        3.1加强注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目前,建筑基础施工普遍存在施工复杂的特征,尤其在各项指标方面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对各项深基坑支护技术加以重视。深基坑支护作为建筑施工的临时性支护结构,可以确保基坑开挖施工有序进行,根据自身在功能作业方面的差异性,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主要以支撑系统、挡土系统为主,从而要对深基坑挖开深度加以管控,根据有关要求标准进行施工建设。
        3.2提升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时常会出现因框架结构大于自身称重能力导致框架结构发生变形,进而使地下管线与边坡受其影响,如若结构变形状况十分恶劣,势必会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深基坑支护施工效率。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现场工作者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力度,还要做好实际数据分析与测量工作,制订完善的设计方案,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变形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以此确保施工质量[4]。
        3.3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检测工作的开展
        施工前与施工过程中的实时检测是确保支护工程施工效果与质量的关键工作,实际支护作业需明确了解建筑环境与潜在影响因素,检测工作的误差应降低至最小值。若存在明显误差,则会影响支护作业各个环节,进而影响整个施工工程的进度与效益。因此,施工前专业的勘察与检测,施工中数据的实时测量与记录都是保证支护工程安全有序进行的关键,这也为后续施工作业与问题返修等提供了有效依据。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骤增也使得基坑情况越来越复杂,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时,尤其高层建筑较多的局面下应该更加合理的选择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以及锚杆支护施工技术,若有必要可选择排桩、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等,或是混合使用,从而使得基坑支护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具有适用性,也真正能够从经济的角度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能够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加上一层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宁,王国文.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171.
        [2]火映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2):111-112.
        [3]康 峰.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97.
        [4]李成川.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