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70519861130XXXX
摘要: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涉及了桩基构造、基坑开挖、钢筋笼下放、混凝土泵送等多个模块,整体实践阶段存在多种不稳定风险因素。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产学研训南溪基地(一期)项目为例,阐述了桩基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实践应用流程,并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技术实践应用要点及质量管控方案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技术实践价值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
关键词: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管理
引 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其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等问题,便成为时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性施工项目,只有对桩基工程进行完善的施工技术分析,并加强桩基施工管理,才能为高层建筑的后续施工与应用,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其所进行的理论性分析,也就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1.桩基础概述
桩基础可有效支撑上部结构的负荷,控制建筑基础沉降量,有效规避了荷载强度增加后对土体和岩体产生较大破坏的问题。桩基础也称桩基,其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础;其在建筑、公路、水利和电力的建设中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桩基础由基桩和承台构成,桩基础的承载力较强,且也可严格控制基础的沉降量,使沉降处于最小水平;同时可有效保证沉降的均匀度。桩基础中主要有预制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树根桩等几种形式,不同类型的桩基础所选的施工方式及施工效果也有所不同。
2.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桩基施工准备工作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现场的前期勘察作业。实施桩基整体施工项目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前期的勘测工作,如地质勘查,样本分析,数据统计等,以此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出最为精确的数据资料。实际勘察活动中,应优先进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建筑构造及特性等方面的勘察。随后,进行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的勘察,细致了解到该施工区域的实际地质环境,以便选用更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施工作业技术[1]。同时,要详细掌握施工区域周边地下公共设施管线的布设情况,避免因桩基施工而导致周边建筑受到影响,也由此防止公共设施出现损坏等情况。其次,施工准备。在进行前期的施工区域勘察工作后,再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清洁作业。例如,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与清洁,并设置出机械设备的入场路线和安置位置等,使桩基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实施连续性作业。再次,技术准备。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选取与应用,是提升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项目应用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进行前期准备环节中,应做好施工情况的预测与分析,从地质勘查数据中选取适宜应用的工艺与技术。同时,可依照施工工艺与技术形式编制出大致的施工进度和所应用到的配套机械设备。更加有利于施工预算的编制和施工资料的配置[2]。除此之外,对施工技术进行前期的现场试验,也是桩基工程施工前所应完成的准备工作,这也是提升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最后,放线作业。轴线的测定与规划,是提升桩基工程项目精确性的关键点,也是避免施工遭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重要环节。对此,应要求施工人员对桩基工程的设计标准做出精确的控制,确定定桩流程,后续校准,复查等工序也应在此阶段予以完善,以此确保桩基施工的质量与效果。
2.2桩基施工作业
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多选用以下桩基成桩方法。其一,灌注桩。现阶段,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方式为沉管成孔和作业成孔。其中,多选用振动或冲击等方法,完成沉管成孔操作。因此,施工中应注意减噪与规范振动等情况,避免因噪音或振动而影响到施工附近的环境。同时,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将绑完备的钢筋笼放置于桩孔之中,直至所浇筑的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才可实施整合基桩的浇筑作业。
在作业成孔施工方式中,既可通过人工方式来完成钻孔操作,又能够通过机械钻孔方式达成成孔目标。通常情况下,机械钻孔方式较为常见,而人工钻孔则多应用于土质黏性较高的施工区域中。与人工钻孔方式相比,机械钻孔对于粉土和砂土等土质的桩基施工则更为有利。其二,预制混凝土桩。与现场浇筑方式不同,预制混凝土桩是将已经制成的方桩和管桩桩体,依照锤击法,沉桩法,以及静压法等施工作业方式,打入或压入至施工桩基土质之中。在此过程中,挤土现象时有发生,也是需要在施工中时刻关注的施工要点内容。
3.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3.1完善管理体系
为确保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施工质量的提升,应在施工前便制定好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并在施工各个环节中对体系的内容做出适时的调整与完善。通过管理体系的制定,不仅能够对桩基工程实施更为科学化的技术管理,还能够促进监督工作得以强化。对此,应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下,设置出技术管理队伍,并派部门负责人作为团队管理者[3]。同时,要制定出基于各项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制度。将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管理与监督职能予以明确,并要针对各项施工内容,派遣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这也是提升整体施工效率与技术水平的前期保障方式。
3.2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与水平
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是制约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通过培训,教育,以及考核的方式,来加强整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一方面,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良好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是提升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可靠保障。对此,施工单位可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职能培训,使施工人员细致掌握到桩基施工的各类技术要点。同时,通过安全意识教育,来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水平。另一方面,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在进行专业管理技能与岗位职能培训的基础上,还应从管理角度入手,从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施工进度等方面,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对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目标[4]。这也是有效提升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乃至整体工程项目安全与质量的关键性措施。
3.3强化质量管理工作
作为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方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管理人员除在施工环节中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外,还应重点关注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而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更应贯穿于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例如,对于材料质量的管控,不仅存在于材料的采购,运输,进场,存储,以及领用等环节,还要在更早的地质勘查,土质采样分析,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就做好材料的选用工作。水泥标号的选取,结构的架设,基坑的支护,桩体的浇筑等,都是需要管理人员时刻监督与检查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先进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愈发增多,桩基对于高层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所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全过程的施工技术应用,来提升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更要通过严谨且明确的施工管理体系与制度来予以保障。唯有如此,才能促进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也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促进与推动。
参考文献:
[1]黄加发.关于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9):20-21.
[2]王铁锋.有关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0):75.
[3]黎克军.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2):211-212.