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刘敏
[导读] 摘要:业财融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业财融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在分析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的特点,提出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实施保障,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 业财融合; 财务管理;
        业财融合是企业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近年来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必然要求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财务共享中心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将企业的财务、业务等进行集中化管理,从而对企业的财务、业务全过程进行监控。在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的基础上,企业对业财融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行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规范信息标准
        在业务财务整合过程中,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生成相应的凭单。企业财务集成中涉及的基本数据包括员工信息,部门信息,客户信息和成本帐户。对于业务数据,主要包括每日报销单,现金储备,合同收据等。同时,由于公司的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在过去还没有形成高度的统一性,因此很难在不同数据之间建立良好的连接和兼容性。为了保证产业金融一体化的顺利发展,有必要通过第三方平台促进两者的融合,以实现数据通信。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可以分别传递给中间数据库,中间数据库分析并获得执行顺序,解决了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独立的障碍问题。
        (二)构建异构共享数据库系统
        在公司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信息系统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信息对接和匹配操作的技术差异,将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整体业务发展,还会削弱信息的使用效率。受传统公司业务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公司在收集公司信息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点,因此信息收集的效率不高,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鉴于企业业务流程的便利和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有必要在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一个实时数据共享平台,以提高企业信息整体使用效率,打破孤岛。部门之间的信息,以及业务发展和企业利润创造。当前,解决部门之间信息壁垒的主要渠道是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库的存储和共享,实现了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和凭证处理,解决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面对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库差异,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连接服务来解决。另一方面,有必要整理公司的流程。公司开展业务时,有必要澄清业务规范和操作程序,并建立完整的业务规范,以帮助财务管理系统更好地监督各项业务的发展。需要针对财务系统调整具体差异,以确保公司的业务流程可以在财务监督下顺利进行。
        (三)实施公司财务与业务系统对接
        企业的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是业务财务集成管理的核心。这两个系统是否完整,决定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了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建立业务整合,需要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和财务数据交换系统,以实现凭证的自动生成和其他业务信息的存储,以促进业务的顺利发展。在构建该系统的过程中,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数据交换系统。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财务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可以提高同一局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效率,并有效地保证数据安全。数据交换系统有助于通过中间库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避免两个数据库互操作的情况。
        二、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实现方式
        (一)整合会计资源
        企业构建财务共享平台能够有效改善信息孤岛的现象,提升企业的信息整合能力。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整合过程中,要考虑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改善和拓宽信息沟通、传递的途径,确保企业各部门都能有效利用相应的信息。

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传递不需要复杂的流程,财务信息的传递效率较高,真实性和实效性也较高。除此之外,即便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业务机构,其财务信息都可以被纳入横向比较的机制中,规避因为会计人员素质差异而导致的信息失真的情况,确保信息的客观性。此外,借助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便利,根据不同的单位的实际特点制定满足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方式,从而为不同区域的公司提供统一的财务处理方案。
        (二)制定标准化的财务监管体系
        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时,不但要立足于财务共享平台,还要不断完善财务监管体系。首先,业财融合的规范必须要按照企业统一的流程开展,并且要经过平台的审核才能进行。其次,为了确保企业业务的顺利开展,内部采用业务集中的方式,使企业成员把握业务的开展动向。再次,在开展业财融合时,财务数据入库与保存要严格按照流程,不能随意变更。最后,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确保业务的顺利完成。
        (三)协同财务业务流程
        企业财务共享平台的不断完善,就要求财务共享中心遇到突发性事件也能够记录和处理,从而为企业提供运转必备的财务数据,承担起企业管理的职责,使不同业务主体的财务请求都能够通过平台得到合理解决。财务共享中心属于财务流程的改进和再造,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步骤非常关键。财务共享中心包括专业组和监督组,专业组由专业会计人员任职,直接接触第一手的会计资料,防止人为因素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监督组要对会计流程非常了解,负责监督专业组成员操作的规范性。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体现在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企业内各部门存在大量的业务,业务顺利开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就控制层而言,各项业务的开展最终目的是为利润的创造,因此对于财务与业务而言,只有将信息合理加工反馈,并让企业的业务开展效果提升,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通过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将极大提升企业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实施保障
        (一)制度保障
        财务与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明确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否能够落地在于是否有完善的执行体系。因此,制度也是保障业财融合的基础与前提。科学的制度能够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维持企业高效运作。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部管理体制,并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调整。
        (二)技术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的。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使得财务共享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利于企业业务的开展,同时要保障财务共享平台的稳固运行,降低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的信息问题,促进企业业务的拓展。
        (三)人员保障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开展业财融合,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会计人员。人员保障的措施之一是通过公司自身的内部人员进行培养,加强人员培训,在短期内提升会计人员的能力,培养人员的忠诚度,使得其在之后努力为公司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财务共享中心已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接纳与采用,业财融合也是当下公司提高管理效率的必经途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开展业财融合有利于企业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对财务与业务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研究[J].中国商论,2019(6):157-158.
        [2]陈衬兰.基于财务共享的业财融合模式构建与实施探析[J].中国市场,2019(12):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