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童嵩平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童嵩平
[导读] 摘要:预结算审核可以使整个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各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
        杭州伟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预结算审核可以使整个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各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公平性和专业性,一般情况下,预结算审核工作都是委托给第三方机构完成,有效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
        一、常见审核方法
        1、全面审核法。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应用全面审核法审核范围覆盖非常广,虽然工作量也非常大,但是准确度却比较高。通常情况下,在一般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比较常用。
        2、重点审核法。重点审核法是以全面审核法为基础,对工程施工中的重点施工环节进行预结算审核,通过重点审核法对工程项目的针对性审核,提升工程项目重点施工环节造价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重点审核法主要是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复审中,也就是说在进行工程造价审核时,先通过全面审核法,再通过重点审核法,降低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浪费。
        3、对比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就是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工程造价审核,利用相同的地区,相同的建筑结构,相同的建筑工程根据相应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工程造价方面的对比,通过对比审核法能大幅度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具备比较高的精确度。
        4、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审核法有很大区别,对比分析法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是将工程量和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将工程中的实际规模与立项批文做对比,及时发现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工程造价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工程中。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内部的成本管控容易被忽视,经常导致目标成本的增加。被忽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项目内部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几乎所有的管理制度都是针对外部协作排查而定的,内部制度往往只是一种形式;②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各管理人员对制度的态度比较敷衍,相关制度在内部人员中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得内部制度的执行效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③内部管理存在强烈的个人色彩及行政干预的现象,同时内部制度的执行也缺少特色、管理人员缺少自主性及系统性。
        2、虚报工程量的问题。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工程量审核是重点,也是难点。追其原因:(1)建筑工程项目的多样化、规模化发展态势决定,建筑工程工程量较大,需要财政评审人员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进行计算。(2)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多因素影响出现工程变更问题,加之多数建筑工程项目存在施工周期长、涉及施工工艺多等特征。而在结算过程中,财政评审工作人员主要依据施工现场情况、工程变更资料进行审核。因此,当送审单位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存在谎报费用、工程量重复计算、工程量不规范计算、数据放大处理等行为时,将增添评审难度。当工作人员未及时发现送审工程量存在的虚报问题时,不仅形成财政性资金投资浪费问题,也易引发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矛盾,降低此财政评审公信力、权威性。
        3、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水平不高。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求具有非常严谨、认真、专业能力极强的特质。但目前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可能跟不上企业要求,在工作中出现工作效率低、预结算工作误差性大等问题。另外,可能出现在预结算审核前,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没有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只是概算。


        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材料的审核管理。在工程造价预结算材料审核时,首先要对工程施工设计进行研究,作为参考依据,然后通过对比的方式,对施工中所涉及的初选材料和备用材料,进行价格格质量的比对,选取最合理的价格,同时,严格审核项目中需要用的材料的数量、规格、种类,对于华而不实的材料与设计师商量,是否可以替代,还要避免出现多买、买错等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并在审查方案中一一列出,其中要对材料预算价格进行重点标注,还要明确预结算的审核范围以及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动率,并给予一定的波动空间,使项目在运行时,出现意外情况的话,有调整的空间。例如,材料的价格就像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等,都是跟着市场的波动,不断变化的,这也是材料预结算审核的工作难点,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在加强材料审核管理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行情以及工程所需要的工程量进行计算,然后确定最后的材料价格方案,然后将方案给施工的甲方查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或者是市场上价格过高的材料,是否可以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选择价格比较低且实用性强的材料,然后再次进行材料的采购,同时还要依据投标文件、合同的签订以及市场实际情况合理性等方面,来完成预结算审核工作。
        2、加强合同管理,控制中期付款审核。工程施工中的合同是有效保障工程造价科学性的基础,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时,需要加大对工程合同的管理,严格参照工程合同中规定的内容进行造价审核。尤其是在进行工程中期付款审核时,需要加大对工程施工中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因素的考虑,一旦出现必须进行的变更时,必须做好对工程预算的调整,确保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准确性。鉴于此,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时,需要加大对市场的分析,确保工程签订的合同中每一项条款都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
        3、严格控制定额套取问题的产生。在此过程中,首先,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在审核过程中一定要预防套错,需要检查定额的名称以及相关工作内容是否与设计相一致,同时要检查定额的换算是否客观准确、相似的定额是否存在混用的现象。其次,针对复杂的工程项目,一定要组织项目团队进行协调商定,要确保定额套取的充分性,对于定额的含量以及所包含的内容一定要仔细斟酌,在确定之前应该进行调查取证,考虑全面,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此外,审核工程取费一定要精准。在展开审核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整个项目的费用做好审核工作,对于工程的类别一定要鉴定其审定级别,而企业的类别一定要满足招标文件当中的相关要求,对于取费以及人工费等必须要符合造价站的相关规定。
        4、提升造价审核员工素质。工程造价审核工作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和参与审核的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加强专业人员素质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让审核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完善对预结算审核体系认识和积累,从而建立健全审核制度,提高审核员专业水平,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奠定基础。
        总结
        预结算审核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在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可能存在着对材料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工程项目核算误差大、审核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好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卫周.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0):185-186.
        [2]唐昕峰.谈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36):12.
        [3]魏丽琼.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49):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