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33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建设人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要点;提高措施
引言
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相关部门需制定完善的检测技术标准,降低检测技术结果出错的概率,有效保障我国人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需根据不同的工程建筑材料选择最为合适的检测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检测技术结果的精确度。
1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1.1对于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实际工程中材料的承载力。如在建筑中常见的水泥和钢筋,只有质量达到建筑要求,才能保证建筑居住者的安全。如果建筑采用了劣质建筑材料,建筑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给建筑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2有价值更高的经济意义
采用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能够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经济价值。虽然劣质建筑材料在建造时成本较低,但从长远来看,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的建筑不仅会给社会带来潜在危害,还缩短了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费用。因此,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更具有经济意义。
1.3质量检测达标材料可提高工程的质量
前期设计出的图纸是对工程最终成果的预设,是各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建造出来的成品很可能会因为承重不够而出现问题,难以开展后期施工工作,甚至拖延工期,影响正常交房和使用。因此,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才能为建筑商创造效益,也更加适用于工程。
2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要点
我国工程建筑行业中,针对不同的工程建筑材料,所采用的检测技术也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2.1对于水泥的检测
在我国工程建筑行业中,对于水泥的应用十分之普遍。因此,水泥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项目的好坏,劣势水泥会使得工程建筑项目的安全埋下隐患,严重的话危及到施工人员及住户的人身安全。在检测水泥时,相关行业必须提高注意。检测水泥时,检测人员需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水泥检测标准来执行,我国水泥的最新检测标准为《通用硅酸盐水泥》(XG2—2014),该标准对水泥的试验方法、技术要求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检测人员在对水泥进行检测时,在拿到水泥时,需充分检查水泥的外包装是否存在破损的情况,对照检测标准,比对水泥的各项指标数据。确认完毕后,针对水泥的各种性能进行相关的实验,确保所采购的水泥充分符合相关标准。此外,在对水泥进行检测时,需特别注意水泥的出厂日期、合格证书等,所采购的水泥必须是同一厂家统一批次生产的。若采购水泥的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必须对所采购的水泥进行多次实验,确保水泥质量完全符合标准,有效保障水泥的质量等完全符合工程建筑项目的相关要求。检测人员在检测水泥的数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检测,一般来说,散装水泥的重量一般在500t以内,袋装水泥的重量一般控制在200t以内。检测人员在对水泥进行取样工作时,同一批次水泥的取样至少要达到25次,才能有效检测出水泥的凝固时间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2对于钢筋的检测
我国对于钢筋检测有多种标准规范,具体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等,钢筋的检测需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来进行检测。同水泥检测一样,检测人员需仔细核实钢筋的出厂日期、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等,确保钢筋的出厂日期、各项数据指标等都和报告一致,确认完毕之后,检测人员需对钢筋开展复检工作。
进行复检工作时,检测人员需重点关注钢筋的尺寸、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等,在进行复检工作时,检测人员需采取多次抽样的方式来进行检测,例如在进行钢筋重量偏差值检测时,需分别从不同的钢筋上进行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且长度至少保证有500mm,多次取样的方法可有效保障数据的精准度。在进行钢筋检测时,检测人员需将数据记录下来,将钢筋的重量偏差、力学性能等详细记录,根据这些数据,可预估出钢筋在工程建筑项目中的工作状况,可将风险降到最低。
2.3墙体材料的检测
墙体材料在工程建筑项目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检测人员需着重注意墙体材料的检测工作。工程建筑项目中的墙体材料,常见的有烧结多孔砖等,检测人员在对墙体材料进行检测工作时,需根据工程建筑项目所使用的墙体材料进行检测,不同的墙体材料具有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内容主要是围绕墙体材料的强度、尺寸及外观来展开。检测时,需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确保检测效果的真实性及精确性。
3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运用的措施
3.1健全材料检测的标准规范
想要保障建筑工程检测的质量,就需要健全材料检测标准规范,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完全按照有关的要求实施操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实施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于有关的技术文档资料,要避免发生外泄的现象。就有关的检测制度而言,要实施不断的健全和优化,在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3.2强化对于仪器装置的使用和维护
在检测建筑材料期间,想要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仅需要健全检测的制度,还需要对仪器装置进行合理的存放,凡是使用到的仪器装置,都需要有规律地进行保养,保障仪器的功能可以有效发挥。不仅如此,还需要保障科学合理的处理仪器装置,这方面主要是针对比较精密的装置,类似于称重装置,就是要有规律地对其实施校正,如果检测其发生了问题,要及时的实施处理和解决。如果有关的仪器装置需要修复,首先要对其实施系统性的分析,以此保障其各项参数稳定。
3.3严格保障取样的规范合理
对于工程项目较大,建筑材料比较复杂的大型工程来说,由于建筑材料的基数较大,因此在具体的材料检测过程中无法对所有的材料都进行一一检测,需要使用抽样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材料检测工作。在对建筑材料样品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根据常规的抽样方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对于同一批的建筑材料的不同位置的材料进行合理取样,在这个过程中,取样人员应该严格保障取样材料的合理性,严格按照取样标准进行。在进行取样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在进行取样工作时,需要严格保障取样操作的规范性,严格按照取样的标准来进行取样工作,例如在检测半流质的建筑材料时,首先要将其进行搅拌,然后再使用干净干燥的密闭容器进行存储。(2)取样数量要根据材料的总量来进行确定。(3)在进行取样之后,要合理保存相应的样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将样品放置到合理的位置,由专业的人员进行保管。
3.4加强对于材料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相应的建筑工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对于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因此,要加强对于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要对相应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在通过实践训练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预防出现在实际工程材料检测过程由于检测人员能力不够而导致的检测错误的现象。
结束语
总之,建筑材料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基础项目,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工艺、流程、人员等各类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检测成效,为建筑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何有亮.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13):172-175.
[2]崔丽娜.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门窗,2018(1):46.
[3]邓敏.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2):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