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郑翔
[导读] 摘要:只有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够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防城港市  538000
        摘要:只有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够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众所周知,在当前这一阶段动物防疫工作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并且在工作推进的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因此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动物疫苗监测工作的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出现以及蔓延。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现状;建议
        引言
        本文首先分析了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现状,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提升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1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现状
        首先是政府重视程度低。虽然很多地方政府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但是在管理和支持程度上不够合理,重点防控工作的人员配备还有经费落实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高。通过走访了解到甚至很多防控专业人员被抽调到其他部门从事与本专业不相符的工作,没能经常性地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并衍生出后面一系列的问题。其次监测结果使用难。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是为了给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当前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制定动物防疫的过程当中只是一味地套取之前的计划和方案,不能够突出样品的代表性,促使工作人员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结果分析不够,缺乏预警评估观念,这也导致检测结果不能够用于整体评价中。其次是重视程度不高在动物防疫的过程当中,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具体落实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存在工作滞后这一现象,再次工作人员对于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够,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也仅仅是敷衍了事,不能够及时上交样本且样品质量较差,甚至出现了样品单填写不规范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同时很多农村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够配合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甚至采取拒绝态度,这也为动物疫病采样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2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现状的建议
        2.1保证合理用药
        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提升的措施之一是保证合理用药。畜牧兽医在进行疾病防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用药规范和用药准则准确用药,防止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其他药物残留和药物危害。为了确保合理用药,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划拨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完善相应检测条件,构建专业化的动物实验室,保障出现动物疫病之后,畜牧兽医人员能够采集病料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诊断,以此来明确具体的致病原,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另外在进行疫病防治过程中,应该对药物的种类进行妥善控制,要明确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的各个药物使用原则,避免病毒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对于某些细菌性疾病,应该在进行严格药敏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对症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保证做到对症下药,提高疫病防治水平。此外还应该严格明确药物给药途径。某些药物有着特定的给药方式,不同的给药方式,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通常情况下能采用口服给药的,不采用肌肉注射给药,能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的,尽量不要选择静脉注射给药,避免造成动物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同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还应该严格明确给药的剂量,严格控制使用剂量,这对保障动物身体健康,避免出现药物残留有很大帮助。在用药之前对兽药的浓度,药物成分和使用数量进行有效确定,防止用药过量导致动物出现中毒反应或者严重的应激反应。
        2.2科学进行预防处置
        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提升的措施之二是科学进行预防处置。

对于患病并且已经死亡的动物尸体要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避免和杜绝疫病的传播,特别是要对病畜生前活动范围进行科学消毒和疾病预防处置。对于已经出现疫病的动物,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不能出现病情的瞒报和谎报。一旦确诊,就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处置,及时封锁病区,捕杀病畜,通过无害化处置和全面消毒隔离,更好地进行病区消毒和疾病防控,隔离期至少要1个月,只有当全部检验工作完成后,保证病区已经完善实现了消毒和病毒的隔离,才能解除封锁。
        2.3.强制进行疫苗注射
        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提升的措施之三是强制进行疫苗注射。通过对相关地区动物血清样本的研究发现,研究地区小反刍兽疫患病率并不高,而控制疫病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强制进行疫苗注射。我国很多地区虽然有着广阔的养殖面积,但是养殖密度较小,因此,只要严格进行疫苗注射,积极开展防疫工作将有效实现对这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通过对动物健康情况的综合评估,对动物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和补种,及时对当地野生动物疫情的发展情况进行检测,尤其是要加强对病毒传播途径的深入研究,做到提前预测、预防。
        2.4完善报告制度
        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提升的措施之四是完善报告制度。通过确定疫情报告制度,从而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结合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疫情报告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落实相关的防控工作。除此以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可以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网络体系,在原有报告制度的基础之上,制定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应急方案。通过做好消毒工作,进一步避免疫情的扩散,畜牧水产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在动物开始流通的过程当中,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检测和消毒,做好预防和检查工作,避免各项疫情的扩散。
        2.5落实动物疫病防控中的消毒措施
        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提升的措施之五是落实动物疫病防控中的消毒措施。首先是构建三级防疫消毒体系。一是设置出入养殖场消毒站。统筹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等奖励资金,着力支持大中型养殖场在距离场区3~5千米处设置独立消毒站,对出入养殖场的车辆进行消毒和清洗,有效降低疫病传入风险。积极引导中小型养殖场因地制宜建立简易消毒点,配备电动喷雾器、清洗机等器材,对出入场的车辆进行清洗消毒。二是设置镇级检疫消毒点。按照每镇2~3个点的要求,在镇际接壤处设置与动检疫申报点合署办公的消毒点,配齐快速消毒设施,对引进或调出畜禽开展消毒。三是设置县级消毒指定通道。根据当前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形势,引进第三方机构,采取社会化服务方式,在县际主要交通要道建立消毒通道,所有出入境的畜禽必须走指定通道并接受消毒,着力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与此同时,根据疫病防控需要,在各村(居)出入路口设置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点,铺设消毒垫或设置消毒池,对所有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紧急消毒。其次是探索三种消毒管理机制。一是压实消毒主体责任。综合运用发放宣传资料、开办讲座、签订承诺书等举措,压实广大养殖户、畜禽贩运经纪人、屠宰场经营者、活畜禽交易市场负责人、病死猪收集员的消毒主体责任,促进消毒措施的自觉落实。二是探索社会有偿服务。在活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县级消毒中心等场所,积极探索第三方有偿消毒服务模式,着力搭建专人、专业、专门的消毒框架,引领消毒方式和消毒效果提升。三是夯实官方监督机制。一方面,严肃查处不执行消毒规定,违规养殖、运输、屠宰、储藏、经营畜禽及产品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大对官方兽医的教育管理力度,严肃处理不履职尽责行为,始终保持监督消毒的高压态势。
        结语
        总之,畜牧行业应当吸取历次疫情经验教训,系统分析,准确预判,主动求变,超前布局,不断在困难中蜕变、成长。
        参考文献
        [1]段晓卿.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性[J].甘肃畜牧兽医,2019(8):29-30.
        [2]罗秀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