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 咸贵华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咸贵华 郑祥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网络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个交通结构也在逐渐完善,桥梁作为道路交通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道路交通网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连通作用,同时由于桥梁施工相对于道路施工来说,其技术难度以及施工复杂度相对来说都比较大。
        山东泰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6414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网络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个交通结构也在逐渐完善,桥梁作为道路交通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道路交通网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连通作用,同时由于桥梁施工相对于道路施工来说,其技术难度以及施工复杂度相对来说都比较大。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简要地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存在的材料和设计问题,详细地说明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技术,并阐述了施工中使用的专业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探讨
        1路桥工程路基面受损原因
        路桥工程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加剧路基面雨水侵蚀,从而出现裂缝、沉降等现象。路基面受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设计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很多路桥工程设计人员将注意力都放到了软基处理方面,缺乏路基面防水性关注度,造成路基面防水层质量不达标,如果路基面长期受到雨水侵蚀、冲刷,就会降低路基面稳定性、物理性能,内外温差加大还会产生路基面内部应力,出现表层裂缝或剥离等现象。所以在路桥工程设计中,必须要全方位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对防水路基面的重视度,提高整体防水性能。
        1.2 材料原因
        材料防水质量直接决定了路基面的防水性能,如果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仅凭借良好的施工工艺也于事无补。很多施工单位过于追求低成本,采购价格低、质量低的防水材料,在应用一段时间后防水性能就会逐渐下降,加剧了路基雨水侵蚀、冲刷量,而路基受损势必会影响到路面,产生诸多的质量隐患问题。
        1.3 技术原因
        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施工工艺不达标会直接影响路基面防水性能。这就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标准,加强路基面施工质量管控。路基面施工工艺不达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混凝土拉毛不平整、路基压实度不足、存在防水漏洞、路基面凹凸不平等,任何一种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整体防水性能,提高路基面损坏率。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管控,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必须要加强质量验收,确保技术层面可以满足施工标准[1]。
        2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改进方法
        2.1防水混凝土配比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超过0.55,掺砂率在35%~45%之间,灰砂比为1:2或1:2.5,混凝土坍落度不得低于50mm,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0~140mm之间,坍落度损失值不得超过30mm/h,总损失量不得超过60mm(混凝土要在2h之内用完,避免初凝)。在正式施工前要在实验室做好混凝土试配工作,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和道路颠簸度,避免长时间运输造成混凝土初凝,浇筑之后产生冷缝情况。泵送混凝土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泵送剂,这样有助于提升混凝土抗滑性。
        2.2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2.2.1抛丸施工
        结合工作量大小、断面尺寸做好设备选型工作,大型段落选择驾驶式抛丸设备,同时配备小型移动式抛丸设备;工作量较小选择自行式移动式抛丸设备即可。为了保证抛丸质量,需要清除桥梁杂物、散浆、金属废弃物等。抛丸作业临线宽度重叠不少于10cm,避免出现漏抛现象。控制设备运行速度、丸珠粒径,如果构造深度较大、路面过于粗糙,要适当降低运行速度、更改抛丸粒径。抛丸击打下的废渣,通过该设备自动反吹清理吸尘器,收回到设备后备存储缸内,在存储缸装满之后统一收集处理。如果边角大型设备无法施工的情况,可以采用小型抛丸设备修补,抛丸完成之后要尽快开展下一道施工工序,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等问题[2]。
        2.2.2刨铣、打磨处理
        对路基面进行打磨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控制面层粗糙度,将表面上的碎石、浮土去除,避免后期防水材料脱落等问题。在具体施工当中要使用磨削机,根据设计标准确定最终的打磨粗糙度,清除表面灰尘。操作中要严格按照粗糙度标准开展工作,避免表面过于粗糙。


        2.2.3拉毛与防水层施工
        在防水路基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水工标准开展工作,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在混凝土初凝时,要做好拉毛处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小心的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浆,保证表面粗糙度,提高面层之间的粘附性。防水材料种类繁多,不同防水材料粗糙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更加合适的施工方案。(2)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拉毛处理完毕的混凝土不得通车,如果必须要从拉毛部位通过,要提前设置防护措施,避免路基面结构遭受破坏。(3)防水层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就需要在施工当中,评测路面的平整度,如果路面高低不平,需要采取整平措施,填补并压实坑洼处,并去除表面的泥沙、污渍。(4)在首次涂抹防水涂层时,要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后续喷涂时则要在上次喷涂防水层初凝后再进行喷涂。(5)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要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前,通车时必须要严加保护,不得转弯、紧急制动、倒车。喷涂防水涂料中,要有两个人用挡护布遮挡防撞墙,防撞墙底部防水层由人工进行涂刷[3]。
        2.3混凝土施工
        防水层铺贴30min之后,浇筑保护层,所有施工材料都要轻拿轻放,加强防水层保护,避免防水层遭到破坏。根据施工规范标准配置混凝土,保证拌和质量,控制和易性、坍落度、密实度,充分发挥混凝土保护层作用。沿着路桥面层每隔4m设置一个4mm的断缝,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一半时,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填充缝隙。做好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路基面的平整性。混合料搅拌时间不得低于3min,确保纤维可以均匀的溶入到保护层中。
        3路桥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控制
        3.1做好前期设计与准备工作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保障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的基础,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路基面防水性能。结合路桥工程的地质、水文状况,设计好施工方案。结合勘探数据资料和防水路基面施工要求,全方位开展准备工作。掌握相关的技术文件,如工程地质、调配方案、开挖标准等。
        3.2加强材料质量管控
        路桥防水路基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达标,特别是对于路基面防水施工来说,要重点保障防水层、保护层质量,降低雨水渗漏性。防水路基面施工中防水层、混凝土保护层、沥青面层都要保证材料质量,防水层在混凝土、沥青面层中间,所以要控制防水层粘附性能。防水层材料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抗侵蚀性、防渗透性、高弹性等功能;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避免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4]。
        3.3构建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为了可以全面保障路桥工程路基面防水项目施工质量,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作为路基面防水施工质量管控框架。质量控制除了要有施工单位,还需要联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对路基面“三层”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路桥行业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路基面防水施工质量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个施工环节中,并落实质控岗位责任。特别是在每个施工环节施工完毕后,要结合路桥行业质量验收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路基面工程项目最终的防水质量。在路基面防水施工中,还要加强施工操作流程、验收标准展开检查,贯彻“三检”制度,也就是第一道工序施工完毕后由施工小组自检;检查完毕后再由质量管理人员复检;复检完毕后由监理人员验收。三次质量检查合格之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水路基面施工可以保证路桥工程的整体性能,延长了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掌握影响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基本概况、施工要求,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混凝土配置、防水层施工、面层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强化各项施工工艺管控,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的路基面防水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海青.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11.
        [2]车先锋.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处理措施探讨[J].科技风,2020(01):98.
        [3]陈忠良,王方斌.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3):252-253.
        [4]李加坤.关于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2):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