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常见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陈良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不断增多,新型建筑材料也随之增加,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有较大影响,因此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抽样和严格的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但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技术的限制等原因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苏州高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不断增多,新型建筑材料也随之增加,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有较大影响,因此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抽样和严格的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但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技术的限制等原因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随后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材料检测;常见问题
        引言
        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大,施工材料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不符合质量标准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原因。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更需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使用劣质的材料能够增加企业的利益,却不利于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由于现场施工材料种类较多、检测过程较为复杂,新型材料较多,检测过程受到技术限制等原因,检测时存在较多问题。
        一、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检测样品不够真实
        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时需要有监督人员见证的情况下,取样人员在现场进行随机取样,然后送至专门的检测机构。需要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以及构配件等均进行取样和检测。一些建筑工程在取样过程中抽取的样品不具备代表性,例如在对钢材进行检测时,既需要检测钢材本身的质量又需对钢筋焊接的部件进行检测,而部分施工项目在检测时并没有完成焊接工作,使得检测结果与钢材质量有较大偏差。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质量较差的材料,检测时提供的材料并未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即使检测数据在合格范围内,也无法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缺少专业的检测人员
        建筑材料的检测包括现场取样和送检两个过程,取样过程中缺少专业的人员会导致抽取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即使检测结果合格也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也存在部分检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不会处理样品及以及读取数据,难以完成一份专业的检测报告。检测机构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当出现新的检测技术时,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掌握,使得检测结果不够准确。甚至部分工作人员收取施工企业的贿赂,进行虚假取样或随意填写检测结果。检测工作虽然不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但过程较为复杂,部分施工现场的检测过程较为混乱,甚至出现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兼职检测的情况。
        检测人员不够专业也会对检测设备造成影响,工作过程中需及时对检测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检测之前需将设备进行调校,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会使检测数据不够准确。检测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在检测过程中无法进行准确的调试,也就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我国进行材料检测的机构较多,但大部分是小型机构,使用的设备较为落后,并且检测技术也不够规范,而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材料都由这些机构进行检测,无法切实保证工程的质量[1]。
        (三)水泥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水泥的检测过程较为复杂,环境以及检测设备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建筑企业在施工时通常不会选择同一厂家生产的水泥,并且使用到的水泥品种较多,检测时未对品种进行归类,最终的检测结果无法代表水泥的质量。水泥存放的时间以及存放环境都会对水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水泥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检测,水泥出厂检测合格使用一段时间后还需进行复检。此外一些检测人员缺少专业知识,没有了解检测环境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检测时没有对水泥存放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检测结果受存放环境的影响。
        二、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合理真实取样
        进行检测时抽取样品的方法对最终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采取科学合理的取样方法,确保检测结果能够代表建筑工程的质量,还需确保抽取了足够数量的样品。

不同厂家生产的材料所遵循的质量标准不同,存放环境也会对不同时间进场的材料产生质量影响,因此同一产品需根据进场批次与生产厂家分别进行抽样检测。对于使用范围较大的材料要进行重点检测,检测之前首先要确定材料的标准量程,例如不同的钢材选择的量程不同,合格标准也有所差异。虽然检测的过程较为复杂,但也需保障不同材料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检测,使最终的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此外还需增加抽样监督人员,确保抽样过程科学合理,没有进行虚假抽样,监督人员需确保样品是在施工现场抽取,在送检过程中没有更换样品,此外还需做好监督记录[2]。
        (二)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的质量,因此在检测时需要由专业的质检人员进行,不可由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兼职,还需定期对检测人员对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科学正确的使用设备,可以顺利的进行检测和分析数据。质量标准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改变,要使检测人员掌握最新的质量标准。还需使他们了解不进行严格的检测所会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随意填报数据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能够对他们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还需健全检测人员的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产品的检测需求,设立规范的操作标准,使取样、检测、处理数据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规范化进行。当检测结果出现问题时要进行严肃的处理,还可以建立激励制度,可以在每个季度对检测工作进行考核和总结,设置不同的奖金,并根据工作质量对他们进行奖励。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全面的工作考核,并且需要保证考核过程的公正与公开。能够有效调动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鼓励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三)水泥检测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进行水泥质量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由于水泥的使用范围较广,因此要对生产厂家,品种、出厂时间以及存放位置进行统一详细的记录,每一种产品都需进行随机取样。水泥取样完成后需进行合理的存放,确保存放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适宜,防止水泥受潮等,避免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当检测设备出现问题时会使数据偏差较大,因此在检测之前需要将设备进行调试,检测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操作[3]。
        (四)科学处理检测数据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较为复杂,并且材料较多,每种材料的检测方法、数据以及合格标准都不相同,这会使检测结果分散,虽然每种材料的检测结果都符合质量标准,却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当数据产生误差时,需要根据材料的生产时间以及储存状态查找出现偏差的原因。对检测过程进行复查,避免由于操作失误以及设备出现问题等原因使得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检测时不仅需要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不能不进行检测就随意填写或更改数据,更需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对偏差出现的原因进行严格的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4]。
        三、结束语
        由于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较为复杂,并且新型的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检测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建筑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会导致较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缩短建筑的使用时间,因此需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根据常见问题采取解决措施,避免这些问题在检测过程中重复出现,影响检测效率以及结果。还需不断提高检测技术,使检测数据更为精准,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以及使用年限,促进施工企业以及材料检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宗慧.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实际建设工程中的意义[J].建材与装饰,2018(11).
        [2]杨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及常见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39):78-79.
        [3]于国芳.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90-90.
        [4]彭君.建筑材料检测中的问题分析探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7):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