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下文立足于我国电网发展实际情况,以智能电网建设为基础背景,深入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构成、内涵,然后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通信系统进行了详尽论述,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智能电网;物联网;电力通信
社会用电需求增长、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催生出了“智能电网”这一概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已近十年,各环节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显著改善、特高压网络国际领先。而智能电网的实现也对电力通信系统、电力系统信息收集以及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通信系统优化离不开先进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支持,物联网正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信息处理中心的有效协调,最终实现信息自动化高效处理的高新技术[1]。在物联网的支持下,电力通信系统有望实现提供全面的供电信息,并将配电、供电、储能、输送、售电服务整合在一起,完成对应功能、互补功能、精确供电的发展目标,确保投资效益、用户成本等达到一种合理状态,这也是我国未来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为推动各地电力通信系统建设发展,就需要立足于智能电网发展背景,对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析。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是典型的开放式依稀结构,是为一种综合性技术,该技术体系的完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方法制成,比如中间件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流管理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方法为:传感器技术(GPS、摄像头、各类传感器,实现信息的采集);信息传递技术(深度融合互联网以及电信网络,实现各类信息的准确传递、快速传递);处理技术(云计算、神经网络、分布式计算等,有效处理海量信息数据,实现各种非结构化信息整合)[2]。
整合上述分析,在物联网技术架构中,实现了对各类信息的安全传输以及快速流动,考虑到物联网当前在我国各行业的应用仍旧比较分散,缺少完善的技术应用标准,所以需要根据电力通信系统的实际特征,重新界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法,确定感知层、网络层、处理层的搭建方式以及模糊计算、智能计算的选择。
根据我国各地智能电网的建设情况来看,电力通信系统需要满足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方面运作需求,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以用电为例,应在传统电力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智能电表收集的信息数据,构建出双向互通的系统架构,支持实时用电数据采集、计量以及用电情况分析,同时支持数据的下发以及上传,保证电力企业能够对用电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制定出稳定、安全的输配电方案[3-4]。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通信系统
如上所述,物联网技术是一个综合技术体系,由多个技术层构成,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物品相关信息以及其他电子信息,让信息整合在同一的平台中或者储存空间中,并利用模糊识别、神经网络、云计算等技术分析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最终为电力企业控制物理世界提供可靠数据支撑。笔者认为,在智能电网体系中,物联网技术可作为电力通信系统的末梢部分,有助于电力企业实时监控各个区域的用电情况、电能运输情况、线损情况、需求侧情况等。
(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通信系统基本架构
全面感知、高效传输是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对于电力通信系统而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感知层,利用各类传感器技术、GPS技术以及智能电表,实现对用电数据、输电数据、线损数据、环境状态数据、机械状态数据的全面采集;二是网络层,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原始数据信息整合至管理中心或者分布式储存空间中,在这个部分,主要实现原始数据认证、编码、鉴定、计算等,若非结构化信息过多,则还需要整合数据降噪技术;三是处理层(应用层),该层根据数应用需求,利用中间件以及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为电网管理提供可靠支持。
(二)基于电力通信系统的硬件构成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通信系统,主要作用是提高电网管理水准,而该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硬件体系上。一是RFID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等方式实现信息有效识别。目前,可采用标识目标的方式,确定物理世界中各类设备的电子编码、相关信息等,确保电力通信系统能够有效识别目标对象。同时在各个区域架设能够传递信号的射频天线,保证信息高效传输。对于电力通信系统而言,物联网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其更加精准的采集环境、用电、输电、设备信息,便于实现早期的预警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二是要搭建完善、可靠的传感器硬件体系,要根据电网管理需求,合理设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比如,环境数据监控,就需要根据电网所在地情况,设置能够监控风速、风向、湿度、气压、覆冰等情况的传感器设备[5]。
结束语:
(1)现代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在于通过通信网络以及智能化设备,将电网中的设备全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电网数据体系,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最大的特征就是海量信息双向交互、设备的互联互通,整合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通信系统,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以及学科概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通信系统搭建,必须要综合考虑到多个层次的设备配置方法、技术完善方法。
(2)伴随我国持续推动智能电网建设,高新技术对电网建设也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物联网技术也会在信息采集、安全监控、安全生产管理、数据交互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电网管理水准,实现业务、信息、管理、检修等工作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王毅,陈启鑫,张宁,et al.5G通信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应用分析与研究展望%Fusion of the 5G Communication and the Ubiquitous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Applic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Prospects[J].电网技术,2019,043(005):1575-1585.
[2]张宁,杨经纬,王毅,et al.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5G通信:技术原理与典型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9(14).
[3]沈博,蔡泽祥,戴观权,et al.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通信分析[J].电力建设,2019(9).
[4]江秀臣,罗林根,余钟民,et al.区块链在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及方案[J].高电压技术,2019,45(11).
[5]郑晓庆,应站煌,汪强,et al.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J].电力建设,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