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杨金霞
[导读] 摘要:化工行业出现突发环境事件的概率较高,针对相关事件展开有效分析,了解其基本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评价以及应急预案设计操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维护环境、群众的安全也存在积极影响。
        上海深通环境节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0
        摘要:化工行业出现突发环境事件的概率较高,针对相关事件展开有效分析,了解其基本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评价以及应急预案设计操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维护环境、群众的安全也存在积极影响。本文针对相关内容展开详细探讨,以期减少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充分的发挥环境风险评价实效性。
        关键词: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评价;应急预案
        引言:在有效掌握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特点,进行科学化环境风险评价操作的条件下,通过充分考量相关的各类风险防范措施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等,围绕优化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实效性以及企业风险预防控制能力,开展综合性的应急预案设计操作,对推动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存在积极影响。
        一、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特点分析
        (一)影响恶劣
        化工企业通常需要在低温、高温或者负压等条件下开展相应的生产操作,如果出现风险事故,通常会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出现,同时,还极易影响到周边其他危险源,从而出现连锁事故,导致事故影响不断趋于恶劣化[1]。
        (二)风险源数量多
        化工企业实际开展各环节生产操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具有毒性、易爆性或者有害性等性质特点的材料和产品。从材料的存储、运输和生产等一系列过程中,涉及到的环境风险环节也较多。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化工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随之提升,仅环保部门整理数据便接近600起。
        二、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现阶段在化工行业领域,展开环境风险评价操作的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包括蒙德法、事件树法以及检查表法等。不同的方法适合应用的领域通常存在较大差异性,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基于对相应评价对象现实状况的充分考量,择选出最合适的评价方法,同时,考量各方法间的互相弥补,并应重视开展有效验证,有助于更好的确保评价结果的精准性[2]。
        例如,在应用检查表法的过程中,通常是需要对危险的等级和因素开展评价,此类方法的特点是,需要根据已经编制完成的检查表开展仔细的检查工作,根据所设置的评价标准,开展最终的安全等级确定操作。该方法通常应用在事故调查或者系统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具体应用之前,需要确保相应各种检查表及评价标准的有效编制和设计,主要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性较高、上手难度较低;缺陷在于检查表的编制工作存在较高的繁琐性。
        三、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对于化工企业来讲,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开展的应急预案编制操作,不仅具有的难度和专业性较高,且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工程技术、环保、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想要达到对其开展有效编制的目的,需要以相应生产经营单位合理开展环境风险等级评价操作作为基础,具体编制流程包括:组建编制小组;对相应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基础的情况采集和调查操作;进行环境风险研究和风险源识别,根据相应标准对于时间的层级进行明确,通知应急部门,合理开展职责分配,科学设计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方式;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对预案开展验证、发布以及优化更新操作;具体落实预案内容。
        (二)工作原则
        对于各行业来讲,其对于突发事故进行的应急管理研究和编制存在较大差异性,遵循的应急管理原则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的内容也多为重视预防,以人为本;科学领导,分级负责等。
        1.重视预防,以人为本
        实际开展各环节应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针对环境事件相关的危险源展开有效的监督和管控,并创建环境事件风险预防控制机制,以最大化的减少或者避免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出现,降低或者消除其对于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更好的维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科学领导,分级负责
        企业需要建立独立的应急领导部门,实现和相关环保机构的有效衔接,在针对相应区域开展的应急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考量企业应急预案的结合。应急指挥部门需要遵循统一的领导和工作部署,同时,保证相关各部门间的合理协调,了解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及相应的应急工作开展流程,将部门工作实效性及专业性有效发挥出来。
        (三)应急保障体系
        专业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其主要作用是在突发环境实践出现时,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操作,基于导则相关内容,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出现几率较高的突发环境事件种类开展应急处置等队伍的建设操作。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开展的应急救援工作通常会涉及到事故监测、事故处理以及灾后建设等内容,且一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开展相关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提出相应建议,所以,建设包含多个领域专家的应急救援专家库也十分重要。
        (四)应急监测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开展的应急监测工作,存在条件艰苦、无法预知、范围广等诸多特点,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出相应监测结果,相应数据也需要体现出较高的典型性和准确性。现阶段,我国在开展环境应急监测的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包括单点采样分析等人工监测手段,相关仪器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基于监测物质的不同,可划分成生物类、无机类等。由于监测条件以及地理状况等,均会对人工监测法产生一定影响,且存在效率低、制约因素较多等问题,因此,我国逐渐开始对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结论:综上所述,文章对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对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分析,对化工企业进行应急预案编制时,需要遵循的流程原则等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建设专业的应急处置队伍和救援专家库的建议,也对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应急监测手段开展探讨,希望可以为更好的预防和处理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春红.由响水天嘉宜“3•21”爆炸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的重要性[J].污染防治技术,2019,32(03):54-56.
        [2]刘积江.化工企业液氯泄漏的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9):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