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科技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供热系统的基本配置和资源合理利用问题上,将自动化系统引入到供热管网中,能够提高供暖质量,便捷服务居民,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低碳环保。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集中供热现状,就供热管网中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技术提出了几点思考。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字:供热管网;自动化系统;作用;应用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城市供热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集中供热是一种新型的区域集中供热方式,不仅仅对于城市中的居住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很大的意义。集中供热效率高,所需要耗费的燃料少,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燃料,为节约能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自动化系统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将会改变传统供热系统大流量、温差小、供热不均匀、能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小流量、大温差、平衡供热的经济性供热模型,是供热管网中集中供热发展的必然趋势。
1集中供热系统简介
集中供热系统中热力站之间是相互连接的,而两个不同的热网系统则是完全独立的系统,这样在一次热网系统以及二次热网系统内部的供热介质之间就不会发生混合的问题,而两个系统之间质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系统之间连接的换热板来完成的。这样就能实现热电厂内部的介质始终保存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密闭性良好的环境中,从而避免了热交换或者泄露等造成的外部能量损耗,整个供热系统也能够实现高质量高效的运行。集中供热系统中不同的换热站主要是通过电话或者电脑等通信设备来进行连接,实现了远程通信,从而建立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远程自动化控制。
2城市集中供热现状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经济水平落后,所以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都是采用分散式供热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为了促进供热事业的发展,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上世纪90年代起来,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先后发布了通知和要求,为供热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提升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成为社会热点,对供热产生了深刻影响。城市供热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要对方式进行优化,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供热服务。城市供热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节能减排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未来供热要采用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污染,符合实际发展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3城市集中供热的作用
3.1提高供热效率
城市集中供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热的效率。在传统的城市供热系统当中,供热较为分散,而且锅炉房相对来说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热时热能的损耗,不仅仅降低其供热的效率,而且还浪费了能源。在新型的集中供热系统当中,无论是供热的设备,以及整个运行管理的体系都做出了非常大的改善,通过一些新型的技术大大的降低了热能的损耗,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供热的效率。
3.2减少供热成本
城市集中供热可以减少供热成本。在传统的分散供热系统当中,由于其较为分散,所以说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来维持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转,而且对于燃料的废渣,也需要人工的进行清理和运输,整个供热的运行成本较高,而且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在城市集中供热当中,由于其较为集中的特点,所以不需要很多的人力去进行监督和操作,对于燃料的废渣也不需要去进行长时间的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以及物力的使用,从而减少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
4自动化系统在集中供热中控制原理
4.1换热战控制原理
当前我国的城镇集中供热是根据热力公司提供的二次蒸汽,由换热站进行相关的技术设置和操作使二次蒸汽转变为具有较高温度的热水,并通过热水的流通,形成城镇的集中供热。在进行二次蒸汽和高温热水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主换热站和分布在城镇各地区的换热站的工作数据进行监控和传输,然后根据相关数据的具体情况,对换热站的热水和蒸汽转换工作进行调配,从而保障城市供热的均衡,保障供热的质量。
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对城市集中供热的换热站的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有效的传输,然后根据相关参数的设定,使供热系统能够进行自动化的调节和热量的调配。
4.2数据的传输
在集中供热的自动化系统设计中,使用ADSL以及Internet公网的连接方式,使用固定的公网IP地址。通过监控系统对供热系统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情况进行监测,然后通过计算机对监测信号的转换,使监测到的数据转换为控制系统需要的数字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传输进入到供热系统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相关的操作,对供热系统进行自动的调节,保障供热质量。
4.3数据的收集、反映和储存
对集中供热系统运行中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储存,是提高供热自动化管理水平和保障供热质量的重要环节。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监控,可以对供热系统运行中的相关数据和工作状态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和反映,并通过相关技术参数的设定,使这些数据能够进行符合供热管理需要的转化和保存。在此过程中,监测系统的数据在经过一定参数的处理之后,会形成对供热系统的供热状态和运行情况的反映,监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反映对供热公司的供热系统和供热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备份保存,为公司的自动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5供热管网中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相关技术
5.1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的应用,能增强供热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并降低成本。由变频器结合计算机的控制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继续使用原有监控仪表,通过专业通讯线路将其与专门的控制计算机相连。该技术的推广运用,能使供热管理更加简便,并能保障逻辑功能保护的实现。此外,可通过构建数据收集与控制模块,对整个供热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并针对异常数据总结出故障的类型。
5.2分时段控制技术
随着热能计量收费制度的逐渐普及完善,集中供热系统必须具备分时供热、精准计量的功能。在供热系统建设过程中需加强对分户、分段、分时控制作业的开展。通过对分时段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构建,提高对供暖区域划分、调节温度变化参数等数据的收集,促进供热效率、节能环保等各项指标的提升。
5.3自动调节技术
集中供热自动调节技术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的运行调节。在保证热力站和热用户用热量的前提下,对一次网的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控制。通过对二次网的循环水泵的变频调节,可减少管网的水力失调对热力失调的影响,在满足供热要求的同时,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例如:通过测量热力站二次网供回水温度,确定电动阀的开关量;调节循环水泵的转速使得外网总流量达到设定值等方法。
5.4自动化智能设备应用
加强对自动化智能设备的合理化运用,以此为基础构建集中供热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功能化平台,实现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完善。最常用的设备有:自动调节阀,智能、补水、调节及加压水泵等,由此促进传统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改造,实现定量化的热源供应以及区别化的热媒调节。
参考文献:
[1]供热管网中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焦祥冬.建材与装饰.2018(40)
[2]优化供热管网设计保证城市供热质量[J].姜水,王旭东.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
[3]直供式供热管网系统在集中供热项目上的应用与探讨[J].赵飞.区域供热.2020(01)
[4]浅谈我国集中供热管网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设计[J].何小平.化工管理.2015(06)
[5]集中供热供热管网安装工艺之我见[J].宋玉维.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