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巫兴辉
[导读]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工程建设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江西鸿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工程建设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工程之一,混凝土结构也伴随工程结构形式的日益丰富,备受关注和重视。考虑到混凝土工程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相应的质量问题也势必不容忽视。而建筑材料当属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一大关键,且与和建筑质量直接相关。鉴于此,本文以混凝土结构为背景,探究了常见建筑材料在作用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内容和相应的改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工程材料;结构质量影响
        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高速发展,对工程建设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混凝土往往和建材不可分割,而混凝土工程也愈来愈关注质量问题,且以建筑材料带来的影响最明显,除了建设性能外,还要顾及成本投入与后期养护等。由此可见,研究建筑材料影响混凝土有关结构工程建设质量的工作便显得十分重要。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建筑材料对质量的影响
        1、水泥胶结料的影响
        从现代混凝土结构角度来看,在诸多质量影响方面的因素中,以常用水泥质量最为关键。用于粘结水泥和混凝土的关键性介质,各种水泥浆体常常通过水泥拌和水而产生。通过集料胶结不同粗细的分散粒径,并且经过一番作用,便会硬化而形成力学性能优异的人工石料,以支撑混凝土结构。
        (1)含碱量
        在水泥中,具有的含碱量是促进混凝土出现碱一骨料化学反应的一大条件。其中的碱作用于一定的碱集料,并进行化学反应,便会令混凝土有所膨胀或者出现开裂问题,最终破坏。在以上碱集料反应中,常常会令混凝土结构明显开裂或者严重破坏,其破坏甚至会一直持续,而难以弥补。在我国有关规定显示,若骨料成分有活性物质,则仅仅能具备0.6%以下的材料含碱量(以O.658K2O+Na2O来算)。
        (2)品种
        从结构上来看,水泥成分往往和混凝土质量息息相关。在选用建筑水泥时,常常会结合施工气候、工程成本、建设性质、外界环境等来确定品种。此外,品种不一样的水泥一般会有不尽一样的成分。水泥品种不当常常会触发不容忽视的混凝土质量的缺陷,比方说,早强差、不抗冻及干缩、易被侵蚀、起粉等。
        我国规定中显示,早强型水泥只能含有3%~7%的C3S,如果在7%以上,则即便其余的材料指标均满足检验要求,也严禁使用。究其缘由是这样的水泥往往高强、有明显早期收缩、快速凝结硬化等问题,所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才可以投入使用,以免后期会出现体积收缩而开裂等。
        (3)安定性
        水泥在硬化时,常常会改变体积。所以在熟料矿物进行水化时,会出现均匀地更改体积,而很少影响到建筑质量。然而,通过硬化凝结,而生成的水泥石鉴于不良成分的迫害,往往会不均匀地出现巨大的体积更改,以引发应力而损毁混凝土自身的结构,引发强度下降甚至开裂、坍塌等问题。
        2、配合比的影响
        (1)水灰比
        水灰比一般与水泥浆的实际稠度有关联。若使用小水灰比和一定的水,则一般会令水泥浆稠化,并且影响拌合物的整体流动性。相反,若使用大水灰比,则一般会令水泥浆更稀,而急剧增大流动性,致使水泥拌合物不断离析、流浆等,最终影响混凝土强度。
        (2)水泥用量
        一般通过综合考量成本投入、强度、和易性、结构耐久性等,来得出水泥用量。若水泥用量过少,则常常会触发质量问题,如混凝土硬化性能差、粘聚性不好、不耐久、施工离析、翻砂、普遍起粉等。若水泥集料缺乏足够的浆润滑度,则流动性会降低,而降低混凝土密实度。但过多使用水泥,则会增大造价,促使混凝土出现明显的硬化收缩,甚至干缩裂缝。
        3、混凝土集料的影响
        在混凝土中,一般有这些组成成分:胶凝、石砂水、掺合物、外加剂。

考虑到砂石占3/4的混凝土体积,知集料质量往往和混凝土工程的形变恢复能力、性能、结构强度等息息相关。
        (1)级配
        为了更少地使用水泥降低成本,则需要缩小集料空隙率。为了缩减用于湿润集料的水量,则相应的集料必须缩小表面积。为了满足混合料规格,则集料应较细。
        (2)骨料
        目前,骨料大多源于自然界中已破碎成功的石或砂,且呈现出颗粒状,大多为填充用,既经济,又能供给混凝土所需的耐磨性、一定的稳定性。在混凝土骨料中,应除去杂质,控制好质地、硬度、含泥量。
        二、解决措施
        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目前,在建筑混凝土行业,要数质量问题最为突出,最常见的是材料强度低。混凝土材料只要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则会引起浇筑构件缺乏足够的耐久性,而降低强度、结构抗震能力等,甚至危及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与稳定。伴随国内建筑市场的蒸蒸日上,涌现出愈来愈丰富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市场日趋繁荣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不法商家售卖劣质材料,而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所以,负责采购的员工,还有必要购买性价比高的优质建材,并且全面把握建材市场行情,综合考量材料供应商,选出信誉好、质量优异、供货能力突出、整体业绩佳的供应商。在进场前,不仅要认真检查材料的规格质量,而且还要采取随机抽样检测措施,并且在确定结果合格后,才可以进场投入使用。具体需要确定骨料具有3%或以下的含沙量,搅拌不可令混凝土僵化。进场后,还要针对建材,做好必要的防潮、存放、防晒事宜,一般应根据材料种类、规格等来做好分类存放,以方便后续查找、存取。
        2、避免温度开裂
        考虑到早强型水泥往往大量放热、迅速凝结硬化,故此在投入使用时,若出现很高的温度,而且控制不当则很容易引起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这便需要水泥有低热度。或适量地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如常用的粉煤灰,以促使混凝土缓解内部水化热。除此以外,还应迫使胶结料最后的总水化热为220~250J/g。此外,还应适当优化骨料级配,若条件允许且有质量保证,则要尽量选用大粒径骨料。基于先进的混凝土技术,科学的级配还对节省水泥量、防止裂缝及收缩有帮助。
        3、掺加掺和料
        在混凝土中,适量引进外加剂,既可促进结构提升耐久度、整体强度等,又可节约混凝土建设投入。通过掺合一定的减水剂,还能锁住混凝土中的水、改善流动性。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减少水泥消耗量,赋予混凝土更优异的工作性能及强度。
        4、控制碱骨料反应
        在混凝土工程中,常常会综合化学法、砂浆棱柱体法等,来有效确定绿色混凝土集料。在选用活性集料的环节,应尽可能选用优质的低碱水泥,以避免开裂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的标志性行业之一,建筑业目前发展得越来越快,相应的工程质量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而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与建筑整体质量直接相关,所以备受人们关注。在混凝土结构中,往往涉及相当复杂的工程建筑材料,且这些材料会从多方面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为了获得优质的混凝土结构建设工程,则应积极针对建筑材料,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此来控制混凝土结构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冬.提高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四川水泥,2018(12):227.
        [2]韦念儒.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1):209-210+213.
        [3]胡灿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44-46.
        [4]林浩渊.浅谈混凝土拌和系统设备管理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12):14.
        [5]肖美,王小平,曾恩九.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8(34):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