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贾佳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贾佳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山西省阳泉市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构件预制分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各方主体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需求的增加,过去的工程造价管理不能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构建工程造价信息化战略发展模式已经显得更加紧迫。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发布、更新不及时,信息标准不完善,信息不完整等。基于这些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并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为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提供准确完善的数据信息,帮助相关单位制定预算定额,对工程造价予以严格控制,避免造价失控现象的发生,进而实现工程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研究都毫不懈怠,通过不断完善造价信息收集渠道,增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逐步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给相关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可以说,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将会有效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给项目参与方创造可观效益,助力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良好发展。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造价在我国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工程造价在最初的计算采取人工核算方法,造价师需要进入现场获取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计价软件不断涌现,工程造价师工作量大幅缩减,信息传输的方式自纸质改变为电子信息,并已经形成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二十一世纪初期,专用计价软件更替。广联达及鲁班等图形计算软件出现后,鹏业及广联达定额管理软件相继开发,能实现信息系统数据的有效处理,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在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工程造价软件会变得更加先进,信息化也会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方式,如何引进及使用信息化工具是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通过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能在线观察材料费用,工作人员能通过对比把握材料及设备的价格趋势,信息数据实时在线,工程项目各个参与方能随时查询信息,实现项目参与方的资源共享,对监督及管理工作起到作用。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现状
        2.1行业信息化规划不足
        行业信息化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工作人员信息化采集技术水平不足、缺乏完善的信息建设标准等,在实践中我国缺乏完善的、统一的信息建设标准。在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以及加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阻碍性的问题,信息规划的不足影响了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
        2.2缺乏信息标准
        《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中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做出了规定,但是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外,还需要供料机数据标准,以及造价指数指标、成果文件标准、信息搜集处理、交流、共享等标准等等。现阶段,我国在确保完善信息标准体系,在信息标准方面无法达到统一、有效,这样一来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存在阻碍,信息共享交流差,这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巨大阻碍。
        2.3价格信息发布的滞后和缺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经常会出现变动,倘若不能够对信息的实时性加以保证,那么工程造价的计算结果就会与实际发生的成本产生较大出入,难以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发挥出指导作用。然而当前工程造价信息都是一个月一刊登,中间涉及多道业务程序,这就造成了刊登出的信息极有可能已经发生改变,不再具备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受到版面的限制,工程造价信息并不是十分完整,厂家信息和材料质量都无法从三言两语中获悉;而运用网站来查阅信息虽然比较便利,但是对网站的维护更新有着较高要求,信息更新不及时就会导致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危机也会随之来临。


        3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做好信息化规划
        (1)构建管理信息制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之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势在必行的。为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就要制定行业中的标准要求,为信息沟通以及交换提供平台。制定完善的标准化的信息制度,联合各个部门,提升整体性,快速便捷地利用信息资源。(2)构建信息资源库。通过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的方式整合多方资源,根据不同内容整合内容,强化管理,真正做到信息共享,为工程造价工作提供参考与支持。只有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强化资源库构建,提升信息化规划效果才可以在根本上为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充分地凸显其价值与作用。
        3.2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和处理标准
        获得准确而真实的一手信息,并将信息内容精准的记录和传递,则需要采取专业的信息获取方法和处理手段,以达到高标准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要求。目前信息收集的标准为:信息获取对象明确、获取方法正规、信息获取按照规定进行,在满足以上条件以后,才能对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根据不同的规定,对重要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和存储,将满足标准的信息通过取样方法、收集时间、收集渠道等类型进行划分,让信息有目的、有价值的被使用。正确地进行信息分类,可以方便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多角度的完善信息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潜在价值。
        3.3信息系统的数字化趋势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开展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平台,这一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将会是一个重要趋势。工程造价信息需要面对全体社会公众开放,相关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值得广大企业予以深思,与企业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全程使用计算机来采集、分析、处理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就会大大减轻,只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就可以迅速得到工程造价信息,信息的传输速率会更高,信息的发布会更加及时,互联网优势因而得以充分展现出来。对于数字化信息系统要建立安全防御机制,保证信息传输和使用的安全性,尽可能地防范信息丢失和外泄给相关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3.4优化技术水平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系统对造价管理具有一定作用,若想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也需要适当的进行升级及改造,造价管理系统含有数据库及估算编制等多项内容,每个子系统的联系相对密切。各个子系统模块在统一调配后,有利于实现系统数据的实时交换,为数据共享及信息传输提供条件,保证造价信息的高效处理。在此过程中,组织部门应当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使责任与权力有效落实,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成本计算机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信息化管理建设效果的问题现象,特别是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有必要改变之前的计算机化构建模型,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的使用为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提供统一高效的管理,使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辛烁文,侯孟.探讨冶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J].工程造价管理,2018,(06):57-68.
        [2]赵燃.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居业,2018,(11):158-159.
        [3]王笑楠.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211.
        [4]张辉.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55-56.
        [5]郭静.大数据背景下交通信息化建设路径思考[J].通讯世界,2017(19):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