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作出简要说明,从意识、制度、人才、系统、内控等层面阐述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信息化系统、健全内控体系等规范化管理路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管理;规范化
引言: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为重要部分。在档案信息种类多样化的现在,对管理工作要求更高。加之档案信息、数据等可决定单位发展政策的制定,关乎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十分重要。但是,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此工作的规范化进程,因此,急需探究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路径。
一、事业单位中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速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可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体系,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践当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中,档案当中记录着单位发展的重要事件、数据信息和决策等内容,规范的档案管理,能对上述数据进行整合、归类、并展开分析,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为事业单位未来发展以及工作路径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优化单位内部管理,科学配置各相关资源。
二、档案规范化管理现状
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内部人员对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意识相对缺乏,对此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第二,管理制度当中对规范化管理相关内容不明确,导致人员管理过程依据缺乏;第三,高素质人才配备数量不足,难以应对繁杂的管理内容;第四,单位中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还不完善,难以运用技术的力量展开规范化管理;第五,单位中内控体系不健全,对管理过程缺乏监督。以上问题,对单位内部此项工作的规范化造成严重影响,制约单位发展。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的主要途径
(一)强化管理意识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意识为制约其规范化的重要因素。透过各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可分析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对单位发展潜力做出预判。因此,转变管理意识,是加速事业单位此项工作规范化的首要因素。具体可通过如下途径提高单位人员的档案规范化的管理意识:第一,在单位内部加强宣传,使领导者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有全新的意识,并领悟到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可在单位展板、墙壁、橱窗等位置设置宣传海报,重点就档案的规范管理问题展开宣传,提升单位所有人员意识,深入意识到此工作的内涵,并将其置于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第二,可在事业单位的规划和决策当中,将于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融合其中,突出单位在经费方面的投入力度,为规范化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第三,利用单位的思政工作,强化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管理意识,积极学习管理知识,提高业务水平[1]。
(二)完善管理制度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利于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进程,保证相关人员工作过程有章可依。面临着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种类多、内容复杂的现状,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标准。
如:在信息采集过程,需要时间明确、内容详实、数据准确等,严格杜绝档案信息中存在虚假信息和不完整数据;管理过程,将相关人员权责加以明确,保证其按照标准范围展开材料收集工作,根据标准对内容展开鉴定,并为档案信息制作目录;档案使用过程需要具备完善的借阅手续,销毁过程需要明确记录;在档案归类环节,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及时将文字、影像等价值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并登记,为完善档案信息,还需定期落实查缺补漏工作,展开检查,保证管理过程档案查阅、借阅等流程规范;事业单位档案当中,包含人事档案,其中含有人员的隐私信息,因此,还需在管理过程做好保密工作,制定出保密管理条款,针对和人员隐私相关的档案信息,控制取阅流程,降低信息泄露可能性;档案部还需强化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共享信息,吸纳对档案规范化有利的意见,及时改进管理制度,保证管理过程的精准性和规范性,发挥档案管理价值。
(三)培养专业人才
加速档案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管理,离不开管理人才的积极参与。同时人才的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等为重要影响因素。对此,事业单位需利用岗位培训,强化人才的管理与培养,并在档案管理各个岗位配置专职人才,定期为人才提供培训,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管理流程详细讲解,保证其在岗位中可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做好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编号、档案编目各项工作,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完成档案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并将档案信息向综合档案室当中移交。
在培训过程,还可运用奖惩机制,引导人才树立标准化观念,激励其学习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等,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与此同时,树立高度安全意识,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为适应当前事业单位中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切实要求,还需在培训人才过程重点突出其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能力,邀请精通软件操作的专家到事业单位中为人才培训计算机操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系统维护方式等,使其在日常管理过程能够发挥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加速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进程。培训环节,将典型的档案管理案例引入其中,使内容和档案管理岗位工作内容更加契合,从其工作需求出发,引导管理人才,提高其技术水平,解决工作困难。
除加大力度培养现有人才之外,还可从社会当中向事业单位内部引进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管理人才,丰富档案管理部门人才的组成,为队伍注入新鲜活力,并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加速人才的专业成长,使其快速适应岗位工作需求,为事业单位中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奠定人才保证,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平稳地进行。
(四)建设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有效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因此,事业单位需给予高度重视,持续完善系统配置,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购买先进的硬件设备,并购买管理软件,保证管理系统能够支撑起档案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积极使用扫描、压缩、数据库等管理技术,扫描纸质档案文件以及声像档案信息,保存为电子档案,形成数字化目录和文字信息[2]。
(五)健全内控体系
标准化的档案管理,还需发挥单位内控功能,转变被动的管理状态,体现出管理过程的主动性。在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的同时,完善制度。例如: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管理者的需展现出主动性,和单位会计管理部之间积极沟通,从源头上展开会计档案的全面收集工作,防止重要会计信息、数据等发生丢失问题。借助信息化系统,展开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发挥固定资产在资产档案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便于对单位内部固资信息实时追溯,实现规范化管理固定资产。
结束语:总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在管理中,需找出不足,加以改进,加速规范化进程,提高档案管理实效,以高效的管理,为事业单位未来之发展提供平台,提高各项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艳萍.浅析如何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及标准化[J].商讯,2019(32):141-142.
[2]刘洪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提升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30):101.
[3]丁妍.如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及标准化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3):161+163.
[4]李艳秋.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2):127.
[5]张彤.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9(11):8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