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老年人失能状况的改善效果 梁薇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8期   作者:梁薇
[导读] 【摘 要】目的:探究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轻中度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失能老人72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OT训练结合常规运动训练,实验组给予OT训练结合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MBI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协和医院综合科  湖北武汉  430100
 
【摘  要】目的:探究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轻中度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失能老人72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OT训练结合常规运动训练,实验组给予OT训练结合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MBI评分和B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MBI、BDI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失能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老年人;失能;改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8-0188-02
 

一个人主要活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的丧失或受限被称作失能,老年人的失能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2015年,我国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达到4000多万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失能老人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躯体、精神状况较差,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但国内尚无低负荷节律性运动对中国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及情绪改善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低负荷节律性运动对轻中度失能老人进行干预,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失能老人72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入选标准:①符合轻中度失能老人标准,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DAS)分数在140-195之间[4];②年龄≥65岁;③能配合治疗,听得懂简单指令;④愿意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例标准:①不能配合治疗;②重度抑郁症及精神疾病;③有严重并发症,病情不稳定。其中实验组(共36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65-92岁),对照组(共36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65-9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上资料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OT训练结合常规运动训练,OT训练主要项目为串珠子、拼图、填色、水写毛笔字、积木游戏等。常规运动训练项目主要为运动体操(徒手操、弹力带操、太极拳、八段锦等),器械训练(上下肢功率自行车、Motomed)等。OT训练时间为每次30分钟,每周5次,连续治疗3个月,常规运动训练时间为每次30分钟,每周5次,连续治疗3个月。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OT训练结合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OT训练主要项目为串珠子、拼图、填色、水写毛笔字、积木游戏等等。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即帕维尔康复训练包括6 种运动机械,根据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器械,以治疗总时间30分钟为标准。(1)水平腿部推蹬:患者屈膝水平坐位,轻握扶把,沿水平方向缓慢蹬腿,缓慢恢复原位。使用肌肉:股四头肌膝、腿后群肌、腓肠肌、比目鱼肌;(2)腿部屈伸:患者坐位,双腿下垂,轻握扶把,膝关节缓慢伸展抬起,缓慢恢复原位。使用肌肉:股四头肌;(3)臀部外展内收:患者坐于训练椅上,双腿放在阻力片上,轻握扶把,外展双腿至自身允许的最大范围,缓慢恢复原位。使用肌肉:臀中肌;(4)身体屈伸:患者站位或坐位,手臂胸前交叉,放在阻力杆上,身体前屈至手肘碰到腿后,缓慢恢复原位。使用肌肉:腹肌群;(5)胸部推举:患者半卧位或卧位,缓慢推出扶把至手臂伸展,缓慢恢复原位。使用肌肉:三角肌前部、前锯肌、肱三头肌、胸大肌;(6)坐姿划船:患者坐位,轻握扶把,挺胸将扶把缓慢拉至最近位置,缓慢恢复原位。使用肌肉:斜方肌中部、背阔肌、三角肌后部。OT训练时间为每次30分钟,每周5次,连续治疗3个月,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时间为每次30分钟,每周5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评定标准
1.3.1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采用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0-20分为极重度障碍,21-40分为重度障碍,41-59分为中度障碍,60-99分为轻度障碍,100分为ADL自理,总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3.2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采用BDI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0-13分为无抑郁,14-19分为轻度抑郁,20-28分为中度抑郁,29-63分为重度抑郁,总分范围0-63分。分数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和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三个月后,两组MBI评分和B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MBI、BDI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和不良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一旦老年人发生功能性残障,会给自身的自由,家庭甚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低强度运动训练对高龄老年人来说安全有效,并有助于延缓呼吸肌的衰退,改善心肺功能。节律性运动有助于缓解老年偏瘫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通过改善肌力从而加强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节律性运动训练是一种科学的运动方式,有着节奏性强,协调性好,有规律可循的优点,其与人体的代谢相辅相成,通过提高细胞的氧结合能力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患者的康复。低负荷节律性训练即帕维尔康复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患者的平衡能力并改善步态。这种运动方式结合了低负荷、节律性的双重优点,注重方式和时机,弱化负荷量,可操作性强而且容易坚持,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接受度、依从性更好。
轻中度失能老人通常具有两种及以上的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的长期折磨导致他们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长期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加重了老年人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有报告指出,日常生活能力在老年人的慢性病和焦虑抑郁情绪两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能够通过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得到提高,其效果比常规的运动训练明显,从而更有利于失能老人精神状态的改善。
综上所述,低负荷节律运动可以有效地为老年人进行身体调节,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同时缓解抑郁状态,改善其失能的严重程度,值得在老年护理医院、养老院推广。由于本次研究观察的病例较少,观察时间较短,量表选择比较偏于主观,量表评分不够细化等影响因素,本文中低负荷节律性运动对老年人肢体功能的提高程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潘金洪,帅友良,等 .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人口与社会,2012,28(4):3-6.
[2]王建辉等.高龄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J]. 2018 年,45(7):1239-1244.   
[3]杨茗,罗理,等. 老年失能评估量表的编制(二):正式量表的建立[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3):212—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